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买不起房与市长买不买房不一回事
文/马跃成
市长买不起房以及副部长买不起房,只是说明了房价太高这么个事实。在当前官本位体制下,高官无疑是收入最高的阶层,高官这样的高收入阶层都买不起房,老百姓不望房兴叹还能咋地?当然,任何一个高官都是有房子住的吗,即使没有房子,也是不需要到市场上买高价房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2月18日召开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本次会议邀请了600余个城市的主管副市长来参加这次会议。为什么要这么多的市长参加会议?主要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房价问题有了明确的指示,地方政府会不会幡然悔悟?建设部总得要有个交代。
由住房建设部组织市长们研讨调控楼市的工作,有点意思。两者都是楼市的利益相关体,他们对楼市的情况太了解了。就拿这次国务院会议要求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来说,房价问题是房市的核心呀?
最近,很多人还在以预测的名义,助推明年房价还要继续涨。而有些人又说老百姓有的是钱,现在的房价不高,望房兴叹是谎言等等。
我们都知道房子的问题首先是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官员升降的问题,有时候需要房地产带来的政绩,有时候又要被调控的不知从何下手。市场需要调控了,就会不断地听到官员们对房地产方面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地方财政出问题了,就有官员走到第一线为楼市泡沫打气。
最近又有官员抱怨房价高的自己也买不起房子了,买不起就是挣的钱没有房子贵,就是这么个问题,不代表官员们没有房住,这就从另一个侧面纠正了任志强的“85%的家庭买不起房是谬论”的观点。
不管这里的这几个买不起房的领导都是什么人,但是是有代表性的,不是所有的领导都要腐败出好几套房子的,或者是拥有别墅豪宅什么的。不能说老百姓穷的买不起房子,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条件好的多了,主要就是房价太高,高的出了格了。这些领导的肺腑只要也算是对高房价的控诉和批判吧。
一、 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季建业,昨天在南京电视台演播大厅内举行的
市民论坛上,回答网友“以市长您的工资收入,在南京买一套房,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时,季建业坦言,南京房价确实比较高,从全年看,均价是7100元/平方,这对一部分市民来讲,压力确实大。有的市民买不起,有的成了房奴,“说实话,以我的工资来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到一个小房,还买不起大房。”。
二、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者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过,您是副部级官员,以您的工资能买得起房吗?贺铿回答:买不起。我说你买一套也挺难的。记者说,我反正买不起。贺铿说,你这样的收入,名主持人,我这样的干部级别都不能为自己买一套像样的住房,那更多的人就没有办法买了。现在是在炒房,而不是真正有人买得起房子,不是使居者有其屋。
三、2007年
1月21日,广州市政协委员、天河区副区长丁建华在政府会议上公开表示,自己就是租房一族,在广州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句话将一个不被外人所知的处级干部推向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地位。
一个处级区长,工资不过5000元左右,按照10000元/平米的房屋售价标准,区长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上1平米的面积,如果买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区长不吃不喝200个月的工资,也就是说区长不吃不喝存上17年的工资才能买得下这套并不算大户型的房子。所以副区长丁建华买不起房子不奇怪。
今年房价又涨了好几成,甚至翻番了,想必丁建华的住房梦更遥远了。
四、2007年8月7日,在郑州市政协政情通报会上,郑州市长赵建才说,“好几千块钱一平方米,贵的卖到八千、一万,几百万一套房子,反正我这个市长是买不起的。”
每平米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房价,以目前中国市长的收入,确实,鲜有买得起者。以北京的公务员比较高的三五八一工资水平来说,面对现在东四环三万元每平米的房子,恐怕市长书记这样的高官也只有望房兴叹的份了。
五、在2009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上,万科董事长王石再次表达其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忧虑。他称,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产生泡沫,并且这个泡沫终将破裂。
王石针对副部级的干部买不起房子的问题说,“我昨天见了东莞市一位市领导也说,买不起房子。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得不准备着。”
中央干部和地方干部,内地干部和沿海的干部都买不起房,这就是难道不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吗?
当然,对于市长和部长级干部来说,不在于他是否买房,因为大多数情况,他们是有房子的住的,关键在于他们现在的收入是否买得起房。如果他们这样的收入都买不起房,老百姓怎么能买得起呢?
但是市长的言论也让某位省长大人不满。他说,“有些领导,房子都已经住到200多平米了,还在说买不起房。”确实是,老百姓能理解的话,为什么有时候领导就不能理解呢?市长那200多平米的房子是买的吗?那不是你省长给配的吗?即使市长已经住进了200平米的大房子,但是有些老百姓连一个小房子也没有呀?按省长的意思,市长们都有房子住了,就不要为老百姓叫喊了?市长以自己的收入证明房价太高有什么错?
2009-12-24明年房价还要涨的理由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