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hiong,会意字。《说文解字》:
,暴卒也,从血从死,何雍切。
之本意,为见血之死,后泛指因灾难或其他外部作用造成的死亡,也引申为突然死亡及不正常死亡。
俗话说,宁当太平犬,莫作乱世人。皆因乱世之中,命如草芥,者遍野。最恐怖的,莫过于明末大饥荒,“(崇祯七年)太原大饥,人相食。九年,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饥。十年,浙江大饥,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两畿、山东、山西、陕西、江西饥。河南大饥,人相食,卢氏、嵩、伊阳三县尤甚……北畿、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明史·五行志三》)瘗,音yì,埋葬之意;胔,音zì,是腐烂变质的肉。“发瘗胔以食”,是什么意思,我实在不忍心翻译出来。
至于“母烹其女”、“父子、兄弟、夫妻相食”,明末这次大饥荒只是空前而不绝后,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中有一篇《黑石头》,写到甘肃省定西专区一个叫“扣儿娘”的农村妇女,因饥饿难耐而把扣儿煮了吃了,“一推开门,扣儿娘正烧火哩……他刚进灶房就闻到一股怪味道,那味道是灶上的锅里冒出来的……他突然看见扣儿的毛辫子搭在水缸盖上……”那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三分天灾,七分人祸”造成的大饥荒,据2005年官方正式公布的数字,那三年,被饿者,大概三千七百多万人,差不多当时一个法国。
乱世之中,别说普通老百姓,就算共和国主席,也难逃被厄运。1969年11月12日,71岁的刘少奇
于开封关押地,死后被弄了个“刘卫黄”的假名,“遗体就地秘密火化”。
镇反、反右、大跃进、三年饥荒、文化大革命……这些历史阶段中,到底了多少人,这恐怕永远都是一个谜了。当今躬逢盛世,想做太平犬而不得的时代过去了,生命权在纸面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这个时候,关注那些
于非命的个案,便更加有特殊的意义。别的不说,唐福珍的自焚和邢鲲的“自缢”,便是研究当下中国最好的入手个案。
除了如此惨烈、荒诞的平民之,政府官员之中,
者也多了起来。篇幅所限,本文最后随手列举最近相关事件,为盛世之
添上一些佐证:
9月23日 安徽安庆市商务局局长周新在市委综合办公楼坠楼身亡;
9月28日 福州国土资源局仓山分局“疑为间歇性精神病”的干部吴绍锋坠楼身亡;
11月22日 黑龙江海伦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杨慧新在单位办公楼因“服用镇静药物、神经紊乱”而坠楼身亡;
11月25日 湖南武冈市常务副市长杨宽生“精神抑郁”自杀死亡;
11月28日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局长乌小青在重庆市第二看守所内监门处上吊自杀;
12月 2日 兰州市国税局“性格很开朗”的副处长马兰芳坠楼身亡……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人民公仆”前赴后继自绝于人民呢?无可奉告,无可奉告。
(本专栏所造单字及出处、典故纯属虚构,切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