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制度让人变鬼,好制度使鬼变人?!


坏的制度让人变成鬼,好的制度使鬼变成人!

——对于今年“两会”的建议!

2009两会三月将在京召开。刚刚走过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中国,面对全新挑战,能否从容应对?站在崭新起点,如何谋划未来?从210日至13日,在短短的三日里,超过60万网民通过新华网总理,请听我说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我建议……”以及我参与我期盼——2009年全国两会大型调查等互动栏目参政议政,用跟帖、留言和投票的形式出了自己心中的期盼。

平心而论,笔者作为去年的“两会”提案热评人,并没有参与以上调查活动。不是笔者缺乏热情,而是完全相信党和政府必然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镌刻出非比寻常的历史印迹。世所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正遭逢前所未有的考验,而“民生”又是困局解锁之匙、改革动力之源、持续发展之道。我们还有什么样的理由不去相信“两会”必然会出台一些更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生”政策与制度呢?

记得俞可平曾说,不进行制度性的改革,不从制度上保障地方政府的创新,即使一些成熟的政治改革,也会裹足不前。而作为平头布衣的我则认为:坏的制度可以使人变成鬼,好的制度可以使鬼变成人!

在中国封建的体制之下,《白毛女》中的喜儿不得不为了躲避社会与权要者的迫害而隐藏于深山老林,常年的饥寒交迫与心神惶恐导致了一体白毛,成为了人人恐怖、人人喊打的孤魂野鬼;新的社会与新的制度诞生,她又从鬼还原了人的本身。这其实就是社会制度好与坏的最好佐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然而由于种种的原因,社会也演绎出了种种不良现象,发生了种种的令人费解的不和谐事件,其根源就在于制度的落实不力与制度的不够完善、相互矛盾。因而加强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形势的迫切要求,更是解决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类社会的大棋盘上,每个个体都有其自身的行动规律,和立法者试图施加的规则不是一回事.如果它们能够相互一致,按同一方向作用,人类社会的博弈就会如行云流水,结局圆满.但如果两者相互抵牾,那博弈的结果将苦不堪言,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会陷入高度的混乱之中。比如湖北天门市城管打人致死事件,再比如官员腐败现象,就是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所造成的,是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所造成的结果。

当然,加强制度改革,并不是只限于经济,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人们依靠制度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制度包括: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法律,法规等。"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或更严格地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制度定义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 所以,加强行政体制改革,首先要加强社会服务意识,要从广泛的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社会现状和社会需求;其次,要在提高管理者素质的同时,注重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把制度的落实放在核心位置;第三,必须从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着手,本着便民、利民、益民的原则,大力倡导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制度改革,更需要一大批年富力强、善于开拓创新和勤政爱民的官员。在官本位意识特别强烈和权力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晋升职务是最为重要的激励措施。如果对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官员不及时升迁,反而提升那些政绩平平、没有开拓创新精神、得不到群众拥护的官员,那将严重挫伤各级官员的进行政府创新的积极性。因此,科学和民主的干部选拔和奖励制度,是推动地方政府创新最重要的激励机制,也是有效避免"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现象的根本途径,更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所在。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两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人民的期望所在。但愿新的体制之下不再出现人变成鬼的龌龊事件,让文明之花开遍神州大地,让和谐成为社会的主流。

——这就是我,一个网络热评人对于今年“两会”的建议!

(李吉明2009216日于河南新乡二十六中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