迎接工艺美术的又一个春天


——在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2月17日)


 

尊敬的各位工艺美术大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山东省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齐鲁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瑰宝。今天,正值全省“两会”召开,在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之际,我们在济南召开省工艺美术协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此,谨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着重就我省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工作,简要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我省工艺美术发展进程的回顾
    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工艺美术事业起步、发展、繁荣、转型、重组的历程,是我省工艺美术工作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工艺美术在新的道路上开端起步。一些濒于停产或灭绝的传统工艺美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重新焕发了生机,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组织的建立,更是促进了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工艺美术的生产形式从手工制作向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转化,不仅是特种工艺,而且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的现代工艺也逐渐受到重视并积极发展,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实用工艺美术产品适应了当时城乡人民的需要。
    (二)经历十年文化浩劫以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传统工艺美术迎来了发展、繁荣的重要时期。工艺美术以新的大规模的生产形式、对外开放的经营方式向注重实用性的目标转移,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新的生活方式下的室内环境装潢、服装美术、商业美术、日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等也成为新形势下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工艺美术产品出口创汇数额巨大,工艺美术逐步走上了向现代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艺美术进入转型阶段。工艺美术名称未改,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艺美术的现代形态也在形成,与新时代、新生活相适应的设计艺术形态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工艺美术的概念不断地增加了新的内容,工艺美术教育、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也越来越蓬勃。
    (四)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开始探索重组新生的崭新道路。工艺美术在继承传统、融入当代、服务生活的过程中,实现了转折、变革和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当前,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时代背景下,我省工艺美术事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回顾近60年工艺美术的历史,我们认识到,工艺美术既是我们的一种文化事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既是艺术形态,又是经济形态;既是精神文化,又是物质文化;既是审美形态,还是生活形态,它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本土化的、值得民族骄傲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形态。

二、我省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省是工艺美术大省,有着悠久的工艺美术发展历史,世代辈出的工艺美术大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精美的工艺美术精品。近年来,我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省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发展。
    (一)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艺美术作为产品生产,经济性是其根本属性,而工艺美术作为文化形态,它同时又具有文化事业的属性。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工艺美术既作为经济产业,又作为文化事业和行业来认识、研究和扶持。我们在传统工艺美术的普查、保护、传承、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成果。
    (二)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取得突出业绩。我省不断强化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适应工艺美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造就了一大批中高级技工和熟练手艺人。30年来,工艺美术教育实现了从中专教育向高等教育发展的质的飞越。从在济南、青岛、淄博等地兴办中专学校,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35年的发展进程,形成了山东省工艺美术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目前我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工艺美术学院,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设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服装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公共课教学部等11个教学单位,其中现代手工艺学院是全国唯一以传承传统工艺为宗旨的高校院系。学校设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民艺研究所、家具设计研究所、图像艺术研究所、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玻璃艺术研究所和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其中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还是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学校现有艺术设计、动画等16个本科专业,51个专业方向。设计艺术学、艺术学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科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艺术设计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设计艺术学、艺术学、美术学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发展成了特色鲜明的高等工艺美术院校,为山东工艺美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三)工艺美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工艺美术产业在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工艺美术行业主要包括抽纱刺绣(工艺家纺)、地毯、草柳制品、琉璃料器、美术陶瓷、金属工艺、雕塑工艺、玩具、花画工艺、民间工艺、首饰及其他工艺品等十二大类,116个品种。全省现有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800余户,从业人员20余万人,带动农村加工队伍100多万人,年投放农村加工费80多亿元。近年全省每年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都在400亿元以上。全省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7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156人,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威海地毯、文登抽纱刺绣、莱州草编、博兴和临沂柳编、淄博琉璃和美术陶瓷、济南龙山黑陶、潍坊风筝、年画和嵌银漆器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许多工艺美术产品利用废弃和可再生资源作原料,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典范。
    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推动制造业强省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省工艺美术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产品创新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政策扶持少、市场化水平差、人才开发滞后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省工艺美术产业的更大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又好又快的大发展。

三、工艺美术大师的人才队伍建设、传习计划与政策扶植
    (一)工艺美术人才队伍建设是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包括对工艺美术传承人的保护以及专业调查、研究、保护队伍的建设。目前,工艺美术遗产保护中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比较普遍。应重点对濒临灭绝的工艺美术遗产项目持有人和民间手艺传习人以合理的生活上的补贴,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对列入各级名录的工艺美术遗产代表作进行传习活动,开展创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之乡等活动,都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有积极作用。可以学习日本、韩国的经验,结合工艺美术遗产保护和传承人的有关条例,制定可以推行实施的具体计划。
    (二)山东省应出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工艺美术大师保护条例”及有关政策。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今天,传统工艺技艺的保护与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1997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从法律和法规的层面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提供了保障。《条例》指出:“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促进本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我们要积极落实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推动“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工艺美术大师保护条例”及有关政策的出台,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传统工艺美术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传承光大。
    (三)实行工艺美术大师授徒传承制度,实施“工艺美术传习计划”。聘请工艺美术大师进高校,是工艺美术传习的重要内容,将工艺美术艺人请入课堂,是一条有效地可行之道。加强工艺美术的高等专业教育,在高校中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从事工艺美术研究的专业人才,对工艺美术保护将是极大的促进。同时,应当注意的是,目前我省的基础教育中,没有系统完善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应关注基础教育,尤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应纳入一定的工艺美术教学内容。此外,还应面向社会开展广泛的培训活动,促进社会大众对工艺美术的认知和学习。
    (四)建立工艺美术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借助省工艺美术协会的网站平台为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提供准确及时的行业信息、政策信息、服务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全省工艺美术资源信息库,对全省工艺美术品类进行包装推介,重点培育有市场前景的工艺美术品牌,引导工艺美术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规则,扩大出口创汇的规模。及时发布工艺美术科研成果及最新专利,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优势。

四、山东工艺美术行业要融入当下的文化产业总体布局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资源利用问题。进一步充分开展我省工艺美术资源普查、发掘和整理、研究工作,承担相关研究课题和产业开发项目。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意见》,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不断增强工艺美术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逐步使山东成为工艺美术产业发达、创新能力强、市场体系完善、行业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工艺美术产业强省。
    (二)转型后的工艺美术行业转入农村发展的问题。自2005年以来,我省的工艺美术产业产值始终居全国第二位,近年发展势头强盛,增长速率惊人。2007年我省工艺美术产业产值达412.2亿元,实现利税36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67.5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822家,从业人员 25万人,带动农村加工队伍近200万人。农村工艺美术产业为当地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国相关产业具有一定典型与示范意义。 我们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促进工艺美术在农村文化产业中的大发展。
    (三)如何将工艺美术产业融入当代生活的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文化更需要民族化,更需要本土化。工艺美术虽然是农耕文明的一种产物,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基因、文化基因,它同样可以渗透到我们现代社会、信息社会当中去,因为它是文化的一种资源,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如果工艺美术都靠进入博物馆来保护,我感觉这是我们保护的失败,我们要让工艺美术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更希望新一代年轻人了解、学习工艺美术,并使之融入当代生活。 要让我们的工艺美术文化基因注入到现代产品中去。中国工艺美术是个无比灿烂、丰富的宝库,其中经典的艺术符号数不胜数,而且具有相当强大的文化接受背景。我们可以直接运用到现代动画,运用到动漫和网络游戏中去,创造工艺美术的新形态,服务当代新生活,创造新价值。我们必将迎来工艺美术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