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摘要]目的:在我园深入开展市级课题《儿童心理适应性障碍研究》的基础上,了解本园3——6岁在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通过实验研究,用大量的数据比较、分析,论述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方法:对4003—6岁智力正常的在园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120名小、中、大班儿童用爱尔丝博士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进行干预。

原因:感觉统合失调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存在是普遍的,据分析主要是由于剖宫产和隔代教养是引起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而采用爱尔丝博士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是纠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效的方法。

物质准备:幼儿园开设150平方米的感统训练室,购置4万多元感统器材(滑板,滑板滑梯, ,平衡台,晃动平衡木,独脚椅,蹦蹦床,脚步器,皮球、趴地推球、羊角球、吊缆插棍,、旋转吊缆),自制大量玩具(布袋、沙包、流星球、竹梯)等,增设情绪屋,幼儿把开心、不开心的情绪在此屋中画出、说出、哭出都行。

关键词:儿童    感觉统合训练   各种器材

一、    问题的提出:

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的Ayres博士提出的,它是指人体器官将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在脑干部组合,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外界的正确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地、整体地工作,使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由于我国推行了二十多年计划生育,家庭结构普遍为独生子女,特别是第二代独身子女也成为父母,而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家长的就业压力较大等多方面影响,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生活自理家长包办代替,多余时间常常让幼小的孩子背上过多的学习负担,使一些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受到伤害,如胆小、厌学、焦虑过度、退缩、不合群、多动、霸道、攻击性行为(咬人、打人)、动作不协调(不会穿衣、扣纽扣)等,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由于许多教师,家长尚不了解这种"疾病",以为在学习、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孩子不听话或粗心大意造成的,因此,除出了问题往往是教师找家长,家长训孩子,甚至打孩子,反而会是问题恶化。目前,这种叫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文明病正在威胁着我国儿童,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儿童的心理健康。去年我园对本园4003岁至6岁的学龄儿童通过心理适应性研究的测试,结果发现有24.6%的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

1、          攻击性行为:咬人、抓人,攻击性强,经常欺负别人,自己感觉高兴。

2、          胆小、不合群:不和同伴游戏、交谈。个性孤僻,不合群,在团体中很难交到朋友.

3、          多动:从不听大人的话,喜欢自己玩。容易分散注意力。

4、          动作不协调、手脚笨拙:同手同脚,不会穿衣、扣纽扣,拿筷子,不会单脚跳、拍球很笨拙,写字或绘画.或者虽然会做这些,但比同年龄的孩子慢很多。

5、          语言发育迟缓: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6、          偏食挑食:只吃某种食品。

7、          不良行为:咬手指、习惯性阴部摩擦、流鼻涕、常常不知所措的哭闹等。

8、          怕黑、怕高、晕车,常把6写成9,左右颠倒、不分。

为了探究感觉统合训练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园将个别幼儿的"感觉统合矫治"转变为全体幼儿的"感觉统合活动"

二、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然训练实验法

(一)、研究对象:幼儿园从小班到大班的智力正常的孩子120,其中男孩80人,女孩80人(见表1)。为实验班

1               各年龄组幼儿人数

年龄组

(人)

(人)

合计

(人)

3~4

22

18

40

4~5

21

19

40

5~6

24

16

40

合计

67

53

120

 另定每个年级一个班为对比班。

(二)、实验的实施

1、前测:幼儿园实验教师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并记录幼儿在训练中的各种表现。

2: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观察记录表

内容

幼儿姓名

运动能力

参与态度

与同伴的关系

羊角球

滑板

平衡台

积极

不主动

合作

独自

 

 

 

 

 

 

 

 

 

 

 

 

 

 

 

 

提供的玩具有:羊角球、滑板、平衡台

2、训练:实验班幼儿进行为期一年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二次,每次时间为30分钟(小班减少5分钟,大班增加5分钟),感统失重的幼儿每月开设一次亲子训练,每周增加一次训练,训练的方法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开发园本教材,如:集中游戏法、自由游戏法、区域游戏法、竞赛游戏法等。对比班在一日活动中参与感统活动。

3、后测:测试的方法同前测,注意教师观察的一致性。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前测:感觉统合训练对比评价表

内容

班级

运动能力

参与态度

与同伴的关系

羊角球

滑板

平衡台

积极

不主动

合作

独自

实验班

46%

8%

12%

23%

77%

5%

95%

对比班

51%

6%

14%

24%

76%

4.5%

95.5%

结果:实验班120名幼儿都喜欢羊角球,其中男孩比较喜欢滑板、平衡台,46%幼儿会跳羊角球,18%的幼儿会玩滑板,12%的幼儿会玩平衡台,23%的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中,95.5%的幼儿自己独自玩,不会与同伴合作。对比班120名幼儿也都喜欢羊角球,其中男孩比较喜欢滑板、平衡台,51%幼儿会跳羊角球,16%的幼儿会玩滑板,14%的幼儿会玩平衡台,24%的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中,95%的幼儿自己独自玩,不会与同伴合作。实验班和对比班幼儿没有明显的区别,各方面水平差不多。

2、实验后测:运动能力根据教师开展而设定,如大班开展的竹梯游戏训练,为期一个月,实验前后为纵向评价,实验班、对比班进行横向评价。

 

 

 

3:纵向评价表

内容

运动能力

参与态度

与同伴的关系

   

积极

不主动

合作

独自

实验前

18

45%

18

45%

22

55%

3

7.5%

37

92.5%

实验后

39

97.5%

38

95%

2

5%

32

80%

8

20%

 

4:(后测)横向评价表

内容

 

班级

运动能力

参与态度

与同伴的关系

   

积极

不主动

合作

独自

实验班

39

97.5%

38

95%

2

5%

32

80%

8

20%

对比班

28

70%

26

65%

14

35%

21

52.5%

19

47.5%

 

结果:从纵向和横向评价表中可以看出,幼儿经过感觉统合训练各方面能力达到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动作协调、相互合作、情感方面进步明显,说明,感觉统合训练能促进幼儿身心在一定时期内和谐发展。而未经过专门训练的幼儿只是在按期本能发展。

 

四、讨论与总结:

经过我园教师一年的实验,开创了感觉统合特色园,研究结果说明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活动,同时又幼儿身体得到强健,更重要的心理健康,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互分享成果,相互帮助完成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我们有以下感触:

1、          幼儿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充分体现

经过系统训练我园大多数小朋友比以前站得更稳,走得更快,跳得更高,上下肢的动作更加协调了,小班由刚开始走正步都同手同脚的幼儿,已经发展到无一幼儿出现同手同脚的走正步了。中班幼儿不仅会拍球,还学会在摇摆椅上玩球,控制力得到提高,大班幼儿不仅会玩各种滑板,还能玩竹梯、轮胎,幼儿力量、勇气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大部分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智全面提高,其具体表现在:出勤率高(400名幼儿,每天实到390名以上),很少幼儿生病,自己走着上幼儿园,动作更加协调,灵活。

2、          幼儿性格和心理更加健全

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幼儿比较放松,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下幼儿之间学会了交流、关心,体验着爱心,上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特别是我园开设的情绪屋很好的调剂了幼儿的心情,幼儿定期进入由专门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可以画心情、可以说心情,可以高兴,也可以不开心,真实的观察记录幼儿的心情。对一些哭闹情绪反复的幼儿,由专门教师带入情绪屋进行疏导,让其尽情发泄,可以砸砸软海面,摔摔软积木,然后同他个别交流,耐心教育,大多数幼儿在进行三次至四次后就不在耍赖了,幼儿心理、情绪逐渐走向健康。总之,感觉统合游戏的开展,大大提高和促进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实践证明,游戏是一种最有效的锻炼方法,最好的锻炼手段,教师们赋予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以生命、以灵性,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也为幼儿获得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学习和劳动奠定着重要的物质基础,这些也正符合《新纲要》的要求。

3、          教师才华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在开展此相科研活动中,一批年轻教师迅速得到成长,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意味着幼儿园教师是研究者。研究型教师,也才能真正获得作为幼儿教育专门人才的发展。 在课题的开展中教师们愿意尝试,不怕困难,挑战自我。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感觉统合相关知识,结合我园实际创设符合我园的感觉统合训练室和情绪屋,设计每一个活动量表,策划每一个活动方案,实施每一个活动步骤。并对实验工作中经验和教训的不断反思。研究带来的快乐、点滴成果以及他人的良好评价十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研究激情的维持和增强。 先后三位课题组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由于教师素质迅速提高,我园在去年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评估,成为省级一类幼儿园。

4、          感觉统合训练与园本教研有机结合

由于我园正在开发园本教材,而此课题又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在实验中充分利用感统器材的独特性、趣味性,设计了许多新颖、好玩的活动。一年的实验时间,教师们创设许多园本教材:如羊角球游戏《小兔跳》,平衡游戏《有趣的平衡木》,滑板游戏《划小船》《送鸡蛋》等……,同样一种器材,课题组教师们根据游戏目标,开设“同课异构”,创编“一物多玩”,有个体玩法、合作玩法、集体玩法、竞赛性游戏等,为了更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探索的强烈活动欲望,鼓励幼儿在玩中创新,玩得热情不减、经久不衰,倡导以合作玩法为主。

例如系列活动“有趣的滑板”:

1、          个体玩法:《开汽车》——滑板当"汽车",用脚跟向各个方向开;

2、          合作玩法:《送鸡蛋》——一名幼儿卧在上面,以腹部为中心,用双手交给另一名幼儿,这一幼儿手拿鸡蛋拉幼儿向前滑行。

3、          集体玩法:《开火车》_____幼儿盘坐在滑板上,用双手当船浆;后面幼儿拉住前面幼儿的脚,一个接着一个搭成长龙集体用力向前滑行。

4、          竞赛性游戏:一般安排在幼儿运动会中。

同时园本教材的形成又促进了感觉统合训练的正常开展。一套感觉统合训练园本教材真在编写中,即将出版。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游戏的开展,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赞许,电台和报社多次报道,提高了我园社会知名度,创出特色园。教师在活动中一次次的锤炼,专业素质不断成长,新的理念在教学中一一落实。更主要是大大提高和促进了我园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幼儿在活动中身体更加健壮,动作更加协调,特别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探索和操作机会,使神经、肌肉及骨骼均获得正常的发展,从而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稳定的情绪及合作的精神,为幼儿进入小学和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家山幼儿园

                                          20061018

                                            夏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