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是最近大热的教育话题。有媒体记者感慨,大学为什么不能答应这个贫困女研究生的申请,给她母亲提供栖身之地呢?大学为什么不出面帮助这个母亲,给她找份工作呢?并由此问,大学精神何在?
我知道,大家是很容易把一个学生的自杀与大学精神联系起来的,而且,在校学生在宿舍里自缢,大学也很自然地成为被指责对象。但就事论事,如果是因学费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导致这名女研究生自杀,大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把大学不为学生的母亲解决住宿、安排补助也归为大学的直接责任,并认为是大学精神的迷失,则是误会了大学精神,把大学当成了政府部门。
大学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追求思想自由、独立人格,教育如此,学术亦如此。而要孕育这种精神,大学只能承担自己应有的功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大学基本上就是一个小社会,有人戏称,学校除了火葬场之外,一应俱全,学生上学免费、看病免费、住宿象征性收费;教师则从进校园之后,就被学校负责生老病死,甚至亲属的工作、小孩的教育,这才有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与附属中学。
当国门进一步打开,我们把眼光投向诸多世界一流大学之后,才发现,大学就是大学,社会就是社会,国外的大学根本没有国内高校那样庞大的后勤服务机构,也不会花时间去料理职工孩子的求学问题,甚至有很多高校只给一二年级学生(或最多给本科生)提供校内宿舍。但没有人说这样的大学没有大学精神,而是认为大学正集中精神做有大学精神的事,给学生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服务。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开始学习国外高校,推行缴费并轨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是,这样的改革并不彻底,甚至走调:对应于高学费,没有完善的帮困助学体系(尤其在一些民办教育学校),一夜之间,教育产业化概念风靡大江南北,在人们印象中,大学做起了“买卖”;对应于宿舍公寓化,大学依旧实行过去的集体宿舍管理模式,而且在2003年前后,教育部曾发文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外租房,这使社会化改革踟蹰不前。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上述改革的同时,大学的行政级别进一步提高,有一批大学的书记、校长相继成为副部长级干部,大学在办教育之外,同时成为一级政府。我国高校也没有国外大学所面对的社会福利保障环境,大学不做的事,社会也不做,最终还是只有大学自己做。
这才是导致社会对大学精神误读的重要原因,人们会把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一样对待,要求大学对教师、学生负责到底。而且,这种要求往往会得到舆论的支持。
当然,要改变社会对大学精神的认识,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理解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政府的关系,而应该以这样的关系定位,改革高等教育管理,让大家确信,大学就是大学,社会是社会,而政府机构是政府机构。这方面,大学的管理改革至少有三方面需要推进,一是取消行政级别,回归单纯的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机构,所承担的政府色彩功能也就淡化了;二是集中精力关注教育与学术事务,按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确定大学应该关注的事务,做自己擅长的事,而把与教育、学术无关的事务交由社会去办。三是依法治教,严格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大学章程办学,以法为据处理权益纠纷。
校内宿舍。但没有人说这样的大学没有大学精神,而是认为大学正集中精神做有大学精神的事,给学生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服务。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开始学习国外高校,推行缴费并轨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是,这样的改革并不彻底,甚至走调:对应于高学费,没有完善的帮困助学体系(尤其在一些民办教育学校),一夜之间,教育产业化概念风靡大江南北,在人们印象中,大学做起了“买卖”;对应于宿舍公寓化,大学依旧实行过去的集体宿舍管理模式,而且在2003年前后,教育部曾发文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外租房,这使社会化改革踟蹰不前。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上述改革的同时,大学的行政级别进一步提高,有一批大学的书记、校长相继成为副部长级干部,大学在办教育之外,同时成为一级政府。我国高校也没有国外大学所面对的社会福利保障环境,大学不做的事,社会也不做,最终还是只有大学自己做。 这才是导致社会对大学精神误读的重要原因,人们会把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一样对待,要求大学对教师、学生负责到底。而且,这种要求往往会得到舆论的支持。 当然,要改变社会对大学精神的认识,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理解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政府的关系,而应该以这样的关系定位,改革高等教育管理,让大家确信,大学就是大学,社会是社会,而政府机构是政府机构。这方面,大学的管理改革至少有三方面需要推进,一是取消行政级别,回归单纯的教育
如果有这样的大学,我相信,对于这起女研究生自杀事件,大家的关注点不会是学校没有答应给其母亲提供住宿,不是把大学作为声讨对象,而是会探究社会和政府为这个贫困女研究生家庭做了啥,她的母亲为何没有得到救济。这才是大学精神真正能够得到孕育的环境。否则,要求大学去履行办社会与办政府的功能,是不是真正的大学都值得怀疑,更谈不上大学精神了。
怎样孕育大学精神?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