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观念就是明天的世界。
从看到的一封信说起:
近日,读到了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徐其耀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徐其耀何许人也?百度了一下:他被称为“江苏第一贪官”。从1993年3月至2000年8月,徐其耀利用职务之便,先后46次收受或索取他人的贿赂共计人民币390多万元、美元1.5万元。在他担任盐城市市长、江苏省建委主任、省建设厅厅长期间,平均每月受贿4.5万元,总计高达2000多万元。被南京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上面所说的徐其耀写给儿子的信,就是当地检察机关批捕在侦查徐案中的额外发现。
该信全文转载如下:
“孩子:
你的来信我已收到,对你在大学里的表现,我很欣慰,你要再接再厉。既然你选择了一定要走仕途这条路,你就一定要把我下面的劝告铭记在心:
1、不要追求真理,不要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
把探索真理这类事情让知识分子去做吧,这是他们的事情。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实在把握不了,可简化为:上级领导提倡的就是正确的。
2、不但要学会说假话,更要善于说假话。
要把说假话当成一个习惯,不,当成事业,说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职业,只不过做官出卖的是嘴。记住,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的,说什么要根据需要。
3、要有文凭,但不要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了你。
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别看现在的领导都是硕士博士,那都是假的。有的人博士毕业就去应招公务员走向仕途,那是他从读书的那天起就没想研究学问,肯定不学无术。记住,真博士是永远做不了官的。
4、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益。
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有人现在把这叫腐败。你不但要明确的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而且要作为唯一的目的。你的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服从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自己可以不要,但别人的你必须给。记住,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糊,你就离失败不远了。
5、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会做事。
这里的做人做事你可别理解为德才兼备的意思。这里说的做人,就是处关系。做事是实际工作,这点会不会都无所谓。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记住,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一点都不是说他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呵呵,你看那些把能力理解为做事的人,有好日子过才怪。
6、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其实质都是农民社会。
谁迎合了农民谁就会成功。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骨子里都是农民。农民的特点是目光短浅,注重眼前利益。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农民特点,要搞短期效益,要鼠目寸光。一旦你把眼光放远,你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了,后果可想而知。要多学习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个把兄弟什么的,这都不过分。
7、要相信拍马是一种高级艺术。
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只要豁出脸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做了低层的三陪小姐。这和拍马是一样的道理。拍马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赏识。在人治的社会里,上级的赏识是升官的唯一途径,别的都是形式,这一点不可不察。
8、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确切地说,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
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订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来约束自己,而是想约束他人。但你要知道,这些不是人人都可以违反的。什么时候坚决遵守,什么时候偷偷违反,让谁违反,要审势而定,否则宽严皆误。
以上这些都是做官的原则。现在要仔细想想,如果你真能逐条做到,你就能一帆风顺,如果感觉力不从心,就马上另外选择职业吧。”
徐其耀系烈士之后,文革前的大学生,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待了30多年、且步步高升的高级官员,论文化,论思想基础,都不同于普通人。将其心得原原本本秘授给下一代,是什么原因呢?
记得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从徐其耀这个案例来看,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怎样的深思呢?
再看我们的秀‘孝’文化:
好重的话,没错,社会里确实有好多这样的人,我个人也非常痛心,但是,我们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从根本做起---
我不相信‘不孝’的人,在孩子的时候就不孝的,在我们呼唤‘孝’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们,您们给孩子‘孝’的成因了,如果没有,那么您们合格吗?
所以,呼唤孝的前提是:呼唤合格的父母。不是吗?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难道因为几只乌鸦的恬噪而砍掉整片树林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等
人类在各个时期出现的危机,从表象上可能表现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金融问题、或能源问题,但归根结底是文化问题。
未来的10年将是决定性的。在接下来的年份里,我们的作为或者不作为、我们所秉承的文化观念,都将决定我们的世界能否从今天迈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如果社会完成不了主动,那么,只有接受被动。
从沉睡走向清醒是一个过程,总是有一部分人要先醒来,先醒来的部分人在客观现实中必然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如果是沉睡,那么沉睡的形成是教育,确切的说是真实含义上的人文教育。
如果一切社会现象是环境与个人的合成,那么,环境是否是教育的结果,个人是否是教育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社会的真实教育究竟要完成什么样的未来选择?
如果社会完成不了主动,那么,只有接受被动。
其实何止中国需要如此,我们的人类世界又何尝不是需要用‘新文化’来融合统一,否则-------算了,先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