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不失为均衡教育资源的良方


    北京35中学将从现在的金融街整体搬迁到赵登禹路,新校舍预计2011年年底正式启用。昨天(16日),记者从西城区教委获悉,作为全区优质教育布局调整的重要组成,北京35中的搬迁将使得全区示范高中分布更加均衡。(据2009年1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据悉,目前西城区共有九所示范高中,分别为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京35中、北京八中、北师大二附中、北京13中、铁二中、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161中学。其中,六所示范高中在区内地理位置上分布相对均衡,而北师大实验中学、八中和35中这三所示范高中在金融街扎堆,每所学校距离仅50米左右。

    显然,三所示范高中在金融街里扎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容易诱发不正当竞争,破坏社会风气,加剧教育不公平。而将35中整体搬迁到赵登禹路后,既可以有效缓解示范高中扎堆现象,也结束了西北部没有示范高中校的历史。西城区通过地理上的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必将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校点布局不合理、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能力发展不平衡等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也使教育公平公正能够顺利实现,可谓一举多得。

    教育资源的布局关乎到教育的公平公正,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的学校布局是历史造成的,人们不该说三道四,我们该做的和能够做的,只有立足现实,科学调整,尽力优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布局的公平合理,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到无差别教育。

    笔者注意到,长春市朝阳区将在明年全面启动的“朝阳卫星城”建设中,就计划将区内的九中(一类高中)、十中合并,整体搬迁到“卫星城”中心地带的富丰镇。这说明,科学调整教育资源,使其均衡布局已成为城市教育改革的目标。一个城市的教育资源是这个城市受教育学生共有的,不应当产生偏差和等级。特别是涉及义务教育的那部分学校,不属于哪些区片,哪些人独享的,是这个城市共有的,只要存在不合理现象,政府就必须要动手坚决调整,这也是责任政府的必尽的职责。

    当然,均衡教育资源布局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并非只是靠整体搬迁。况且,整体搬迁也是以一定财力保障为前提的,而不搬迁的调整同样大有可为。比如,硬件设施改造、校点布局整合、优秀教师的流动、优质课的网上教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去年河北邢台在市区实行“联合校”办学模式,即实行统一教育教学进度、统一学校规章制度、统一教育教学活动、统一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和要求、统一年度考核标准;构建联合校内行政联席会;每年相互交流10%的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共享联合校内各类教育资源,也颇有推广借鉴意义。

    总之,均衡教育资源布局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是急切的行动。政府应当恪尽职守,积极作为,切实为老百姓负责,为子孙后代和中华民族复兴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