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开启营销成败的先见之门


《预见:营销成败的先见之明》是我进入出版计划的一本新书,也是营销、企管界第一本判断成效,预见成败的书。以下是前言部分,路过的朋友感觉与评评。

开启先见之门

李政权

 

许多人,都有通过梦来预见到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的经历,我也是。小时侯,梦到邻家小女孩扎着两条辫子、穿着碎花裙,从她外婆家回来了,第二天她真的就如此这般的回来了;上中学的时候,梦见自己裤子的左臀部位挂破了,第二天晚自习的时候,竟因为和同学打闹,裤子挂着课桌沿,真的破了。

现在,这种能力,似乎已经因为孩提时代的空明的丧失而丧失。不过,经验性预见的能力,我们却逐渐拥有。企业营销行为的成效,营销的成败,亦在这样的范畴。  

 

母亲的迷信

 

未来的不确定性既让人期待又让人担心甚至害怕。或许正因如此,许多人都拜心于佛教、天主教……还相信街头的算命先生。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记得有一次,母亲拖着我到寺庙去烧香拜佛。出寺庙大门的时候,她曾消失过几分钟,当她再次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找我要钱,说是刚找算命先生给我算了一命,要付钱。

事实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曾多次告诉过我来自于“半仙”们的信息,比如我这一生在多大年纪会升官发财,到了什么岁数要小心伤病。如果算的是来年,母亲还会告诉我诸如明年几月份要小心“小人”的陷害,提防偷盗,几月份又要少到什么样的地方去,注意什么安全。在母亲的眼里,不管这个儿子是少年还是成年,都希望是自己可预见的,以便机会可掌握伤害可提防。

天下的母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封凶化吉、顺顺当当呢?但是,无论是算过命还是没算过命的,大家都知道:“神算子”们的话没几句能应验的,那些能应验的,也不过是模棱两可下的心理暗示。

这做企业经商的,在自己的产品面前,自己就有几分象父母,产品就有几分象自己的儿女,总是在人前宝贝着,人后管教着武装着,谁都希望这些孩子们现在走的是正确的路,能够在走上市场后大行利市、一炮打响,能够成龙成凤以及成为那凤毛麟角中的一份子。

这做市场搞营销的,尽管没有几个人会将自己的产品当成儿女来看待,却也很紧张自己的业绩、口袋,以及前程,谁都希望自己就是能够完成每个月销量及回款指标的那拨人。

但是,要实现这些,去找江湖术士们算几卦,去烧香拜佛,去供奉关二爷、财神爷,都是不靠谱的,靠谱的还得落脚在自己怎么去做的上面。

可是,我们又怎么知道现在或即将要做的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是成是败呢?又有没有一些东西可以让我们判断成效,预见成败,以便拨乱反正确保自己行进在正确营销、有效营销、高效营销的光明大道上呢?

 

要求收购的过去

 

在营销史上,总有一些缠斗不清的冤家对头,比如柯达与富士、肯德基与麦当劳、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就后一组对手来讲,双方已经打了一百多年的仗,但对前70年的百事可乐来讲,它一直都处在可口可乐的强势压迫当中,日子灰暗得几乎让百事可乐的管理层们绝望,以至于百事可乐曾经三次上门请求可口可乐收购自己。

如果,那时侯的百事可乐管理层们能够预见到自己今时今日的江湖地位,能够预见到自己能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开始,通过采用挑战者的策略,通过“新一代”的定位等一个个漂亮的战役,一直打到与老冤家分庭抗礼,乃至能在市场占有率及销售规模上压过可口可乐,他们是断断不会自找没趣、自寻短见的。

那段让人唏嘘的往事同样也是充满矛盾与困惑的。自己的产品到底能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有没有竞争力?“新一代”的概念准不准确,有没有销售力?自己的广告、促销活动行不行得通,有没有效果?一大堆的“日常”问题,都是关乎市场命运的决策,他们是多么希望能够拥有一双洞穿事物本质,看到未来的火眼金睛啊!

这是何其相似的境遇,因为我们都在面临类似的问题。

 

爱恨交缠的先见之路

 

百事可乐是幸运的,因为它尽管经历了长达70年的黑暗潜伏,但最终迈上了充满光明的征途,并修成了正果,成为了全球食品饮料界的巨无霸。

我们有这样的幸运吗?即使幸运眷顾着我们,我们有时间、有能力、有资源耗在几十年的痛苦挣扎中吗?没有!中国企业平均只有三、五年的寿命,中国市场每年上市的新品有99%的都会在当年消亡,等等这些残酷的事实,也决定了我们根本不可能去等幸运来眷顾自己。

我们需要去干!我们需要确保自己行进在正确的营销道路上!我们需要做有效的、高效的营销!要做到这些,我们同样需要判断力和预见力。

在开启先见之门的路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性预见的收获。比如,产品一旦比对手的价格高,我们就知道市场接受度会受限,对产品力与品牌支持力度会要求更高;价差利润体系一旦和强势对手相差无几,渠道商们的接受意愿就会偏低;销售团队的执行意愿与执行技能一旦出了问题,我们的市场和管理就会大有问题。但是,相对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收获,更多、更体系影响企业营销成败的预判和先见,才能让我们击溃对手胜出市场。这才是我们更重要、更需要的。

这条路是爱恨交缠的。一旦我们发觉自己没有判断和预见到一些营销的本质,我们会痛恨自己;一旦我们判断和预见到了,我们会充满喜悦又会感到害怕,喜悦的是我们就要回到光明的营销路上,害怕的是我们竟然还会在产品、团队、渠道、促销、公关、传播等方面存在如此多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我们现在能够判断成效,预见成败,扳正那些偏离的轨道,让自己行进在正确、有效、高销的营销光明路。

为时已晚?还是为时未晚?管它的,先见之门就在前面,现在就推开它!

 

李政权

2009年12月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