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中国通信业


2009年正在悄悄远去,新世纪正在向第2个10年迈进。

2009年可以称之为中国的3G元年,上半年是3大运营商的建网竞赛,下半年重心则转到业务发展和用户增长上。年底盘点,600万左右的3G用户可以说令人失望,但是话说回来,指望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3G爆发也违背自然规律,毕竟3G这么复杂的网络需要建设和优化,运营商也需要时间学习业务发展和市场推广。

3大运营商的竞争态势在悄然变化,中国移动新增用户持续回落,10月新增市场份额降到50%左右的历史最低点,中国电信C网用户加速增长是主因所在,大规模促销加上固网移动捆绑推广使得CDMA用户数连续出现飙升。中国联通G网用户则持续萎缩,虽然在其3G网络开通后,WCDMA用户数有所表现。

然而,中国移动仍然强势引领着全年移动业务发展或者说是3G创新。不论是上半年以G3笔记本推动笔记本内置3G模块概念,还是下半年OPhone自有操作系统平台的发布,物联网概念的推广,还是应用商店Mobile Market上市,介入无线电子图书阅读器产业链,召开移动互联网大会,推动黑莓手机社会化等等,无不说明中国移动的领导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当然,中国移动的这些举措难言创新,大多是借鉴自国外成熟经验。比如OPhone是结合了中国国情的Android平台,无线电子图书阅读器是学习亚马逊的Kindle,内置3G模块的笔记本在国外已经比比皆是。不过,中国3G牌照发放晚,也得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之便,直接拿来,何乐而不为呢?

拿来容易,但是使之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却难于上青天。中国移动掀起的上网本热潮,在年底已经如雨打风吹去,应用商店、物联网等目前更是概念大于实用,要想在业务创新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需求。就像当初很多人认为可视电话是3G的杀手级应用,结果用户数却寥寥无几。而数据卡上网这个国外3G初期最热应用,在国内也有些水土不服,在前三季度只有不到200万用户(In-stat统计)。

LTE也是2009年业界的热点话题,但是在大家还在探索3G成功业务和商业模式时,推广只是需要更大频谱带宽和具有更大数据速率的LTE,并未能有什么实质效果。运用利益分析法不难看到,这是设备商在3G收获告一段落时希望攫取更大利润的举动,时至今日,不仅标准还需成熟,而且所谓的商用网络不过是试验网而已。现在的LTE,使我想起2000年的3G,真正成熟并规模商用可能要到2015年了。

2010年,金融危机的阴霾正在消散,运营商从网络建设上腾出精力,开始关注业务创新,3G在中国经历初始的蹒跚与踌躇之后,正在驶向发展的车道。莫道今年3G差,明年3G倍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