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欲都洛阳,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庆功宴会, 是发生在洛阳汉宫的重大历史事件
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置洛阳为三川郡,封相国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吕在成周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城池,在今洛阳市东郊龙虎滩村西北 修建了风景幽雅、规模宏大的园林建筑——南宫,迎接招待前来探望的宾客。汉高祖 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曾在南宫住了三个月。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40年)又新建了北宫与南宫对应,修筑了御道,使两宫相连,从此南、北宫成为皇帝、后妃的宫苑。
《洛阳漢宫参考图》
发生在洛阳汉宫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汉高祖刘邦欲都洛阳,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庆功宴会,论功行赏的故事。
请看《史记 高祖本纪》 :“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诸侯将无敢隐朕①,皆言其情②。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③,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④。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⑤,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⑥,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⑦,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雒阳①,齐人刘敬说②,及留侯劝上入都关 中,高祖是日驾③,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
译文:
天下全都平定了,高祖定都在洛阳,诸侯都称臣归从于高祖。原临江王共驩(huān,欢)为项羽效忠,反叛汉朝,高祖派卢绾、刘贾去包围了他,没有攻下。过了几个月共驩才投降,在洛阳把他杀了。
五月,士兵都遣散回家了。各诸侯子弟留在关中的,免除赋税徭役十二年,回到封国去的免除赋税徭役六年,国家供养他们一年。
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高祖打算长期定都落阳,齐人刘敬劝说,还有留侯张良也劝说高祖进入关中去定都,高祖当天就起驾入关,到关中去建都。六月,大赦天下。
《汉书》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 }
译文: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说真话: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带领我们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大家都有份,有共同的利益;项羽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事情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提供源源不绝的粮食,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打一仗胜一仗,攻敌之城一定会攻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但我能够重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愿意用他,就注定他会被我捉拿的。”
读《史记》,特别是吴起列传,讲到了洛阳。
吴起与魏武侯坐船游览陕西与山西之间的黄河,武侯在舟中感叹此处山河地形险峻,以为魏国之宝。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书读到此处,自然深以为“道”“德”远胜于形势。再读《史记》刘敬列传时,对刘敬就不觉有“鄙视”的看法。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庆功,欲定都洛阳,刘敬力贬洛阳,说关中如何如何。
《史记》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輓辂,衣
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
“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於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
见,赐食。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
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馀世。
公刘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箠居岐,国人争随之。及文王为西伯,
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
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
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及周之盛时,
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慕义怀德,附离而并事天子,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八夷
大国之民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周之衰也,分而为两,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
非其德薄也,而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
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时,
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
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
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
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
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於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拜为
郎中,号为奉春君。”
译文:
刘敬本姓娄,刘邦赐姓刘氏。当时皇帝说:“本来主张建都在秦地的是娄敬,‘娄’就是‘刘’啊。”于是赐娄敬改姓刘,授给他郎中官职,称号叫奉春君。
刘邦由“汉王”改称皇帝的时间,《汉书》说在西汉六年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以洛阳为都城。并在洛阳南宫发布“天下已定,兵皆罢归家,论功行赏”安天下的诏书。而《史记》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记载:“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
《汉书》卷一下 《高帝纪》
五年冬十月,刘邦追项羽至阳夏南,通知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带领军队至固陵,约定的时间到了,韩信、彭越未来。楚军攻击刘邦军,刘军败,逃至壁垒,深堑而守。
刘邦问张良:“诸侯不从,奈何?”张良说:楚马上就要败了,但诸侯们没有封爵,不来也很正常。你能与他们共同打下天下,应当早点封他们,以安定他们的心。我知道当初立韩信为齐王非你本意,韩信也不相信。彭越有功,想当梁王,而你没有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散也。于是刘邦派使者给韩信送去楚王印,给彭越送去梁王印。两人皆引兵来。
十一月,刘贾入楚地,围寿春。汉亦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
十二月,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灌婴追斩羽东城。
楚地悉定。
春正月,下令曰:“楚地已定,义帝亡后,欲存恤楚众,以定其主。齐王信习楚风俗,更立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魏相国建城侯彭越勤劳魏民,卑下士卒,常以少击众,数破楚军,其以魏故地王之,号曰梁王,都定陶。”又曰:“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汉王曰:“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诸侯王皆曰:“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汉王曰:“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于是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追尊先媪曰昭灵夫人。
帝乃西都洛阳。
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其亡谓也。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意。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帝置酒雒阳南宫。"
《史记》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记载:“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
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当刘邦在洛阳南宫摆庆功酒宴,夸了三杰,表扬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虽然使张良很感动。但当听说高祖欲封六国之后,各复归其国时,张良恼火了。高祖忘不了张良训他的话:
张良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高祖答:“未能也。”
张良曰:“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答曰:“未能也。”
张良曰:“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
高祖答曰:“未能也。”
张良曰“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
答曰曰:“未能也。”
张良曰“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答曰:“未能也。”
张良曰“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
回答曰:“未能也。”
张良曰“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答曰:“未能也。”
张良曰“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後,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高祖不能答
张良曰:“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
张良敢教训皇帝一把手,刘邦谦恭的像个小学生,唯唯诺诺,还不了口,张良的胆子太大了吧?后世据此评价张良失宠的缘由是因为他“教训皇帝”。其实他凭的是公而忘私.
张良是何等人物,岂看不出娄敬之流小人得宠(刘邦将娄敬姓娄赐姓刘),怎能与之相谋。何况高祖听从刘敬之意,放弃天下之中的中原地区,迁都关中,料到刘邦今后不会再对自己言听计从,遂打定主意隐退,趁早“良弓藏”,免得今后落个“走狗烹”。
在洛阳南宫宴会后,张良便托病引退,后来竟不知所终。而“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的韩信,后来下场很悲惨,印证了张良的深谋远虑。
发生在洛阳汉宫的另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40年)又新建了北宫与南宫对应,修筑了御道,使两宫相连,从此南、北宫成为皇帝、后妃的宫苑。汉明帝夜梦金甲神人,由此引出白马驮经,印度高僧来到中土洛阳,汉明帝建起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由此开始,佛教风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