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调适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喻建国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志能动性的集中体现。1933年Hudgins的“瞳孔收缩控制”实验和1964年我国学者李朝义、刘天亮等研究的“血管的舒缩”实验都证实了作为意识基础的随意行动是通过条件反射学会的,意志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予以培养。生活和学校环境中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学生为达到目的而表现出坚持、果断、独立和自调的精神,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活动,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本文阐述的是行为调适法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中的实践研究。
行为调适法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操作模式,调整心理状态或改善行为的一种调适方法。
市西中学以《动静交替激抑心理自我调适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为操作模式,运用动态和静态行为的交替出现,按照心理自我调适的需要,时而激发,时而抑制,以达到心理的平衡和恬怡。
《系统》由六套行为构成,其中四套为静态行为,含“端坐”、“桩立”、“怡卧”、“静适”,二套为动态行为,含“健行”和“欣跃”。每套行为均由四组基本行为组成,每组基本行为又包含4个行为元。全套动作共有96个行为元,其中64个为外在行为,32个为内在行为。
《动静交替激抑心理自我调适系统》行为一览表
行为性质 |
套名 |
基本行为 |
行 为 元 |
|
|
两脚着地 |
双腿平行 双膝靠拢 鞋底贴地 脚掌舒展 |
|
端坐 |
双手抚膝 |
四指并拢 拇指成600 掌膝相贴 元气贯通* |
静 |
|
自然靠背 |
上身垂直 胯部拎提 小腹收缩 含胸拔背 |
|
|
头部平稳 |
头部水平 颈身一线 两眼有神 精神聚焦* |
态 |
|
腿脚桩立 |
两脚着地 60度张角 双腿紧靠 掌贴腿臂 |
|
桩立 |
上身成形 |
挺起胸膛 收缩小腹 提拎胯部 绘编曲线 |
行 |
|
头部展颜 |
头部水平 颈身一线 两眼有神 精神聚焦* |
|
|
内气坦畅 |
呼吸均匀 元气贯通* 气守丹田* 隽永含静* |
为 |
|
闭眼入定 |
闭合双眼 呼吸均匀 全身放松 自然入定* |
|
静适 |
收气聚层 |
遍收正气* 聚精成层* 先置头顶 神清脑明* |
|
|
运转驱恼 |
由上而下 缓慢下沉 遍及身体* 尽消烦恼* |
|
|
遍生恬怡 |
自言激励* 身心自如* 充满希望* 恬怡满身* |
|
|
右旋侧卧 |
全身右旋 腰胯贴席 右脸贴枕 右耳闻铺 |
|
怡卧 |
双脚舒展 |
腿脚紧边 左上右下 蜷曲成角 大小120度 |
|
|
两手分置 |
左掌贴臂 肘松腕驰 右腕成90°右掌微握 |
|
|
神游太清 |
两眼闭合 形若卧佛 神移体歇* 飘渺虚无* |
|
|
头部亮姿 |
头部水平 颈身一线 两眼平视 充满自信* |
动 |
健行 |
上身成形 |
挺起胸膛 收缩小腹 提拎胯部 绘编曲线* |
|
|
意念集中 |
双肩平稳 全神贯注* 以意运动* 运转随心* |
态 |
|
四肢协调 |
自然摆臂 手足交叉 落脚平稳 步履矫健 |
|
|
宁立蓄势 |
两脚平行 提胯收腹 正首挺胸 气守丹田* |
行 |
欣跃 |
小跳活体 |
脚尖弹地 轻跃腾空 活体舒筋 满怀喜悦* |
|
|
欢欣腾跃 |
欢欣发力* 弹性猛增 轻身添翼 趋高不止* |
为 |
|
情满智溢 |
恬怡满身* 神清体爽* 思路敏捷* 才智横溢* |
*:表示内在行为,操作见后。
元气贯通 元气自头顶吸入后,沿两面颊运行至喉头集合。往下后,又分两路,入上臂后,再沿手腕向下,过手掌,涌入双膝,再沿小腿,入脚,过涌泉穴,入地。
精神聚焦 寻找合适的聚焦点,这一点在两眼所在的水平面上,与丙眼等距离,长约
绘编曲线 桩立的身躯托起头脑的思念。沉稳的腿脚桩立和优美的上身成形。一幅绝妙的人身桩立曲线图,莹闪于思念之屏,那绝妙的曲线引导桩立的实践者不断作出身躯的微调,使桩立的实践者的身躯曲线能重复那绝妙的曲线的绝妙。
气守丹田 作为针炙穴位名,丹田乃腹部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的别名;作为人体部位名,在脐下的叫下丹田,在心窝部叫中丹田,在两眉间叫上丹田。气守丹田是使集中于气海穴或使意念集中于人体的下丹田。气守的另一方式是把所有涌入或窜进的杂念统统投投气海穴,投入那深不见底无边无际的气海,不再有那杂念的踪影。
隽永含静 意味深长地保持静态的完美,长期持续地展现静态的圆满,在这种意念与情绪指导下使所有静态外在行为操持得十全十美。任何一个静态外在行为只要保持的时间一长,都会变成为一种难度很高的行为,要实现长时间地保持一种静态外在行为,都依赖于相应的一种内在行为作为支柱。隽永含静的行为元素。
自然入定 意念集中,专注合一,外念全消,自然地进入内在的定态,神魂固守,凝住体内。此时一个人好似凝固了,好似不再有变动。静透注身体内外,一切似乎都停止了。
遍收正气 天地之正气环绕体外,用心吸附,全数收入体内,此气充满能量与活力,乃天地之精华。收气的过程是充电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是获得活力的过程。
聚精成层 将收入之正气,广采之精华,汇聚成一层面积可复盖双肩、可复盖头顶的正气层,薄如晶片,晶莹剔透,此晶片可输出能量,可输出活力,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神清脑明 正气层开始时,水平置于头顶,并慢慢地由头顶降至头颈,所过之处,输出能量,输出活力,扫荡存在于脑部的烦恼与引起疾病的因素,从而神清脑明,满脑亮堂亮堂。
遍及身体 正气层通过头顶,继续往下沉,由双肩进入上身,往下沉扫通过胸部,通过腹部,通过大腿,通过小腿,进入脚部。最后由脚底的涌泉穴流入大地。有一点要注意,从上身往下沉扫时,同时由上臂沉扫至肘,沉扫至腕,至掌,由十指穿入大气。
尽消烦恼 正气层所到之处,将体内烦恼悉数驱逐,原来烦恼的驻地,全由正气层填充,正气层同时输出能量与活力,使原来烦恼的驻地面貌一新,此刻再无愁苦的踪影。
自言激励 一个人活着就都有或多或少的希冀与期盼,为使希冀与期盼能成为现实,人会为此作出或大或小的努力。努力使人付出能量,使人消耗活力。为使能量与活力定向为实现希冀与期盼而输出,自言激励有奇特的作用。用短短的练句,包涵着定向实现希冀与期盼的意念,无声地反复地对自己说,此时会使自己获得巨大的动力。
身心自如 静适的功效由静适的实践来实现,适之一,全身放松;适之二,神清脑明;适之三,尽消烦恼;适之四,身心自如。身体与心灵都被自己悦纳,自己的一切都被感知为最美好的。
充满希望 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以及瞬即获得的适,谓近适;趋向获得的适,谓远适。对新、真、善、美的强烈敏感与渴求是远适的真义。充满希望瞻前程是远适的宏观表现。它使生命充满能量与活力。
神移体歇 形若卧佛后,自然闭眼也已完成,操持之神移至体外,身体处于完全休息状态,心宁气和,全身舒服。神移切不可强行。应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徐徐而行。神移成功,体歇自然到位。神移成功包含着全神外移。没有全神外移,就不会有完美的体歇。当然也不可能心舒。
飘渺虚无 飘飘渺渺,玄玄虚虚,似不再有,无而实存。若说有伴,那就是身体的完全休息,这种休息使人快速地重新获得活力。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怡卧的全部姿势最恰当地吻合了睡眠最佳姿势的几乎全部生理要求。这种姿势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需要调整的话,只要左旋即可,其他均相应作对称调节即可。
充满自信 在眼神的外泻中,在脸部肌内的收缩与勃发的宣示中,内在对自我的确认,对自我在空间中存在的完满认定,对自我行进在空间中产生高价值的首肯,统统得到充分的表达。健行在腿,亮姿在首,外泻在眼,宣示在脸。信心十足,由一个成功迈向另一个成功,由一个胜利跨向另一个胜利。
全神贯注 意到气至,气守力蕴,力发技成。无论是头部亮姿,还是上身成形,都有赖于意念集中。全神贯注,将全部精神贯注于一个意念中,将全部精神贯注于一个动作中。头脑中不存在任何与健行无头的意念。
以意运动 意乃形成运动之主,指挥运动之令。唯有意到,才有运动之准确延续;唯有意指,才使运动臻上乘境界。意念的指令不断地发出,使健行的外在行为运动得十全十美。健行是一种时间较长的外在行为,它必须有相应的内在行为作其支柱,意即为其支柱。
运转随心 心想行成,心想头部亮姿的光灿,心想上身成形的飘逸,心想四肢协调的洒脱。随心运转,自然摆臂柔中有刚,手足交叉节奏清晰,落脚平衡定若泰山,步履矫健千里驰聘。运转随心,在在节节个个分解动作--准确到位。
满怀喜悦 欣跃过程中,喜悦不尽而来,充满身心。喜悦入心,丝丝缠绵,心扉惠纳,缓缓积累,逐渐充满全身心。像是已经充满身心空间,但喜悦在身心空间中的密度还在不断升高。
欢欣发力 人在欢欣中,生理系统就全部处于最佳状态中,此时发力,自然威力无比。欢欣的作用极为奇妙,欢欣对于人体的最佳运动状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添加剂。人在欢欣时发力,力度至少增强二成。因此,发力之前务必使发力人的情绪调适至欢欣状态。
趋高不止 欢欣腾跃不断向新的高度挺进,每升高些都会带来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回过来给予腾跃以新的跃劲。这也就成了趋高不止的活力源泉。趋高不止,言虽高无垠,实则总存在极限,总在趋向该极限,但总不能达到极限。
恬怡满身 欣跃的行为效果将变为效果行为,欣跃是动态行为,在运动中获取静的恬怡,在运动中获取心的宁逸。空间中个体的人身运动和环宇中个体的心灵静守形成矛盾的统一,共存于一体,同占于一时,动致静,静心宁逸。
神清体爽 由恬怡而神清。由宁逸而体爽。此内在行为的表现在于要操持由此而致彼。由恬怡,经内在行为操持而致神清;由宁逸,经内在行为操致而致体爽。若未经操持,就不一定由此而致彼,或不一定很顺畅地由此而致彼。
思路敏捷 神清体爽为思路敏捷准备了物质基础,思路敏捷的出现为新意涌生源源而来准备了车道。在神清体爽后一经操持,必将通过敏捷的思路迎来绝妙新意。欣跃在激发大脑潜能方面有奇特功效。
才智横溢 欣跃这一动态行为在取得静的效果的同时,又取得动的效果。恬怡宁逸与神清体爽即为静的效果,思路敏捷进而才智横溢即为动的效果。无论是静的效果,还是动的效果,都还需要内在行为的操持才会明显出现。
《系统》吸纳了心理学原理和中国气功的精粹,从学生基本生活行为中的坐、站、走、卧、跳、定入手,通过行为训练达到心理自我调适的目的。《系统》操作动作简单易行,可随时随地操作运行。
2.2组织形式
《系统》操作以班级为单位接受指导教师的培训,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操作运行。
2.3操作频率、强度
每学期学校统一安排每个班级学生由专职教师重点培训一周,操练一套《系统》行为。三年之内学生可学完《系统》的六套行为。学生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每天操作运行5分钟左右。
2.4操作的基本原则
《系统》有96个行为元构成,其中64个为外在行为,操作时体现在学生的外表形态(外形)上,另有32个为内在行为,操作时体现在学生的内心意念(内意)方面。《系统》操作要求操作者身心与环境统一,消除对立,使自己的意念与行动一致,外形与内意呼应,才能达到心理调适的目的。
实践是《系统》操作的根本,但如果只强调实践,而不了解《系统》形成的理论,学生往往就不懂得如何适时适情地运用《系统》,操作时也往往会出现外形相似而内意却不达的现象,因此,《系统》的操作实践应建立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
学校应由专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操作训练,要求每位学生参加培训,三年学完六套操作行为,在一周培训期内和某些特定场合,规定学生按要求执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操练《系统》行为。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认识《系统》操作的作用,以争取学生的积极配合,自愿按时按量保质完成。
《系统》操作要求学生在接受培训的时侯,教师应注重使用形体语言,与学生共同操练。教师的投入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更是具有感染的效果。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学生极端负责,能充分了解学生。
3《系统》对培训意志品质的功效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的,稳定的意志特点,是人的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在人的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意志品质包括:坚持性、果断性、独立性和自调性。《系统》对培训学生意志品质的功效表现如下。
3.1有助于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指的是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善于长久地坚持业已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做到锲而不舍,有始有终,善于抵御不符合行动目的的种种主客观诱因的干扰,做到千纷百扰,不为所动。不管前进道路上如何困难重重,决不放弃。不论行动过程如何枝节横生,总是目不旁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系统》操作用以达到心理的自我调适,用以达到个体在现实存在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不仅要求学生一次操作指向持恒,力除内外因素的干扰,还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持之以恒地操作运行,以保证良好心理状态长期维持,此过程实际上就在培养学生的坚持性。
3.2有助于培养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适时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在需要时不失时机,当机立断。而在情况允许不需要立即作出决定或行动的场合,则又善于延迟对事情有最深刻的认识与信心时再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系统》要求学生操作过程中时时辨析执行操作行为元的到位情况,及时权衡,及时调整,高效快捷。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采用适当行为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此过程实际上就在培养学生的果断性。
3.3有助于培养独立性
独立性指的是个体倾向于自主地选取决定和行动,并且随时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正确的目的和社会期盼。《系统》要求学生操作时必须按照自己对《系统》作用的信念,对操作行为元知识的理解,自我实践、自我负责、自我实现。此过程实际上也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3.4有助于培养自调性
自调性是指个体既善于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促使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又善于自我抑制妨碍活动顺利完成的思想、情感或行为。《系统》操作中既有激发情绪、引导言行作用的行为元,又有控制情绪,约束言行作用的行为元。《系统》操作要求学生能随时使身心一一纳入确定的状态,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善于运用各种效果的行为元,或激发、引导或抑制、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言行。此过程实际上也在培养学生的自调性。
4《系统》的实践成效
4.1对《系统》复盖的定量检测
将高一年级学生随机分成被观测的二组,A组和B组。A组受到《系统》稳定的长时的(半年)复盖,B组未受到《系统》稳定、长时的复盖。在A组和B组中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男女学生各10 名,运用《中学生意志品质评价标准一览表》对其进行二次检测,检测时间为《系统》稳定`长时复盖的前与后,收集数据采用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统计,结果如下:
* p<0.05
|
A 组 |
B 组 |
第一次检测 |
n=20 ∑x2=13217.51 |
n=20 ∑x2=13321.95 |
|
t=0.1378NS |
|
第二次检测 |
n=20 ∑x2=18352 |
n=20 ∑x2=13702851 |
|
t=4.1624* |
结果显示,第一次检测二组学生的意志品质水平无显著差异,而经《系统》稳定长时复盖后的第二次检测,A组学生意志品质的水平较B组学生有明显的提高。由此说明,《系统》稳定长时的复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意志品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