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任何部门颁发的证书,但他的确是一个真正的安全工程师。他创建了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中紧急疏散的典范。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演习前学校会告知学生某一周将开展紧急疏散演习。等到特定的一天即将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间,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通知: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在紧急疏散方案中固定好的。疏散时按照规划的两个班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下楼。
教室里一般是排成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学生早已在学校安全教育中记入脑海。
同时,学校对每一个楼层学生的疏散速度也作出了一定规
定: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
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老师的站位在疏散方案中也有严格的要求。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后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每周二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他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
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他们平时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则把教室的前后门迅速打开,怕地震扭曲了门框。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该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他后来说,当时赶到学校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
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学校安全典范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