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康对中国银行业2009年的工作提出六项要求


刘明康对中国银行业2009年的工作提出六项要求

  1月16日,中国银监会召开2009年第一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刘明康强调,2009年银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有效促进银行体系稳健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刘明康对中国银行业2009年的工作提出六项要求

  刘明康强调:保增长,防风险,确保银行业稳健发展

  
  

  一、借危机,兴改革,苦练内功做实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现在是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的最好时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管理层要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自身职能,科学设计内部决策和报告程序、完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流程。二要坚持货币、资本两个市场的防火墙机制。要继续坚持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的适当隔离,防止风险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相互传递。如果两个市场之间没有适当的防火墙机制,资本市场的崩溃会对银行体系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及广大存款人的根本利益。三要树立稳健的创新原则。要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开展金融创新,即强化良好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IT系统支持,真正发挥金融创新分散、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要真正合理地使用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

  二、保增长,防风险,确保银行业稳健发展。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2009年银行业要做到“三个相结合”:一是保增长和防风险相结合。二是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三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要继续严格控制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农村信用社要继续狠抓不良贷款双降工作,努力把风险核心指标控制在容忍度范围内,各机构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坚持准确分类必须到位。坚持严格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贷款质量分类的准确性,在重点关注贷款迁徙率、贷款分类偏离度等动态指标变化情况的同时,加强贷款分类的细分和科学管理,完善银行内部评估体系,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风险。二是拨备和资本充足必须到位。这不仅是单个银行合规经营的要求,也是抗风险的重要保障,要求银行拨备覆盖率至少要达到130%以上。风险较高的银行应更加注重创造条件,进一步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要积极拓宽资本金募集渠道,确保资本始终充足,增强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风险管理必须到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第一位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完善内部评级体系,提升当前特殊形势下有效识别、计量风险的能力,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管理风险。要继续独立认真地做好贷款“三查”工作。四是核呆力度必须到位。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都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加强核呆撇账工作,按照“账销、案存、权在”继续追讨的原则,抓紧做好资产出售和呆坏账核销工作,多渠道加大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

  三、严纪律,禁违规,坚守风险管理底线。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坚守风险管理底线。一是要严格执行大额风险集中度中单一客户10%和集团客户15%的授信高限,引导企业集团通过发债或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融资;二是严禁续做“打捆”贷款;三是严禁项目贷款借新还旧;四是对于生产性项目建设,在有关部门正式批准之前,银行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贷款支持;五是严禁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无收益房屋信托;六是理财产品管理要严格遵守“三要求一加强”,即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加强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管理;七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严格执行对首套自住型普通住房和首套自住改善型普通住房的信贷优惠政策,严禁发放“假按揭”贷款。

  四、促就业,重民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十条”和“金九条”,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实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一是确保规模,做实机制,切实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目前的特殊困难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小企业对就业、民生的重大作用,要把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确保今年小企业信贷投放规模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尽快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二是多层次、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简化贷款手续;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贷款金额和期限;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改变按季结息的还款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方便农户还款。切实提高激活农村市场在拉动内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自觉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着力加大灾后农民住房重建金融支持力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灾区农房重建信贷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做到应贷尽贷。三是支持扩大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除积极支持合理的住房消费以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根据《廉租住房建设贷款管理办法》,做好支持廉租住房开发建设的金融服务工作。同时,要积极发展汽车、家电等消费信贷业务,开展有利于促进消费的金融创新,包括深化银保合作,创新消费信贷保险保障机制,推动发展标的物全损险和人身意外险,开发新的信贷产品,加强消费信贷支持。四是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审慎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授信工作。

  五、化矛盾,促理解,加强行业沟通和信息共享。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行业沟通和信息共享。一是做好银政和银企交流。积极建立银、政、企信息交流与合作平台,尤其要在地方区域发展规划、行业产业调整目录、重大建设项目、政府担保贷款、项目否决和授信调整、银行债权保护等方面,加强与宏观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联络、沟通和协调。加强市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和诉求,积极做好情况沟通、政策解释和金融服务工作。二是加强银行业内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银行业要通过监管当局的各类通报会、座谈会和《银行业快讯》等渠道,加强行业协调和信息交流,及时将相关分析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和共享。三是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信息系统建设。各行要完善内部统计信息相关制度方法、管理流程和激励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加强对信息的分析、研究和运用,促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IT治理结构,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把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

  六、调结构,抓建设,强化核心竞争力。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调整结构,抓好内部功能建设,强化核心竞争力。一是调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机制建设。二是调整优化管理和业务人员队伍结构。三是强化核心竞争力。提高管理和核算水平,着力增强风险定价能力,加强技术附加值建设,加强并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