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争发债,信用大减】


  各国央行陆续大洒金钱救市,发债集资无可避免。除了由政府发行的债券之外,如美国或是英国政府,更为银行担保债务,间接上这些银行债券亦成为国债,而且未来政府担保的债券,范围更可能随着各国救市方案的升级,而愈来愈广泛。换言之,在可见将来,国债将会主导全球债券市场。各国同时集资之时,到底哪一个国家的债券信得过,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难题。各主权国家的信贷违约掉期(CDS,CreditDefaultSwap)息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国家偿债能力的看法。

  CDS即债券的保险费用,以日本的5年期CDS为70点子为例,即1亿日元的债券,保费为70万日元,CDS息差愈高,则表示保险愈贵。最近被认为国家财政出现严重问题,悲观者更指可能成为冰岛翻版的英国,CDS息差为129点子,虽然高于欧洲其它国家如德国或法国等,但仍然未算太高,而美国及日本的CDS息差,虽然由雷曼倒闭前的逾20多点子升至目前的约70点子,但仍属全球的低水平。

  理论上,中央银行是货币的供应者,当债券是以本国货币发行,应该不存在走数的问题,因为当债券到期,若真的偿还不了大可以印钞付款,不过,货币供应的增加将会令到通胀恶化,进而削减相关资产的实质购买力。

  这对海外债券持有人影响尤其巨大,因为实质资产价值的下降,将影响汇率,令货币贬值。因此,CDS息差仍能反映市场对有关国家还债能力的估计,对汇率亦有指导作用。从数字可见,美元及日元偏强有其道理,因为市场对两国的债券仍具备信心。至于频被指本身经济有问题的英国,情况虽然较差,但考虑到英镑过去一段时间大幅贬值对市场信心的打击,英国CDS息差仍低于平均数,反映市场对英国经济的评估,可能不如报章上所言的差。

  但部分国家例如韩国,情况的确较为恶劣,若付出较高成本,仍能在市场上集资。然而,东欧国家如俄罗斯,看来则较难在债券市场上寻求大量资金了。全球资金市场变化甚巨,即使目前看来无病无痛的国家,明日可能突然沉疴难治。由下周开始,多批国债将会登场,到底市场是否有足够胃纳,各国发债成本多少,将不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