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和自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两个人格元的培育——
喻建国
经过了十二年的中小学教育,并且考进了大学,在大学学习一年后,因为两个人格元(自立和负责)在早年教育中的培养缺陷,被迫从大学校园中退出。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这样的事实已经层出不穷,在上海某一所高等学校就出现了一次就有71名学生因为不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导致学业不合格而退学,在东北,14岁以超高考成绩考入大学的神童王思涵在进入大学后却因为多门成绩为零分而退学。造成这些事实的原因都是因为早年学习和受教被家庭被学校扶着走搀着走所造成。进入大学后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搀扶一下子消失了,他们从小没有学会自立和负责,当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搀扶消失后,他们立刻就跌到了,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前进了一阵子终于不行了。为了不让这种事实一而再地出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必要十分重视这两个人格元(自立和负责)的培育。对于培育也有一个内蕴自立和负责的问题,引导和启发青少年自觉地运用自我行动的积极性明确自我肩负的义务感,投身于人格自我培育并重点对“自立”和“负责”加以认真培育,这是一种有效的培育途径。
负责是人格中的一个元,它是一种个体的行为操持状态。当个体的行为处于待事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刻意圆满;接手定办妥、绝对靠得住时,该个体的行为操持即进入了负责状态。负责有两个子元:1.认真.(处事专一,技湛业精,滴水不漏,力求圆满);2.诚信(诚实无伪,信誉普赞,承办必妥,有口皆碑)。
自我培育负责可以先从自我培育认真开始
1.对身边小事不断提高认真度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培育个体认真人格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早晨起来细心理床叠被,要有一个理床叠被的可行模式;漱洗完毕,按一定标准摆放好牙刷毛巾等用品;上学前书包要整理妥贴,书簿用品各归其位;用餐完毕将餐具洗涤清洁,,物归原处;工作台上的物品按一定使用程序放置,顺手顺拿,用后复位;等等,全是身边小事,恰恰是这些身边小事的处理,对培育自我的认真度具有奇特的作用。理床叠被的整齐清洁要精益求精,牙刷毛巾的摆放要棱角清晰平贴舒坦,符合美观,用品包内科学置放有条不紊,餐具处理卫生清洁,工作台上物品摆放的位置角度符合科学性,一丝不苟,并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水平。认真就从此起步。
2.对学习与工作绝对投入
对学习和工作中的每一步都悉心对待,务求圆满,不让一丝一毫的纰漏与差错从眼皮底下溜走,经常持续地保持细心警觉,全力以赴,对阶段性的事件处理,一定严格把关,保证质素。而这一切都无须他人提醒,这一点至关重要。每天早中晚要有三次自我提醒,但也切忌次数过多的自我提醒。因为次数过多的自我提醒会导致强迫症的产生。
自我培育负责的深度培育是自我培育诚信
1.行事有准则: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必全力以赴。这是培育诚信的基本培育纲领,它蕴含了诚信的基质,是个体诚信的行为原则。青少年学生行事时经常想到以这一原则来指导,人格中的诚信就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格中的负责也自然地完成了基础建设。
2交游处事,决不随口说:“是”、“好的”、“可以”,在口吐以上任何一个词之前,必先审计:凭什么可说:“是”,我能说“是”吗?有什么凭靠可说:“好的”,我能说“好的”吗?有什么依据可以说:“可以”,我能说“可以”吗?这一实践其实是不轻易承诺的一种具体操作方式。
3.答应的事要记在笔记本上,应允的内容,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间呈现应允内容,都要写上。按时完成了要勾去。没有按时完成的,要拼全力去完成之。要为自己树碑立传。
自立也是人格元中的一个元,当然也是个体行为操持的一种形式。当个体的行为基本上依持自己的信念与知识,并总是据此有的放矢,该个体即处于自立的状态。自立有两个子元:1.独立(按自己的信念与知识处事)2.有为(行必有果,为必取辉煌)
要培养个体具有自立的人格可以从底下一些行之有效方法入手,这些方法在多年的推行和实践中已经显示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培养“独立的自我”
1.勿妄随 不得轻易随人而动,随人而行。欲随人,必先问自己:“为何要随人?”
2.明信念 对自己的信念要用精练的文字呈述,并且自己对这样的文字呈述具有熟练地完整地重复呈述的本领。在自己所处的时空中经常按自己的信念行事。
3.长知识 在知识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因为无足够的知识就无足够的对独立的支撑。
培养“有为的自我”
1.明目标 对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务必明确目标,若是一个较大的行动,除总目标之外,还要有分阶段目标。
2.自鞭策 目标明确后,要对自己强力鞭策,催己奋起,推己猛进,生龙活虎,一往无前。
3.夺辉煌 干了就得扑向辉煌,不是只干干,而是誓夺全面胜利,勇登辉煌成就。
在运用以上这些方法自我培养自立和负责这两个人格元的时候,切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表述这些方法的文字要背得滚瓜烂熟,自己还可用更精炼的自己能领会的短句或个词加以表述,使自己经常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方法的精髓指导自己的的一切行动;
2.注意持续地渐趋地培养,世间一切事物的成长都是持续的渐趋的过程,一蹴而就一举而成的情况仅仅是个别现象,人格的培养更是持续的渐趋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急躁,不能持续地培育或是不能渐趋地培育,必定不可能有培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