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之路(四):力帆汽车的未来
卫金桥/文
刚刚和一位自主品牌的高层在谈论即将结束的哥本哈根峰会,我问他,如果哥本哈根达成一致协议,我们的汽车工业估计会改变很多游戏规则,“你们公司会这种变化有什么对策?”
他一脸茫然地回答我说:哥本哈根?这个还没有想到那,我们首要任务是把销量和品牌提高上去。是的,这是自主品牌当下的任务。
实际上,自主品牌的发展步伐已经极为迅速,从三年之前不到25%的市场总量达到如今超过34%,超过日系汽车跻身国内第一大。所以,可以想象,在中国汽车的蓬勃发展中,自主品牌肯定有更大的作为。
回到另外一个细节,昨天一早把《11月份一句话点评》放上了博客之后,网友在留言中追问我为何每次都没有把力帆汽车的数据放上来,我非常不好意思地发现,我从三年之前开始这个栏目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把已经发展壮大的力帆汽车加入评论中。
我特地翻开汽车的统计数据,找到了力帆汽车的销量,在11月份,力帆汽车的销量达到4731辆,其中主力车型是620,11月份销量为2465辆,力帆520大约为2000辆左右。前11个月,力帆的总销量达到38195辆,同比激增133.1%,是自主品牌增幅最大的品牌之一。
之所以我一直没有把力帆加入评论之列,除了力帆的统计数据总是来得比较晚之外,还有力帆汽车的销量几乎都集中二三线和西南地区,并没有成为关注度更高的一线市场的主流,不过,由于二三线市场已经成为当下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车市增长的主力,我未来会把发展迅速的力帆列入点评的行列。
说到力帆汽车的案例,我是想说,在国家的环保战略中,围绕着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和合资品牌车型为主的环保方案面临新的变化,庞大的农村和小县城成为车市增长的主力之后,自主品牌的环保进程将倍加纠结。
而国家的环保战略将在未来会发生逐渐式的变化,因为为了应对哥本哈根,上个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而根据专家的预测,我国汽车行业的碳排放可能占总排放量5%左右。但是,我国汽车产业远远没有成熟,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碳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的比重可能会越来越高。在汽车产业成熟的发达国家,汽车行业占碳排放量25%~28%。
目前,欧盟已经在汽车行业的碳排放标准建设方面做出了表率。2008年11月,欧盟议会通过了以轿车为代表的碳排放法规总体规划,从目前140克/公里的排放标准,2012年要达到130克/公里,2020年要达到95克/公里。尽管欧洲汽车企业提出种种困难,但欧盟仍认为要坚持实施。
欧盟还提出,到2012年,对碳超标的新出产轿车,将按超标比例递增的原则实行惩罚措施。超过目标3克以内每1克罚5欧元,超2克罚20欧元,超3克罚45欧元,要是超标4克将罚140欧元;而从2015年开始,每超标1克,都将被罚95欧元。
因为外资公司的全球技术平台共享性,外资公司仍然会在11年后成为环保市场的领先者,那么,包括吉利、奇瑞以及力帆汽车们在内的的自主品牌呢?
除了新赛欧们残酷的现实压力之外,不断占据市场主导的自主品牌仍然是环保任务的最大压力承受者,但是,从技术路径来看,我们现在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都TM作秀给政府看的,除了有限的几家人力和资金之外,其它的大多数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车型都只敢停留在实验室和摆放在各色展台最显眼的地方——而丝毫没有商用的价值。
所以,对于2020的45%紧箍咒,作为大国做出的政治以及环保承诺,汽车工业作为新增排放的主体,必须要与未来11年的环保国策紧密相连——否则毫无疑问被列入淘汰的边缘。
而且,我从一些自主品牌的厂家的高层处获得值得借鉴的测试结果中得知:自主品牌在售的车型中,即使最为环保的车型,二氧化碳排放仍然没有达到欧洲JATO排放水平最差的奔驰公司的水准。
根据欧洲JATO最新碳排放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上半年菲亚特售出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平均值仅为129.1克/公里,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平均值最低的品牌。而最差的奔驰公司这个数字是178.8克/公里。
所以,最为乐观的估计是,国内自主品牌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将超过200克/公里,因为大量的准国III和国III车型,还有类似中国重汽EGR伪国III排放的新车,我甚至怀疑国内自主品牌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和北美近240克/公里的数据看齐。
当然,现在还沉淀于传统高能耗低效率的自主品牌厂家应该清醒一下了,因为一刀切式的环保要求,如果没有在2015年之前实现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在高压政策之下的部分自主品牌肯定会被挥泪斩的马稷。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国家肯定会大力扶持在新能源上取得突破的公司,一场新的分化和变革会因为新能源紧箍咒的实施而到来!
所以,如果你是自主品牌,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哥本哈根峰会带来的巨变只是政客们交易的筹码,如果继续用所谓的EGR忽悠出所谓的排放标准去卖比排放相比、更在乎价钱的消费者,在不远的未来,你就会真正OUT了!
对此,我坚信不疑!
(sina汽车独家授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