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股拉升的三重效果


  第五届国际期货大会3日在深圳召开,会上传出消息,股指期货将很快推出,市场似乎有理由相信,这一次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这一消息在周五的A股市场中激起波浪。银行股证券、石化、地产股受到机构资金的追捧而大幅涨升,带动上证综指在激烈振荡中收盘站上3300点。但从当日的具体走势来看,投资者心理整体谨慎,这种谨慎心态仅从一个事实即可观察:沪深股指涨幅超过1%,盘中下跌与上涨股票家数对比始终没有低于3:1,这一状态一直保持到收盘。

  

  迪拜事件的短线冲击初步缓解促动大盘反弹之后,有三个原因使得投资者心理重趋谨慎,一是股指反弹后又至前期高点,这一高点区域也是8月份形成的阶段性年内高点,前高对市场产生心理压力;二是周末又至,投资者担心境外市场再有突发事件袭扰;三是迪拜事件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反思,市场目光重新聚焦于新兴市场的高房价,投资者担心政策是否会有不利的调整。只是这种压力被指标股拉升得以化解。

  

  指标股周五的拉升使得大盘将上周由迪拜事件冲击造成的回落重新收回,从大盘具体运行来看,多方拉动指标股起到了三种效果:

  

  一是当前行情一直呈现出“非对称性”特征,股指的上涨主要由板块与个股带动,因而“系统性”跟风盘稀少,这使得市场对股指单边上涨的预期不高。这一状况显然加大了机构做多的难度,因此个股运作成功在于突发性。指标股此前蛰伏已久,符合这一要求;

  

  二是股指处在前高敏感处,市场心理谨慎。多方通过拉升指标股给人一种护盘的印象,部分投资者会认出为“戏不大”,这可能抑制股指向上的表现,但也可能恰好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目标实现;
  

  三是与二的情况相反,部分投资者将新产生新热点酝酿产生的预期,使市场矛盾继续交织,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给机构运作提供更多“相机抉择”的空间。
 


  下周走势方面,目前预计权重股整体的表现将继续取决于股指期货方面的信息,如果该消息继续激荡,该类股票仍将会有整体表现机会。但权重股的行业差异度较大,周五上涨的指标股中,我们更看好银行股后市的潜力,无论行业基本面,还是业绩估值等都相对较为稳定,经历前期换手之后,有希望成为引领大盘的阶段性做多力量。只是在股指运行中,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指标股上涨将可能续演“单兵突进”的走势,即少量股票涨升而多数个股不为所动,投资者会觉得“赚了指数没赚钱”,这一状况在本周市场中已经初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