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这里就得出结论了。我们还是一句句来讲。
“列贵贱者存乎位”,我们第一章讲“天尊地卑”,讲得中、得位的时候,和大家分析了很多,也比较清楚了。易卦的六爻之中,因为爻位不同,就有不同的作用。“贵贱”二字,是把落后的社会等级观念放在易卦的解释上面,这是不妥的。我们要看到,一个卦里面的爻位,确实有主从的关系。有些人爱说“屁股决定一切”,为什么呢?一个人的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那就决定了他的能力有多大、能做多大的事情。如果你一屁股坐在局长厅长的位置上,这个局、这个厅,就是你来做主,由你说了算。要是一屁股坐在美国总统,或坐在了联合国秘书长的位置上,那美国的事乃至天下许多大事你就能做主,那你的使命就大了。这就是位的感觉。贵贱这两个字不好,我们改一下,改成主从关系,但毕竟在社会人事的分工中,确实是有这么一种被动与主动、主导与服从的关系在里面,易卦六爻也是一样。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不管是什么关系,它都是我们的精神和念头产生的。一念不生的时候,大家都平等,大家都一样。国务院总理每天关心的都是大事情,但一觉睡下去了,就没有大事小事之分了,和一个叫化子睡着了的状态没什么区别。早上醒过来,念头还没有生起的时候,还是清清明明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有完全清醒了,有人来请示汇报了,哎呀!我是国务院总理啊!这个国家的大事都要我来管啊!于是马上就定位了。大人物醒来管天下大事,我们是普通人,醒来了就把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管好。所以位不同,产生的观念就不一样。佛法讲众生平等,众生怎么才平等呢?狼要吃羊,羊要吃草,怎么能平等呢?其实,就在你一念未生的时候,一切就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在一念未生之时,本质上都是平等的。而一旦念头一产生,马上就有了位,那就不平等了,就有了尊卑贵贱等各种感受了。
“列贵贱者存乎位”,放在易卦上面如何体会这种感觉呢?一个卦有六爻,代表了六个不同的位置,其中真正能够做主的,就是九五爻和六五爻,不管是阳爻还是阴爻,第五爻都是上卦的中爻,在卦象里面是最重要的,决定了这个卦的性质和走向。这是一般的情况,也并不是绝对的。九四爻和六四爻是辅位。放在一个国家里,主位就是皇帝总统,辅位就是宰相总理,就是这样一种关系。除了第五爻和第四爻,其它各爻基本都是从属地位,虽然它们的作用参差不齐,总的来说,它们是属于服从地位的。所以一个卦真正的功德,是全归于第五爻上的,所谓九五之尊是也。
我们如果把《易经》六十四卦弄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去体会,看多了看熟了,就可以把自己放在这个卦中,找找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位置,是主位?辅位?还是毫不起眼的虾兵蟹将?你处在什么样的位上,就决定了你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齐小大者存乎卦”,对于这句,本光老又提出了批评,认为是《系辞》这篇论文中的又一败笔,又要扣分。方山易学认为,《易经》六十四卦没有大小之分,也没有等级之分。其实也不光是方山易学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历史上真正著名的易学大师,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如此。就像邵雍说的“三十六宫都是春”,三十六宫就是六十四卦,只要明白了“天根月窟闲来往”的道理,六十四卦,卦卦都是好卦。
我们说《周易》的卦序是首出乾坤,这只是六十四卦的排序。一旦形成六十四卦以后,真正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只是排序不一样而已。在古易里面,《连山易》是首出艮卦,并不是说艮卦就是老大,其它都是虾兵蟹将;《归藏易》以坤卦作为首卦,也并不是说坤卦就多么了得,并不是如此。有些《易经》的注解说,“阳卦为大,阴卦为小”,这类说法是很肤浅的。我们平时打卦,不管是乾坤二卦还是其它各卦,出现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嘛。所以每个卦都是平等的,并不是说《周易》首出乾坤,它的概率就要高些。
我们在学易的时候,就像学佛法一样,要有“择法之眼”,要有一个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的洞察力。学习《易经》,这种眼力也很重要。这么两千多年下来,历代注易之书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在五经当中,《易经》是历代注解最多的,各说各话,花样百出。怎么去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呢?我们书院学《易经》,为什么不断要强调本光法师的方山易?因为方山易站的位置非常高,被称为佛家易学,来源于唐代的华严大师李通玄长者。李长者以注《华严经》而著名,他标榜的华严境界,实际上跟《易经》是相应的。华严境界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就像帝释天宫中的“因陀罗网”,那是珠珠相映,影影相交,重重无尽。学佛的人爱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你说一朵花大还是一个世界大?在华严境界中,花和世界是平等无碍的!一朵花里面就能含藏整个世界;随便一片树叶掉下来,你就可以体会到全部的菩提大道。这就是从最普通的事物中体会到最高妙的佛法,讲的就是平等不二。禅宗里面说“大海微尘,须弥纳芥”,大海和微尘在本质上也是一样的。须弥山好伟大啊!整个娑婆世界都是以须弥山为支撑的,它却可以容纳在一颗芥菜的种子里面。这种平等无碍的境界,既是华严境界,也是方山易的境界。
我们学易,如果站的位置高,精神境界也就很高。从高处着眼,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今众多的易学流派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哪些是了义的,哪些是不了义的,你都会很清晰、很明了。“齐小大者存乎卦”,用本光法师的道理来说,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卦无高低大小的区分,既然没有这些区分,也就谈不上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