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竞争中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中国移动与铁道部11月份达成的协议,原“中国铁通”与铁路通信相关的业务划至铁道部,包括铁路运输生产专用电话、站车广播、铁路专用数据通信等业务;而固话及宽带等业务划归中国移动。“中国铁通”的番号仍将留在中国移动。昨晚6时,铁道部与中国移动就铁通专网进行交割。

国资委成立以来,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把国有资产当做官场利益分配的工具,整来弄去,过去的邮电局拆分出电信和邮政,然后中国电信又拆分出中国移动,不久中国电信又分成南北两区,南方保留“中国电信”的名称,北方电信则改成“中国网通”,不久又成立中国联通,后来又开始整合、重组,反反复复、分分合合,煞是热闹,好像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就可以改善经营、产生效益,但却忽视了企业经营的本质性东西,结果发现大部分分拆出来的子业要么形成新的垄断,要么处在不公平竞争的弱势地位,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无形中耗费了国家的巨额资金,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和国资流失,极大地增加了纳税人和用户的负担

即使在过去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国企改革中,很多也是凭空想当然制定的政策:把原来的地区行署、人民公社变成地级市政府、乡镇政府,使政府的三级架构增加到五级架构,而且政府内部分工越来越细,机构越设越多,职权无限膨胀,往往成为破坏市场运行的力量,政府运行成本也大大增加;把税务局拆分成国税局、地税局两个机构,使征税成本大幅上升,办公楼、办公设备、公务用车、机关人员、各种福利都要增加近一倍;邮政和电信分营,不仅成本增加一倍,而且原来电信盈利可以弥补邮政亏损,现在变成电信盈利用来提高收入、改善福利,而邮政的经营亏损由国家补贴,或通过允许邮政从事其它特许经营来弥补亏损,等于把成本转嫁到国民身上。

其实,国家应该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政府运作的成本。如改革政府机构,建立“精简、协调、高效”的扁平型政府。政府部门的分工不宜过于细化,职能相近、重叠、交叉的部门应进行撤并,如城管执法、安监执法、文化执法、税务执法、卫生执法、路政执法等工作可归入公安系统,职能由公安执法局(或执法大队)承担,政府各部门需要开展执法行动时可申请公安执法大队一同进行避免制服泛滥、多头执法;国税局、地税局应重新合并为税务局,各自原来的职能由内设的国税、地税征收部门负责,其他如稽查、人事、办证、统计、后勤等部门可合并,精简干部、职员,提高办事效率,大大减少办公、用房、交通、通讯、水电等资源占用和经费开支;取消市、乡镇政府建制,省直管县、市,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和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

如果某人要求成立一家公路运输公司,我们规定他的车辆只能走自己新修的公路,相信他就算比微软的比尔·盖茨更富有,有足够的实力投入巨额资金,他的公司也用不了几天就会自己关门。铁路、固话及移动通讯等的运营也是一样,完全可以参照公路、机场的运作模式,铁路、通讯主通道、移动基站等由国家或国有专业公司建设经营,各运营公司可采取租用运营线路、时段、信道、基站等方式进行经营,使公共资源得以共享,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资回报,降低运营成本和客户费用,更好地激发社会和公众的创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