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的那些人和事


    至今,我没能看完《蜗居》,但是其主要人物、情节,我是知道的。这里,不想过多地评论电视剧的演员、演技、和剧情等等。只想说说我对其中一些人物角色的看法,如果有不对之处,望大家海涵,也欢迎文明地指出我短浅的目光。

    NO.1:宋思明——一个美化了、包装过的贪官。说文明了,是贪官,说龌龊点,就是一个带着文明帽子的臭流氓。我看了很多网评、blog评论,甚至很多人在夸他。。。。。夸他如何被少女们所崇拜、如何用魅力征服女孩。。。。。。如果我反驳,势必会被别人说,你这是男人的嫉妒。我不否认我嫉妒,因为我没有如此身份、如此权利。但是,更多的是看不起如此男人。其原因:宋思明的权利是谁赋予的?正确的答案是:中国人民赋予的权利。他利用人民赋予他的权利,去换取他个人的魅力?如果说,一个清官,为人民、为百姓付出了,换来的是百姓的爱戴,那么,我认可这种被百姓拥护的魅力。这里要说明的,并不是对国家的忠诚,而是身在其位谋其职的本意。既然你选择了公务员,选择了掌握人民赋予你的权利,你就应该为人民呕心沥血。其次,宋思明的个人魅力没有建立奋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民赋予的权利和靠这个权利谋取的金钱的基础之上。我相信,宋思明应该明白,一个百姓公仆的道德标准,他也应该明白国家赋予他多么重要的任务。而他的做法呢?我相信他生活在很多矛盾之中,义务与权利的矛盾、权利与金钱的矛盾、公与私的矛盾、家庭与情人的矛盾,我可怜这样辛苦的人,看不起因为这些矛盾而痛苦的人。因为,那是他们分不清黑白的结果。

    我感谢《蜗居》的作者,他用一个套着美丽衣服的丑恶的人说明了一个贪官、一个流氓的最后下场。我并不认为作者把贪官美化了,反而,作者通过包装和美化更加暴露出这些贪官的丑陋面孔。

    NO.2:海萍——最现实的百姓。为了一个房子,为了拥有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而奔波的市民。海萍为了房子把妹妹豁出去了,很多人都在评论海萍的不是。海萍这样做,我首先是反对的,她不应该把自己的理想驾驭损失亲人幸福的基础之上。我们生活得已经够累了,难得那仅存的一点点亲情,为了自己的贪欲,就如此地践踏了这份难得感情,这是我绝不能接受的。但如果某人些拍着自己的胸脯想想,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再换个角度看,海萍现象反应的是什么?记得郑智化在骂台湾政府的时候,歌词中写到:一辈子的辛苦,连个房子都买不到。深思一下,不是么?看看京城的房价、看看上海的房价、再看看广州的房价。。。。。。另外,海萍,典型的现代女性心态。你娶我,应该具备房子、车子,兜里就应该有我能支配的票子。。。如果都如海萍所愿,那么,我相信,现在的单身女青年会更多。婚姻,是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但你要明白,你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是拜金主义者,那么你可以等待,如果你不拜金,有自己的价值观,那么你必须放弃你应该放弃的东西。否则,你的生活正如海萍一样痛苦不堪。

    我佩服《蜗居》的作者,他把一个活生生的普通女人的生活理想和状态呈现给大家。他刻画出那些既想得到自己梦想的生活,而又不愿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一群人。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整天在无奈和埋怨之中痛苦挣扎的人,作者告诉我们,那一点点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如此重要,理想和抱负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脚踏实地去奋斗。作者也告诉我们,如今年轻人的生存是多么艰难。

    NO.3:海藻——愚蠢中得永生。我相信海藻并不情愿跟宋思明一起鬼混,至少宋思明不能给她一个公开的身份。但是,为什么海藻依然如此,逃脱不了宋思明的魔掌?原因很简单,海萍利用亲情给予海藻的压力;宋思明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展现出的无所不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孩同情、声援海藻的原因。说实话,我鄙视海藻。为什么?因为我不喜欢愚蠢的女人,至少可以肯定,海藻是愚蠢的,不然她不会因为姐姐的压力和金钱的诱惑把自己推向深深的矛盾之中,况且从海藻的心里出发,她还是爱小贝的。连自己想去追求的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女人不值得我们去同情。

    《蜗居》的作者是个明眼人,一下就看穿了深陷在矛盾之中的那些女人,在爱情和金钱间来回徘徊的那一群女人。

    至于其他人,都是为了刻画这三个人物的陪衬:

    苏淳——为了女人的理想而奋斗,如果他不能建立起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永远生活在海萍的理想之中,他的腰板永远挺不起来,他永远都不会被人看得起。

    小贝——为了更好地刻画出海藻而诞生的人。没有小贝的出现,海藻所代表的人群的性格不会如此鲜明。小贝想奋斗,想给海藻一个美好的生活,可以小贝的能力,完全斗争不过“强大”的宋思明。之所以用引号标出强大,是因为宋思明的强大是人民给的,说白了,小白输给的不是宋思明,小白输给的是人民。

    一部《蜗居》能让我如此兴奋地写出这么多字来,这是我佩服作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我觉得,我应该去读读小说,看看原著,相信完全看完之后,我的感慨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