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刚发了“与子手记一”,就有一位网友母亲尖锐地但很宽容地用纸条的方式发给我一段话,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把这段话复制过来:
您是搞家庭教育的,但却未亲自实践,您不觉得常常是纸上谈兵吗,看了您的与子手记的第一篇,说句不客气的话,您以前是怎样误导着一些家庭啊,因为我刚刚发现您找回了您作为父母的角色位置,在家庭里没有专家啊,只有父母,请不要把位置站错,言辞有些激烈,是因为您是山西家庭教育的研究室的主任.这是权威的声音啊
我的回复:
首先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愿意接受任何出自美好愿望的批评,无论言辞多么尖刻,这都有助于我的进步,再一次表示诚挚的谢意!
不过,有一点我需要解释。我不敢说我的说法和做法没有误导过家长,但我敢说依靠我的勤勉和智慧尽量减少这样的可能。可以很好代表我的思想的专著《学会跟孩子说话》,就是在我亲自指导了至少500个以上的家庭基础上,并且获得很好成功的体验上写出的。这本书是2004年出版的,前后共写了三次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所以,我自信甚至自负地说,比我更了解和理解中国家长的人不多。
上周和一位很有思想的校长在一起开会,说到有很多家长就家庭教育的问题请教这位校长,比如说孩子不爱看书该怎么办,这位校长如此回答:想让孩子看书,就得学会不看电视,就是假装也得抱本书看。当他说完这些又补充道:其实我就知道说了也白说,因为很多家长对你说的很认可,但根本做不到!
不过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你还是不得不继续“误导”家长。在我看来,最难的不是如何指导别人,而是帮助别人指导自己。旁观者总是显得比较清楚和轻松。人类的弱点不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而是缺乏可以供改正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可以给一位无助的家长一万条合理化建议,但人家一条都做不到。那是我的建议有问题呢?还是人有问题?其实都有问题!从我的角度来看,还是我的建议不够好!所以,我现在更关注的不是正确的建议,而是可行的当然也是正确的建议!
简单从父母的家庭教育效能上来看简单分三种,低效的、负效的和高效的。我大量接触并解决的是前两者,大量采访和研究的是后一者。改变人的认识和习惯真的很难,早年间,尤其是面对许多比我年龄更大的家长朋友,可想而知我的工作难度是多么的大。当时的我通常会用两个策略来解决,一是内部停止,即停止已经证明错误和无效的做法,比如无用的提醒和唠叨;二是外部阻隔,即积极创造与家长相对隔离的改变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家长给予孩子的负面影响。这个策略是因为我充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而总结出来的,所以才有很好的效果。即使如此,这两个策略依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在短期内还是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是如果很多家长连停止都很难做到,那我们就试图隔离,如果这一点也做不到,那基本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了。因为真正能拯救人的就是人自己。而许多家长遇到困难就是希望有快餐式解决办法,这无疑是临渊羡鱼。
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目前成为家长的中国人的主流最大特征是什么?是盲目偏激地追求成功这个外化的目标,成功意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而我们很清楚,成功不能成为也不能代表幸福。只有自我实现与外部认同达到高度统一的时候,才同时将幸福与成功收获囊中。所以,我们的教育毫无疑问地与追求分数的功利目标同流。不至于合污,也基本同臭了。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的国际委员富尔在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而时至今日,我们都做了什么,政府居然还提出实现素质教育这样的伪命题。当然,大话空话说惯了,提出这样没有毛病也没有营养的口号也很正常。
昨天有一位网友提问:赵老师你好,对于钱学森临死前的一问,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是不是中国的教育,到了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步?究其原因,又在于何处?
我的回答是:曾经有个关于肯得基的传闻,说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很保密的养鸡厂为连锁店供应鸡翅鸡腿,为了满足要求并降低成本,他们引用了一些高科技的办法,他们甚至可以做到使这些鸡不长脑袋,且在鸡身上长出四到六支鸡翅,让闻者甚感恶心,发誓再也不吃洋鸡。
中国的教育当可形容为饲养,为的是出肉,而不是为了出栏。
回归到家庭教育,我很认同您的观点,没有专家,只有父母。但我更愿意补充一条,就是伙伴。我们父母和孩子是在一起的平等的一家人,理应共同面对困难,一起研究对策。让孩子在挫折的时候尽享的是来自战友式的伙伴给予的协助,而不是来自家长的指手画脚和不满责备。这就是合格父母,高效父母的标准。
通过这几个月和孩子一起的生活,让我更深刻意识到,我虽然做的不错,但思想的进步和成熟远没有这几个月来的更多。以前只是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是因为许多孩子和家长的不幸经历激发我的思考和对策,现在更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儿子给予我的帮助。
最后再一次谢谢您的责问,让我更深刻地反省自己的思想,也对我以后的工作变得更加精致和细腻起到积极的鞭策。也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建议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