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跌反弹后还需震荡


上周回顾:

结构寻求新均衡,政策有微调,2010年经济继续平稳恢复。2010年上市公司业绩将出现恢复性上涨。对于市场趋势,我们认为2009年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望延续到2010年上半年,且2010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同比增长是可以预期的,另外通胀预期也将推动市场。因此,2010年上半年市场环境依然较为有利,市场有望延续2009年的较好表现。2010下半年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逐步转向,GDP增速和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速将逐渐走稳,市场环境将逐步改变,市场也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2010年市场可能呈现拉升后震荡回落格局,出现前高后低走势。

 

本周题材:

经过连续的缩量整理之后,上周A股市场最终选择了破位下行,上证综指再次逼近3100点附近,投资者对于跨年度行情的预期似乎有所落空。中国政府上周出台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新股加速发行、中国央行持续收紧流动性、美元汇率大幅反弹等,共同对市场构成沉重压力。截至周五,上证综指收市报3113.89点,全周下跌4.11%;深证成指收市报12914.97点,全周下跌6.92%。全周两市日均成交2088亿元,较前周2399亿元的水平萎缩超过一成。由于当前已临近年底,年终结账压力逐步显现,各方势力均较为谨慎,股指短期内难有作为,两市股指在前期高点附近展开放量调整,对于后市中期行情的健康更为有利,经过充分的震荡整固之后,A股有望继续展开震荡上扬的走势,投资者对于后市不应过于悲观。

上周11月各项宏观数据披露以及国务院落实明年各项消费政策并未给市场带来提振,年底资金面偏紧,加上市场缺乏做多热情,导致市场震荡反复,二八切换并未成功。沪周大盘冲高回落,在创出3334高点之后,呈现出小幅回落的态势,沪指连续4连阴,一周下跌2.1%,深综成指走出小十字星,下跌0.07%,成交量较前一周减少3成。

我们认为年底前市场仍将维持震荡整固走势,本周可能考验30天线的支撑,继续寻求市场风格转换的突破。

从基本面上看,利好利空因素基本都已明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明确了明年宏观政策面,地产汽车家电下乡等各项消费政策也已进一步明朗,尽管11月宏观数据中投资出现季节性回落,但工业增加值、进出口等也有亮点,地产调控政策的转向给市场带来新的担忧,说明市场整体缺乏做多热情,量能持续萎缩显示出投资者的年底情节较重。

年底前市场资金面整体偏紧,导致二八风格切换仍需时日。目前尽管金融地产类权重股估值偏低,存在补涨预期,但权重股上行需资金面的大力支持。而年底机构资金落袋为安心态导致交投较平时清淡,且A股近期扩容加速也加大了市场资金压力。迪拜希腊国家信用下调以及美国出现更多上明显的复苏信号,导致前期被过度抛售的美元出现急剧反弹,美元走强可能导致部分新兴市场资金回流美国,或者导致部分原本打算进入新兴市场的资金减缓进入的步伐。这对于新兴市场、亚洲股市(包括A股)会有一定的影响。但2005年以来数据表明,行情的风格轮动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小盘风格切换的时间段大约为3到5个月,目前小盘股获得超额收益的时间已经超过3.5个月,同时大盘指数比小盘指数的比值已经达到历史低位,因此风格转换的时间之窗已越来越近。而市场预期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于2010年上半年推出,可能会加快行情风格的轮动变化。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年底前市场风格的切换仍需时日酝酿。

技术上,近三个月以来上证综指多次在跌穿30日均线后有效企稳,上周四股指盘中逼近该均线后迅速探底回升,显示出其支撑力度较强。同时,目前60日均线和半年线紧密粘合,且大型上升通道下轨也在3180点附近形成较强支撑。周五上海市场成交量继续萎缩,显示出多空双方暂时达成均衡态势。预计短期市场有望依托30日均线展开横盘震荡以充分消化上档压力。

8支创业板申购日为12月16日,而资金解冻日为12月21日正好为本周一。加上超跌,本周初反弹的概率较大,但反弹后由于市场供给的加大可能继续下探,总体上大致会出现先扬后抑的态势。

综上,预计本周市场仍将围绕30日均线附近震荡整固,可能考验30日均线支撑。建议客户保持适度仓位,回避短线涨幅较大、估值支撑力度不强的个股,明年成长性较好的个股仍可以中线心态持有。继续关注消费、化工。

 

一、明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节奏力度将变。

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维持,但政策节奏和力度将发生变化,明年国内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或将结束超常规状态。专家指出,走出危机的根本之途在于大规模的科技创新。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维持,原因是还需要保持信心和预期,但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重点会发生变化,因为经济形势在结构、方向和节奏上会有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认为,我国就业增长的压力和不容乐观的出口形势,决定明年必须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今年超常规信贷投放速度应该在2010年结束。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郑新立表示,明年大规模贷款增长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贷款突然收紧将会导致新开工项目资金链断裂,需要在贷款结构的优化上下功夫,特别是增加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和农民贷款,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明年会继续出台经济刺激计划,预计财政赤字率将不超过3%。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表示,我国明年宏观经济基本面企稳向好,预计明年可能新增贷款为7万亿元—8万亿元,今年新增贷款为10万亿元左右,尽管明年内新增贷款比今年减少2万亿元左右,但货币供应量仍保持宽松,财政政策可能比今年更加积极。2010年贷款增量低于2009年已成定局,对银行股有一定的利空效应。

 

二、我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

点评: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在12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截至今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杨益称,自去年到今年9月,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了20起反补贴调查,其中有19起是与反倾销调查合并调查的,此外我国还遭受了7起特保调查,“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是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事实上,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贸易摩擦的影响也更为深远。杨益说,贸易摩擦的影响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直至国家政策层面,影响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我国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贸易和技术方面的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加大,当前名目繁多的新贸易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杨益介绍,去年我国有36%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全年贸易直接损失达505亿美元。外贸前景面临严峻考验,外需型行业后势看淡。

 

三、国务院提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点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认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一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二要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三要加强市场监管。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四要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中央首次正式表态对房地产的政策,对房地产和银行板块均有利空效应。

 

四、3机构新获QFII资格,10月末QFII股票仓位超75%

点评:中国证监会更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又有三家机构在11月中获得了QFII资格,至此我国QFII总数增至91家。三家新获得资格的机构分别是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BNY Mellon Asse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Limited)、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野村资产管理株式会社(Nomura Asset Management CO., LTD)。上述三家QFII新成员的境内托管行分别为建设银行、花旗银行(中国)和工商银行。今年以来,共有16家QFII获批,除1月、3月、10月没有新批资格外,其余月份均有QFII新成员加入,IPO重启前的5、6月份每月也都有3家新QFII获批。从QFII的市场配置来看,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和股票市场的上涨,QFII投资股票的资产逐步回升,截至今年10月末,QFII投资股票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75.6%,同期银行存款则出现大幅下降,由年初的41.8%下降到10月份的16.6%。这体现了鼓励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QFII对于A股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目前所有QFII获批额度为157亿美元,三季报数据9月底QFII被列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市值为229亿元人民币,对股市的影响有限。

 

五、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合理、金融行业估值水平较低

以2009 年12 月11 日收盘价计算,整个A 股市场的市净率(剔除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为3.94,较前一周有所下降,为历史市净率的57.20%分位数,略高于历史市净率的中位数3.60。整个A 股市场的市盈率(TTM,剔除净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为26.44,较前一周有所下降,为历史市盈率的31.00%分位数,略高于历史市盈率的25%分位数23.38。

从极高市净率个股占比看,A 股市场估值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还未进入顶部区域。目前极高市净率个股占比为17.77%,为其历史值的85.70%分位数,略高于其历史值的75%分位数13.81%,但与其临界值25%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极高市盈率个股占比看,A 股市场估值处于平均水平之上,但还未进入顶部区域。目前极高市盈率个股占比为17.94%,为其历史值的69.00%分位数,略低于其75%分位数19.27%,与其临界值28%还有一定距离。

从市净率水平看,金融服务和交通运输等 14 个行业估值水平基本合理;建筑建材、有色金属、餐饮旅游、家用电器、商业贸易和交运设备等6个行业估值水平较高;机械设备、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等3 个行业处于高估水平。

从市盈率水平看,信息服务行业处于低估水平;金融服务行业估值水平较低;采掘和房地产等15 个行业估值水平基本合理;轻工制造、纺织服装、交运设备、黑色金属和电子元器件等5 个行业估值水平较高;有色金属行业处于高估水平。

综合市净率和市盈率,与历史水平比较,金融服务行业估值水平较低。金融服务行业的市净率为3.41,为其历史市净率的27.70%分位数;其市盈率为19.86,为其历史市盈率的19.40%分位数。

综合市净率和市盈率,与历史水平比较,有色金属行业估值水平较高。有色金属行业的市净率为5.98,为其历史市净率的79.30%分位数;其市盈率为91.70,处于其历史最高水平附近。

综合市净率和市盈率,与历史水平比较,交运设备行业估值水平较高。交运设备行业的市净率为5.23,为其历史市净率的88.00%分位数;其市盈率为44.51,为其历史市盈率的80.80%分位数。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研究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报告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的准则,以合法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者暗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