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限制淘宝卖书的背后力量?


据腾讯网报道《淘宝整顿图书隐现B2C图谋:600万图书遭下线》: 

淘宝网作为国内最大的C2C网站,曾一度是国内众多中小书商的财富热土。不过近期,伴随淘宝网一系列的重大调整,短短2月内600万图书遭遇下线,众多图书卖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长达两个月的过程中,卖家围绕淘宝图书整顿话题依然此起彼伏。不过这些卖家当然没有想到,淘宝整顿图书并非偶然个案。在这一事件背后,淘宝网由C2C向B2C转型的战略意图已经隐现。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淘宝网整顿图书、化妆品业务,其实也揭开了淘宝向B2C转型的序幕。 

当然,这是淘宝的竞争对手发的深度报道,我们本身就要辩证地看待这个事情。抛去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梳理出报道中的几个关键点:

  • 淘宝网要求:所有图书必须录入ISBN编码库才允许上架,没有ISBN编码的图书,则不得在淘宝网销售。受此影响,数以百万计的书籍、杂志被迫下架。
  • 淘宝网新规要求,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要求,从2010年2月起,所有淘宝书籍/杂志/报纸类目将实行“卖家准入规则”,所有图书卖家必须提供《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才可经营。
  • 淘宝要求图书卖家提供包括ISBN在内的14个数据以及照片,这也让许多卖家感到为难。
  • 分析人士指出,淘宝网加大整治力度,或许与此前不断的侵权诉讼有关。
  • 腾讯分析文章认为,淘宝是从C2C艰难地向B2C突围。
淘宝限制卖图书的几个要点,首先是要录入ISBN号,其次是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原来限制淘宝网上卖图书这背后的力量,不是B2C的梦想,而是新闻出版署,是一个《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真是好玩的规定。难道淘宝已经不再是一个C2C的拍卖平台,难道淘宝上出售二手图书,也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我记得99年我在易趣上做的第一单“拍卖”也是我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网络拍卖,就是卖掉了我的一套《资治通鉴》。因为自己没时间读,我看看网友有没有要的,结果挂出去一天,就有人过来买走了。

新闻出版署要求有许可证,第一个目的是防盗版,但盗版能打绝么?因为很多人拥有淘宝旺旺以及各种IM工具,一旦想买书,在淘宝外可以进行沟通,在网上有全部合法版权手续和资料,但在网下交易的是盗版图书,颁署折腾淘宝,真能起到多大作用,我没看出来。

颁署折腾淘宝的主要动因,是害怕淘宝上大量出售外版图书,港版图书甚至所谓的非法出版物。这个控制办法也照样不得法。真正的非法出版物,现在基本上变成了电子版图书,在淘宝上,可以不按图书来出售。而且在淘宝上也几乎很少出售。也许龙应台女士的1949之类的图书的淘宝之旅就此断了线,但对需要阅读这类图书的读者,没有淘宝的界面,照样可以团购到这种图书。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这种可笑的事情发生。比如有小偷窜上了高速,你总不能靠封掉整条高速公路来抓这几个小偷吧。

我突然在想,卖旧书也要证。卖垃圾是不是也要经营证呢?真的以后有可能,呼吸也要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