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大成立30周年 已培养人才25万
2009年12月18日上午九点,重庆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庆祝大会在华岩小区拉开帷幕,来自市委、市府、区县政府、市教委的领导谢小军、陈万志、欧可平、刘光全等及相关行业的代表和重庆电大一万余名师生参加了现场庆祝会,为电大三十岁生日献上祝福。自创办至今,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5.8万名应用型人才。
庆祝大会由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国渝主持。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刘建生在校庆会上回顾了建校至今的艰苦奋斗历程,并表示,将继续坚持面向基层、农村、三峡库区的方向,将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展农民工培训,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大会宣读了“中共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委员会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建校30周年表彰优秀毕业生、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随后大会对51名历届优秀毕业生和46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了颁奖。中央电大、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的领导在大会上讲了话。
按照校庆活动安排,除了庆祝大会,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庆祝活动还包括:重庆广播电视大学30年办学成就展览、远程教育学术论坛“全民终身学习背景下的电大远程教育”、建校30周年文艺汇演《走向辉煌》。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钟。
据悉,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于1979年,为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办。建校之初,仅三个人,一间半房子。历经30年发展,目前,重庆电大已成为本部三个校区、在各区县、行业建立了49个电大分校、工作站的规模。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的现代远程网络教育。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已为社会培养了25.8万本、专、中专毕业生。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校庆现场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校庆现场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校庆现场
重庆银行曾庆文(右)万州教委主任万启蒙(中)、万州电大段校长(左)受邀参加了本次庆祝活动。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是全民所有制正厅局级事业单位。学校创办于1979年2月。学校总部位于重庆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园区,校园占地面积166650㎡,建筑面积114210㎡。设有党办(人事处)、校办、教务一处、教务二处、学生处、总务基建处、财务处、保卫处、科研处(图书馆)、招生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教学督导室、监察审计处、文法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影视技术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个处级部门和教学机构,校本部有教职工496人,并有外聘教师180人,在读学生1万余人。学校建有能满足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需要的现代化信息中心、教学媒体制作中心,集视听电子阅览为一体的图书资料中心,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心,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管理中心,电视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以及1点对33点的现代远程教育实时交互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并建有较为完备的高职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学校建有电子图书馆,拥有20多万册电子图书、7000多种1200万篇电子期刊。经市政府批准,学校在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和部分行业建立了49所电大分校或工作站,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电大办学网络。全市电大有教职工225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81人,讲师、工程师682人。开设有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50个,在校学生7万余人。形成了主动适应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基层、农村、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的运行机制,成为重庆市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自1979年创办以来,已累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15万人,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成为适应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留得住、顶得起、用得上”的建设人才。
1998年、1999年,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电教办评为“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2001年,学校党委被重庆市委教育工委评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学校顺利进行了教育部组织的开放教育本科总结性评估。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学生司评为“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央电大评为“全国电大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经过28年的改革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网络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体,高职高专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两翼,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为促进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重庆市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学校将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以系统为依托,以服务树形象,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把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远程开放大学,为国家和重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振兴中华、科教兴渝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努力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设新重庆做出新的贡献。一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学校根据重庆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开出一批急需、适用的专业,特别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全市电大投入5800万元,建立了1点对32点的现代远程实时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在全市电大建立了100多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在重庆教育电视台每天播出3小时的电大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最好的教学资源输送到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三是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经市政府批准,学校在九龙坡区二郎科技城征地196亩,投入1亿4千多万元建设重庆电大现代化的新校园,并已于2004年3月投入了使用;四是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参与构建重庆市终身教育体系。学校与美国有关教育机构合作建立了Novell授权教育中心和Sylvan计算机国际认证考试中心,为重庆市培养了1500多名网络工程师。为了培养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后,重庆市急需的对外贸易国际财务人员,我校与英国特许会计师行和香港关黄陈方会计师协会合作,为重庆市培养了国际财务与会计!!
学校校本部座落在重庆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226亩(其中九龙坡二郎科技城新区196亩,石桥铺校区30亩)。设有党办(人事处)、校办、教务处、总务处、财务处、招生办公室、科研处(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电大开放教育学院、电大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处级部门和办学机构,建有能满足开放教学需要的现代化的信息中心、教学媒体制作中心,集视听电子阅览为一体的图书资料中心,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心,Novell网络教育中心和SYLVAN计算机国际认证考试中心,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教育重庆授权培训中心,以及重庆市首家一点对三十二点的现代远程教育实时交互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学校在二郎新校区和石桥铺校区建有办公大楼、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等教学、学习、生活设施,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 为扩大教育环境,学校特别向重庆市政府请求扩大学校校区面积, 正在建设的新校区达1100亩. 加上二郎校区与石桥铺校区一共将达到132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