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2 . 0时代


 

    我们将2006年定义为“中国服务外包元年”。以20061016商务部发布《关于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通知》为标志,将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政策和产业升级的层面,服务外包行业在中国面临着黄金十年的发展机遇。

2009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批复了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批准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合肥、南昌、长沙、大庆、苏州、无锡,并在20个试点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认定共84个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这些城市/园区基本涵盖了中国主要省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并获得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处于国内外包城市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图一: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分布示意图   

 
从服务外包产业全球发展20年的历程看,任何一个国家,最终仅仅会有一个或最多几个地区成为真正成功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以服务外包产业最发达的印度为例,真正成功的是班加罗尔,其它也仅有海德拉巴,清奈等。因此目前20个基地城市和示范园区,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方面,处于激烈的区域竞争状态,如何能够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成为这些城市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的关键因素。

 

一、  我们将千百十工程后迄今的产业发展称为产业起步1.0,即常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路径阶段。

产业起步1.0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产业发展初期,鉴于各地对于服务外包产业的特征和发展的理解和经验不足,无法采取个性化的发展手段,因此只能在互相借鉴的基础上,更多的使用原来制造业发展的各种促进手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就是同质化的竞争格局,即常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路径阶段。

p  遵循常规的产业发展路线,需要从基础设施入手,首先建设产业园区,搭建技术支撑平台等基础IT支持环境,同时大投入培养本地外包人才,构建全面的行业服务体系,以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

p  常规发展路线的缺陷在于只抓住产业发展的共性特征,而没有深入了解服务外包产业各子行业的内部规律,特别是各地区产业基础、区域优劣势等个性特征。

p  由于没有真正把握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本地的特点,1.0时代的结果就是千人一面。

           图二:常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型     来源:鼎韬服务外包研究中心

 

1.0阶段的城市竞争格局:严重的同质化趋势

目前各基地城市和非基地城市之间,园区和园区之间,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趋势,主要表现在:

----同质化的政策:各地鼓励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存在明显的互借鉴的特征,政策的立足点基本都集中在资金支持,人才培养,企业补贴等方面,政策思路上仍然沿用当年发展制造业的经验,缺乏区域的特色和对服务外包产业特殊性的研究,因此也就没有针对性。

----同质化的手段:在产业促进手段上,各地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即基本都采取建园区、办会展、出政策、定目标等手段,我们将这些手段定义为“常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路径(详细见后面的分析)

----同质化的目标:在制订本地产业发展目标上,是基于行业而不是本地现实,各地基本都采取大而全的目标,而且往往提出几何基数的宏大产业目标。在重点发展领域上,无论本地优势和产业基础如何,均追求BPOITO全面覆盖;在目标地域上,追求欧美和日韩市场的全面的地域覆盖;而且均以离岸外包作为目标的核心。

----同质化的客户:在全球推广和招商引资上,各地区都集中在国内20家左右的重点外包企业,全球几十家跨国外包企业上,在很多情况下,同样一批海外客户会参加多个城市举办的外包论坛。有限的客户资源,面对众多的城市竞争,不但增加了招商的成本,而且会造成部分企业为获得支持的寻租现象。

二、 目前开始进入以差异化竞争为核心标志的产业发展2.0阶段:即立足地区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

同样的目标,同样的手段不足以支持如此众多的城市均能真正实现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标,只能有数量有限的地区真正实现产业的发展。

2009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正式吹响了中国各个城市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又一次冲锋号,继“千百十工程”之后,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鼎韬认为,以“复函” 为标志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2.0时代已经到来,服务外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各软件外包企业和城市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不单要靠优惠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内功,差异化定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由于服务外包产业在中国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地政府对其认识存在着较多的误区。

误区一:将发展服务外包视同招商引资

有的城市政府用制造业的招商引资方式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并把吸引外资的数额作为标准,衡量外包服务的效益。而事实上,服务外包起步时很难像制造业那样,服务外包本身并不会带来很大的投资额,很难从一开始就形成高额的GDP增长,也不会很快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服务外包的意义在于带动城市的产业发展向高附加值的高端技术产业转化。

      误区二:要求服务外包“全面发展”

      一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城市,习惯于像关注制造业外包一样关注服务外包企业的业务承接数量、发展规模及涉足领域等问题。但事实上,服务外包行业更强调知识含量和国际经验,以往大而全或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在服务外包行业中并不适用,只有具备专业性的基础和不断提升的服务质量,才能在这一领域中长久生存。

     误区三:认为服务外包适合每个城市

与制造业的必备条件不同,制造业比较关注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而服务外包的发包商更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信息安全;制造业关注物流运输,而服务外包关注生活、教育环境和宜居情况。因此,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建设较制造业外包有着更多的要求,需要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聚焦本地需求、国内需求和语言需求,结合城市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外包产业。而不同的城市,也要利用差异化竞争优势,培养区域特性,避免采取趋同方式相互竞争。

目前,对城市政府而言,关键是要确立对这个产业在战略和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我们很欣喜的看到,某些城市在进行服务外包发展规划时,已经把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原则写进了其城市的服务外包发展规划中。

以江苏花桥为例,2006年建区以来,坚持“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江苏”的总要求,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政策优势、昆山的成本优势”,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商务城服务外包、企业总部、物流展示、商贸服务等四大产业快速推进,尤其是金融服务外包实现突破性进展。通过加速产业集聚,构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链、创新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中国金融服务先行区、保障运营安全、建立“金融服务外包年度峰会”的永久性会址和目将先进商业模式企业纳入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认定范围等措施,一批国内外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相继入驻,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已初步形成,为把花桥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级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所以鼎韬认为,进入2.0时代,即个性化发展时代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要继续发展,各地区必须依照自身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制定出本地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和策略,从而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定位。

2.0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n  独特的产业优势定位。各地区应依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包括区位优势、成本优势、人才优势等,以及本地现有产业基础,形成本地独特的产业优势,并强化该优势体系。

n  独特的行业聚焦。彻底改变1.0时代大而全的产业方向,选择本地具有优势和基础的细分行业,以及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目标地域,形成在细分市场的行业聚焦。

n  针对区域定位,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促进政策和城市推广措施。

n  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的产业服务体系。

三、2.0时代成功的关键,构建“三位一体”的服务外包立体化园区

“园区经济”是在基础条件相对优越的划定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小环境”,实施优惠政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随着园区的发展和功能转化,管理体制主要呈现几个变化趋势。过去,园区主要靠基础设施条件和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目前,各地各种园区的免税政策已经大同小异,有些地区减免税已经达到810年,甚至实行零地价,增加政策优惠的余地不大。因此,近些年来园区间吸引投资的竞争已经变成制度创新、政府效率、服务体系的竞争。大部分园区存在产业层次偏低,特色不够鲜明,项目规模偏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延型等问题,以区域经济特色、专业优势为基础的园区少,而综合性、一般性的园区多。园区的竞争有“优势趋同化”的迹象,表现在:一是产业同构化、二是商务成本平均化、三是思路趋同化、四是政策翻版化。

鼎韬认为,服务外包产业的三重竞争结构已经形成,外包已经成为全球的竞技场,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全球竞争格局下,单纯凭借优惠政策和物理环境,已经不足以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制胜。在外包园区竞争发展的2.0时代,外包园区的立体化发展是成功的关键。外包园区已经不仅仅是物理园区,而应该成为集成物理园区,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等“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园区

 

图三:鼎韬“三位一体“园区示意图

面对全国范围外包产业园区的竞争,仅仅依靠物理园区和优惠政策已经不足以支持服务外包园区的发展,园区应该成为外包行业的集成式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针对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的服务为代表的园区软环境包括以网站为核心的网络推广和招商平台,以及以技术支持平台等的综合支持平台愈发成为竞争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包括:

图四:鼎韬(Devott)服务外包园区的三个层次

 

1、中国服务外包企业面临着能力、成长、资金、品牌、管理、人才、规模和市场的八大挑战。其中最关键的两个核心成功因素是能力市场。其他因素都可归结到这两个核心因素之中。因此园区应围绕企业的现实需求提供专业的行业服务。园区应该以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为核心构建园区的服务体系。

2、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利润低,缺乏资金,缺乏人才,缺乏核心能力,没有品牌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缺乏市场能力的问题,通过订单可以带动补充其他的企业短板,市场才是最关键的一环;目前国内服务外包园区,通过公共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手段主要解决的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问题;而提供市场服务为企业解决的是增加收入的问题,这才是企业最需要的服务,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3、以提供多种先进的公共技术平台服务,提供办公场地、电信网络、综合配套等各项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服务全程解决方案。

硬件是可以模仿的,软服务才是2.0竞争时代园区的核心优势和树立地区特色的关键,从而让外包园区利用立体化的发展方式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产业培育3.0阶段展望

我们预测在未来三年内,中国服务外包城市竞争的格局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其主要特征就是城市竞争在个性化发展后,将进入以产业培育为核心的3.0阶段。

3.0阶段的主要将以本地原创型服务外包企业的培育为核心特征。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培育本地原创的龙头企业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前二个阶段获得领先地位的城市将会把产业发展的重心从招商引资转移到本地原创企业的培育上,通过体制的创新和政策的支持,形成本地自生式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