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
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这是中国经济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从需求结构看,长时间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需求不足;从产业结构看,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从要素结构看,长期依赖物质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这又一次警示我们,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经济增长中投资贡献率高达95%,其中又以政府投资为主;产能过剩问题在部分行业非常突出,重复建设现象又有所抬头。一系列关键性矛盾和关键性问题的凸显告诉我们,只有加快调结构、促转变、上层次,走出困难的中国经济才能有后劲、可持续。
实施了十大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解决这些行业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加强技术改造、自主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突破经济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制约。保障发展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还是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
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被确定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加快技术创新、产业突破和发展模式升级转型的步伐,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
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综合如下: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
2010年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