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博客上发表了《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一文,鲜明地提出希望铁路春运票价上涨,顿时引燃一片怒火。本来劳苦大众因为买不上票就着急上火,这番话无异于火上浇油,可逮着一个“没事找抽型”,还不痛痛快快地发泄一番?
在我看来,茅先生只是看到了经济问题。其实,春运是一个政治问题。
据社科院调查,全国约有2亿农民工跨省流动,另有2亿多农民工在省内流动。劳动者何以背井离乡?城乡二元结构使然。
他们无法在工作地永久定居,无论是夫妻团聚,还是孩子入学,都成为难以克服的障碍。这样一来,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就成为他们一年中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休假,唯一一次可以与老人和孩子团聚的机会,也是唯一一次证明自己生存价值的机会。
所以“春节回家”就成为数亿中国流动人口的“朝圣之路”,而数亿人“春节回家”也造就了中国特有的“春运”奇观。
23.2亿人----相当于欧洲总人口的3倍----在短时间内进行东西南北大流动,对于交通运输部门,特别是铁路来说,无异于一场决战。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是一场心力憔悴的考验,最困难的莫过于买票。
许多人包括我这个铁路人在内,都深感今年的车票格外难买。朋友托我买票,我说,还不如让我请你吃饭呢。
同事发给我一段子:一男人问街边小姐:包夜多少钱?回:200.再问:是不是怎么样都行?回:是!男子大喜:今晚你帮我到火车站排队买票去。真是绝倒!
今年春运何以如此紧张?业内人士解释说,今年的春运来得早,上得猛。去年1月23日进入春运,今年1月11日进入春运,提前了12天。往年一般是学生先走,民工其次,探亲流最后。今年则不然。客流在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迅速形成几何级上升的井喷态势。
难道仅仅是时间因素?我看未必。还有一个因素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那就是国家政策因素。
近年来,学生流规模年年递增,这与高校扩招不无关系。
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500万人;2007年,超过2700万人(://www.edu.cn/xin_wen_dong_tai_890/20080505/t20080505_294800.Shtml)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599万人,抛去毕业人数,估计在校生约3000万人,是2005年(1561万人)的两倍。就年发送量而言,还得乘以4(寒暑假往返),那就是上亿人次了,了得吗!
而铁路运能,确切地说是客运运能,能增加这么快吗?
在铁路建设发展迅猛的今天,2008年的旅客发送量完成14.6亿人,同比增加1.4亿人,增长10.9%。
扩招的后果,不仅造成严重的就业压力,更造成沉重的运输压力。又因只有铁路对学生票实行优惠,因此,铁路只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独自承担这份转嫁而来的沉重负担.
那两条细细的、不堪重负的钢轨,默默承受着年复一年的风霜雨雪,承受着日复一日的车轮撞击,承受着众多媒体的轮番敲打,承受着人民群众的唾星四溅。气喘吁吁,无可奈何。老骥伏枥,无人喝彩。没有人为你减负,更没有人体谅你的难处。
你还不能辩解,要不然铺天盖地的口水会浪潮般淹死你。谁让你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来着?!你不下油锅谁下油锅?!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铁路,流汗又流泪,伤胃又伤心。但世界不相信眼泪,公众不理会伤心。铁路,只有咬紧牙关,负重爬坡,即使咬碎钢牙,也只能硬生生吞到肚里,默默忍受,踽踽独行,几多辛酸,几多悲壮。其实“我知道,你根本没那么坚强”。“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但是你绝对不能歇!因为谁也不会答应。否则,必将是千夫所指,口诛笔伐。
为解决学生买票难问题,铁路让原本不卖学生票的社会代理售票窗口发售学生票,没想到又带来新问题。因社会代售点靠收取5元/张的手续费维持经营,这5元钱引起了轩然大波,滔天巨浪。
优惠半价,无人提及,芸芸众生,一片沉默,更遑论感激;
区区五元,暴跳如雷,莘莘学子,一片愤青,遂万箭齐发。
铁路人的心,真是拔凉拔凉的。且不论合理与否,规定如何,同样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汽车票高出火车票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又有谁提过这方面的意见?发过这方面的牢骚?怎么一轮到铁路,就炮火连天。
弱弱地问一句:对铁路是否太苛刻了点儿?
于是铁路顺应民意,要求社会代售点对学生票免收手续费,此举又导致社会代售点失去了卖学生票的积极性,有的甚至霸售。许多学生只好又来到火车站(学生也真不容易),火车站售票压力骤然提升。
铁路,真是“摁下葫芦起来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和代售点,两头都不说好。
民工流的规模同学生一样,也是有增无减。
2008年3月3日人民网报道,“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达到2.1亿人”。而这一数字2003年是多少?1亿1390万人。也就是说,5年时间增加1亿人,年均增加2000万。
众所周知,这部分人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选择票价低廉的火车。已经压弯了腰的铁路再度加码。
巨人的力量再大,在不断加码的情况下,也有压垮的时候。铁路,怎能不产生“梗阻”?怎能不形成“瓶颈”?它已经严重缺乏“胃动力”,极度消化不良。但,谁来关心?!谁来呼号?!
在经济发达省份,民工大军发展更为迅猛。富士康科技集团在烟台落户5年时间,就发展至7万人,这些员工主要来源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湖北以及东三省等地,山东省外员工占63%。
铁路票价相对低廉,再加上中长途运输的优势,使得许多旅客对铁路情有独钟。如烟台到菏泽,火车票硬座51元;而汽车票163元,坐火车能够省下100多块钱,自然是选择铁路。铁路指望公路分流,岂不是一厢情愿?
对学生票的半价优惠更使学生全部涌到了铁路。
如上面这个例子,汽车票160多元,而学生票才20多元,哪种交通方式有对学生的这种“最惠者”待遇?唯有铁路。
铁路,并不强壮的身板儿,并不宽阔的脊背,左背一群没有收入的穷学生,右背一群四处打工的穷兄弟(当然,还有许多上不去的),大部分是囊中羞涩。付出不少,回报不多。
“你是一个好人,一看就知道有一颗好心,生活得忙忙碌碌,忙碌得认认真真。”窃以为,这首歌真该对铁路唱一唱,可是谁敢?小心板砖拍死你!毕竟,铁路还有许许多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和不足。
毫无疑问,学生是铁路客票最大的受惠者。但蜂拥而至的结果,又使他们难以成行,愿望落空,转而成为对铁路意见最大的责难者。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这话虽然不怎么好听,但平心静气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与此同时,铁路职工的劳动强度成倍增加。铁路,吃苦受累,施惠于人,却出力不讨好。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路外人骂,路内人也骂。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份苦,向谁诉?有几家媒体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铁路运能跟不上春运客流的上涨。旅客质疑:为什么不加开列车?其实,这也是铁路的想法。毕竟,不仅能满足旅客的需求,还能增加客票收入,何乐而不为?但一个制约性的难题是,车辆有限。目前,各局车辆全部上线运行。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能力,铁路不得不采取套跑措施。
由此导致车辆连轴转,站车工作人员也是白天黑夜连轴转,哪有“歇人不歇马”这一说?该休息的时候不能休息,该下班的不能下班,越到过节越忙碌,越到过节越紧张。问问那些加班的铁路职工,下了夜班上白班,跑了这趟跑那趟,拿过加班费的有几个?谁不希望休息?谁不希望团圆?可是你休息得了吗?团圆得了吗?我的一位朋友,已经连续7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像这样的职工在铁路上比比皆是。200万铁路职工,有几个能正常放假?除非车站关门,火车停开。但,可能吗?
这份辛苦谁知道?又有谁能够理解?
铁路职工只能编短信自嘲:
“一驴驮重物,累,不前,农夫遂鞭之,驴犟,卧之.夫请一学者。学者见之与驴耳,言之!驴遂起,狂奔。农夫惑之,请于学者与驴何言,学者曰:如果你再不站起来,我就把你送到铁路跑春运。”
铁路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反而被一些媒体穷追猛打,对铁路怨声载道,指指戳戳。想想去年那场严重的冰雪灾害,在其他交通工具瘫痪的情况下,铁路担当了疏运主力,挺起了钢铁脊梁,付出了多少辛劳,经历了多少艰难,还不是照样遭包括那位广州政协副主席在内的人“炮轰”?
解筱文在《中国铁路的五种死法》中有“被人民群众骂死”一说,笔者深以为然:“尽管今天的中国铁路已经走进新的历史时期,运能和效率大大提升,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快捷运输服务,但是中国的强劲发展不断给铁路运输带来巨大压力,铁路的发展带动的是倍增的社会经济,致使铁路发展一直滞后于社会发展,无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运输消费需求,这些困难和矛盾激化着群众对铁路的对立态度和痛恨情绪。
“群众最可怜。时至今天,群众可怜到连乘火车出行都如此的不如人愿,需要经受身体和精神的极大考验。购票难、乘车难,在和谐发展的中国无疑不是一种尴尬的痛,难怪群众每年到运输繁忙时期骂声不断,他们用最难听的话语诅咒铁路员工、痛斥铁道部,而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中国铁路的滞后很大程度是源于国家的整体落后、特殊的行业实际等情况造成的,此时可怜的铁路员工只能竭尽全力服务其中,默默地领受来自广大人民群众转嫁的臭骂,暗自心酸……”
吃苦受累的铁路,你何以出力又不讨好?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