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新华社公布了河南、福建、辽宁、吉林、内蒙古五省(区)党委书记职务调整的消息,这意味着中共十七大以来省部级高官中期调整拉开序幕。这次人事调整恰好发生在十七大与十八大之间因而备受舆论关注;而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之间的2004年12月,亦进行了省部级官员的中期调整。这次省部领导调整中直接由中央“空降”的有:孙春兰同志任福建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孙政才同志任吉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胡春华同志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在这波地方大员人事变动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同为46岁的胡春华、孙政才、孙春兰。胡春华、孙政才都出生于1963年,被视为中共新生代政治明星,二人如果出任省区“一把手”,将使他们成为2012年中共十八届政治局委员的有力竞争者。
五年前的12月徐光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的位子“空降”到河南担任省委书记,五年后因年限已到而身退,与他同时期“空降”到地方省的还有原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任湖南省委书记,商务部长薄熙来则空降重庆,由此迹象表明中央在调整省委书记职务时除了异地调换,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直接由中央部委“空降”!
现年59岁的新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此前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她也是目前唯一的女性省委书记。分析人士认为,中央安排富有党群工作经验的孙春兰主政福建,意在从政治上加强对台交流合作,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胡春华
胡春华与若干个“最年轻”密切联系:不足27岁时,在共青团西藏区委副书记任上被提拔为副厅级;29岁时成为正厅级;34岁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成为全中国最年轻的副部级官员之一;2006年11月调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43岁的他成了最年轻的正部级官员之一;2008年3月被任命为河北省副省长、代省长,45岁的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省长。
孙政才
孙政才1984年毕业于山东莱阳农学院,同年考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曾任北京顺义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县长,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2002年2月任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2002年11月,孙政才出任北京市委秘书长,主要协助市委书记刘淇工作。2006年年底,孙政才出任农业部长。当时43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部长;因为比胡春华小5个月,他目前成为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刘俊生教授曾在《人民论坛》撰文指出,“60后”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到晋升正部级领导干部的最短年限为22年,这一纪录即由孙政才创造。
刘奇葆
现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刘奇葆也属“空降”大员,刘奇葆是安徽人,曾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党组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 他也担任过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国务院副秘书长。调升前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
汪洋
早在此前从重庆市委书记而改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也属中央“空降”到省市担当“一把手”的,汪洋的履历相当完整,具有丰富的行政、经济管理经验。他38岁时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安徽),因表现出色,特别是其财经能力受到当时的总理朱镕基赏识,1999年上调北京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温家宝担任总理后,汪洋被提升为正部级的国务院副秘书长,成为温总理的得力助手,协调各部委工作。2005年12月,汪洋被任命为重庆市委书记,在十七大上由原来的中央候补委员直接晋身政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