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的迪拜上周传出了不好的消息,这个地球上最为疯狂的角落之一,说它还不起债了。于是,欧洲等地股市又被大大惊吓了一次。美国因正好赶上感恩节,股市关门,影响有点滞后,但还是受了点影响。有朋友还记得我一年多以前关于迪拜的“乌鸦嘴”,便问我对迪拜新近发生的事情怎么看?上周我没有说什么,只想看看到了本周股市开盘,迪拜的债务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会有什么影响。结果,中国周一的股市还不错,周一美国的股市也呈现绿色。看样子迪拜的债务危机对于世界经济影响,真的像某些专家所讲的那样,不算什么。
去年九月,我在博客上发了一篇文章《近乎疯狂的人造天堂》,在罗列一些迪拜的奢华和疯狂之后,文章最后有这样一段话:“那么,迪拜的这种转型努力会成功吗?……我依然怀疑迪拜的这种做法会遭遇失败。这种建立在纯粹消耗财富基础上的赚钱手段,估计很难维持。迪拜的大批奇特建筑大都采取了最新的科技手段,包括能源手段,例如太阳能等,以达到环保要求。但是,真正最环保的方式,是把人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纯粹人造世界里,假造一个‘伪自然’。当全世界的经济形势还不错的时候,当中东地区还能聚集大量财富的时候,迪拜的危机可能还能被掩盖。一旦经济发展出现问题,迪拜这种奢华的方式,立即就会因失去金钱输血而面临困境。”
迪拜是不是有点冤?本人一年多前说的话,他们没听见。其实听见了他们也听不进去,我自作多情也没什么意思。如今重新看看那篇文章后面的跟帖,各种各样的意见、评论的确很好玩。迪拜的问题在哪儿呢?有的学者说,因为它没有实质性的产业;有的说因为迪拜只是一个房地产泡沫;有的说是世界经济危机连累了它;等等。上述评论都有点马后炮。当初迪拜一片兴旺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说?在针对迪拜的评论中,有一种观点说,迪拜的危机给新兴经济体敲响了警钟。这种观点似乎认为,迪拜模式只是新兴经济体的个性化行为,却看不到“迪拜模式”其实是发达国家经济模式的翻版,形式上不同,本质上没有差别。因此,把迪拜神话的破产仅仅说成是新兴经济体的冲动、幼稚,我觉得,迪拜实在太冤了。
迪拜模式简单说就是,它自己没有什么真实的财富产出,便造一个吸铁石,吸引各种各样的财富涌来。这种方式是搬运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当世界上财富很多的时候,当人造吸铁石足够强劲时,也许还有点用。但是,你能造吸铁石,别人也能造,只好看谁造的吸力最大。这种方式因为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它永远是寄生在其他真实财富的身上。我们尤其应该看到,当人造磁铁的吸引力并不是必不可少,而是可有可无的时候,真实的财富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对它的影响就特别大,甚至是致命的。专家以此警告新兴经济体,也不是没有道理,比方说,传说中全世界最大的上海浦东迪斯尼,就是同一类型的东西。
但是,把这种模式仅仅视为新兴经济体的地方病,显然不公平。以美国金融来说,各种金融衍生品也是造一个吸铁石然后吸引资金的方式,股市里所谓概念、概念股,是这种方式的清晰表现。从更大的范围看,一些经济学家制造舆论说,房价永远会涨,也是一个巨型吸铁石,吸引资金的主体不再只是某家公司,而是整个房地产行业。所以,制造概念靠金融手段快速赚钱,是发达国家给后进国家和地区树立的榜样,所以迪拜才会在大搞夸张性房地产的同时,还要建设金融中心。如果说要警示新经济体,就应该彻底警示这种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财模式,而不能说是发达国家可以放心地这么做,后进国家就不能做或者要小心才行。否则的话,迪拜真的很冤,因为,它的一切都不是它的创造,而是西方已有思路、做法的延伸。
去年我写迪拜的文章,用了“疯狂”这个词。在迪拜,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疯狂,一是技术的疯狂,二是金钱的疯狂。技术的疯狂是西方社会的传统,也是它们引以为骄傲的特征,原子弹、太空旅行、克隆人等等。迪拜只不过是把西方的技术疯狂用在造房子上。所以,要说警示,更应该警示这种技术疯狂、技术崇拜的西方源头。金钱的疯狂更是西方社会的特色,金融危机已经让人们看得很清楚了,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每一个经济个体都不得不走上借贷维持的道路,迪拜不过是这种债务经济中不太幸运的一份子罢了。西方经济这一借钱发展、以至于过度借贷的模式能否改变,至今依然令人怀疑。西方金融已经用大量借钱绑架了世界。迪拜与西方的不同在于,它以为自己按照西方的模式,就可以把自己上升到与西方一样的高度,甚至取而代之。结果发现,西方观念和西方模式留给它的,将是地球上最壮观的一个烂尾海滩。
这几天世界各地的股市似乎已经摆脱了迪拜债务危机的阴影,这也很正常,因为迪拜不是病根,真正的病根在西方经济模式内部。迪拜债务危机可以看做是受这一病根影响,在肢体上的某个地方发了一个疮。西方经济有理由欢欣鼓舞,因为解决一个脓疮的难度并不大。实在不行,还可以做截肢手术,迪拜不太会危及西方经济体的生命。然而,这种雨过天晴的举杯庆祝依然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掩盖病根的长期潜伏。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迪拜危机没有扩展,就好比扁鹊发现蔡桓公的病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蔡桓公都说扁鹊沽名钓誉,没有接受医治好像也没什么事情。等到扁鹊发现蔡桓公的病已到“骨髓”,便无可救药了。迪拜所显示的病症到底已经达到了哪一步?在我看来,大致已经到了“肠胃”。宋鸿兵说,迪拜的病可以治,下一步更严重的病症爆发是美国国债,本人深以为然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