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起与吃饭有关的“革命”,但也是历史上极少有的请客并不是为了革命,但却造成了“革命”的后果的一次。因为,这一次请客者与被请客者双方事先都没有任何的“革命”诉求。但是,这一次的请客却无意当中形成了这一次诉求,其结果就是请客吃饭造成了这一次的“革命”的后果。
这次请客的主角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赵王赵雍,说起赵雍可能中国人并不很了解,但是,如果提到那个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改革,那就是很多人都了解的一桩历史事件了,而赵雍就是这一次改革,并由这一次改革的成功而使得赵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的设计者与推行者,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成功的重大改革。
却说赵雍在主持完改革,使得赵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之后,忽然间心血来潮,要来个急流勇退,任凭众大臣等的反对,执意在正当盛年的四十岁的时候退了下来,让位给小儿子赵何。而这个小儿子赵何能够得到国君的位子又与其老妈有关。赵雍虽是一位英雄,但自古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宠爱的美人正是赵何的老妈,于是赵雍就废除掉了原来的太子长子赵章而传位给了小儿子赵何。
这倒也罢了,由于有强有力的大臣的辅佐,这个小儿子继位以后虽然没有他老爸那样的什么出奇的功业,但也把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然而,赵雍却在此刻犯起了糊涂。他无端的废掉了长子赵章有点于心有愧,觉得有点对不起这个儿子似的,于是又琢磨出了个歪主意。他把另外一个儿子降从前自己的心腹大臣、得力干将如今的相国肥义找来,告诉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他要给被废掉的长子一个补偿,想把赵国一分为二,两个儿子同时做王的想法跟他们说了。这两个人一听就坚决反对,肥义说:“你怎么能这样啊?原太子既然已经被废除掉了,而且新王已经登基,你就应该维持这样的书面才是?哪能像分土豆一样,说分就分那?”
可是赵雍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想当初改革胡服的时候,那阻力多大啊?
于是,在公元前295年,他让国君赵何与他的大儿子安阳君赵章一同陪他到沙丘这个地方却游览并举行家宴。
然而,就这一次家宴彻底改变了赵雍与其长子赵章的命运。在游览期间,原本已经接受即成事实的赵章,不仅看到了一丝希望,而且在其谋士的劝诱之下,做出了个惊人的举动,企图一举将其弟,国君赵何予以斩杀,从而篡夺王位。
然而,让他和他的谋士没有想到的,还有比他们更加聪明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相国肥义。肥义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玩的把戏,于是来了个将计就计。因此,其结果可想而知,赵章与他的手下并没有能够杀死其弟,自己成为新君,相反却在其弟及从都城赶来的赵国军队的围攻之下溃不成军,只好逃进他父亲的行宫里。然而,此时的赵雍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强力推行改革的英雄,赵章很快就被揪了出来并当场斩首,而这次家宴的主角,赵雍也被活活的饿死在行宫里面。可怜一代枭雄赵雍到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这么好的主策,怎么到头来竟然会弄到这步田地?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从那以后,曾经可以与强秦一决雌雄的赵国也是不断的走下坡路,直至最后被强秦所灭,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