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微调2010年经济刺激的方向与力度


  中国或微调2010年经济刺激的方向与力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周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整体基调已确定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它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或微调刺激的方向和力度,以更好地因应宏观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

  去年4万亿投资等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扭转了我国经济快速下滑的局面,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全年实现“保八”任务已无悬念。但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今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政府投资的拉动,投资、出口和消费比例失衡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明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尚不稳固。二是巨量信贷投入在有力地刺激我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有专家提出,在当前经济增速逐步恢复,同时通货膨胀压力又不太大的情况下,正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黄金时期。温家宝总理近期在浙江等地调研时多次强调,“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内需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

  联合国12月2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说,发展中国家将成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中国经济增长将达8.8%。世界经济的复苏将是缓慢和脆弱的,未来还会面临许多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复苏将仅是昙花一现。 内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难题。在外需尚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仍将是明年经济发展的主线。

  上周的政治局会议关于“五个更加注重”的提法,透露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新重点: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消费需求、鼓励民间投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都将成为明年调整经济结构的新的着力点。

  据报道,今年以来投资的快速增长更使产能激增,进一步加重了产能过剩问题。据测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电解铝、造船、煤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不仅传统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多晶硅、风能设备等新兴产业因投资过度,也开始出现新的产能过剩问题。

   在对产能过剩采取“压”的措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对一些行业也采取“保”的措施。例如近期我国提出了7个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细化之后包括传感网、物联网,转基因育种技术等。发展新兴产业,不仅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且对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应对气候变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政府投资方面,教育、公共卫生等国计民生方面仍需加大投入。

  房地产和股市的运行情况也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微调2010年经济刺激的方向、力度 、时间点值得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