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古人有很多玩易玩出大名堂的例子,刚才我们说邵雍这个人就是如此。北宋五子的时代,国家太平、文化繁荣、经济也很发达。邵雍《易经》搞得那么好,却毫无用武之地,当时对外没有大的战争,对内政治也比较清明,他又不想参与宫廷那些麻烦事。如果是生在陈抟的年代,还可以像诸葛亮一样去给人家当军师,去建功立业。太平时节没什么正事好干啊,平时就只有玩《易经》了。
邵雍是很会玩《易经》的。有一天他上街买了一把很好的椅子,回来觉得很高兴,闲来无事,就想给椅子算一卦,看看它的命运如何。他把结果推算出来后,就写在椅子下面,然后看这个结果是否应验。有一次,有个修仙道的人跑到邵雍家里来玩,坐到这把椅子上面,摆龙门阵一下高兴了,竟然把椅子坐垮了。这个道人非常难堪,就说邵先生啊,不好意思,我把椅子给坐坏了,真是惭愧啊!邵雍听了笑着说,没关系啦,这把椅子今天活该要坏的,你老人家到我这里来,就是为了印证这把椅子的天数啊!说着就把椅子反转过来给他看,只见下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此椅当为仙客坐破。”
大家看,邵子这种玩法舒不舒服?玩得真是高雅啊!现在一般人玩的什么呢?都是很低级的东西,打牌买马、喝酒吃肉、卡拉OK这些,真是很差劲啊!我们在座各位都是有雅量的君子,但愿就这么玩来玩去,说不定也要玩出几个易学大师出来哦!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邵雍和他儿子。有一天傍晚,邵雍的邻居来敲门,先敲了一下,然后敲了五下。邵雍就问,什么事啊?邻居说,我来借东西。邵雍说:“不忙说,不忙说,我来猜一下你要借啥。”他马上就给儿子说,我们一起来算卦,看你算得准还是我算得准。于是他们用数字起卦的方法,先敲一下是乾为上卦,又敲五下是巽为下卦,就成为天风姤卦。邵雍的儿子就说,这个人是来借锄头的。邵雍说不是,他是来借斧头的。于是他们把邻居请进门一问,人家果然是借斧头的。这下邵雍的儿子有点想不通,为什么是斧头不是锄头呢?于是就对他老爹说,这个姤卦上卦为乾,为金;下卦为巽,为木。巽者入也,姤卦是木入于金,是一根木棍插入金属之中,显然是锄头嘛。但是你老人家为什么就认为不是锄头而是斧头呢?邵雍听了哈哈一笑,说,实际上我们爷儿俩的分析都对,但是你只着眼于卦象,而没有看到现实。这个人是晚上来借东西,锄头是早上到地里干活才会用的啊,晚上肯定是要劈柴烧火做饭嘛。
我们说用这个《易经》来起卦断卦,不仅你在卦象辞义上要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运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不能成为书虫,顽固僵化。邵雍父子所过的这种生活、这种玩法,确实就很高明,父子其乐融融,很有情趣味道。“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易经》确实是可以这么玩的。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一个大人君子,平常就是通过观察易卦之象,通过玩味卦、爻、象、彖里面的内涵,来作为自己平时心性修养的所依。有雄才大略的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韬光养晦,潜行密用,把《易经》的理、气、象、数都玩熟以后,你的心性状态、智慧状态就非凡人可比了。真正要为某一件事情付诸行动,要建功立业的时候,就可以“观其变而玩其占”,就可以把握时机,伺机而动,有的放矢。
“观其变而玩其占”,这中间涉及到了占卜。我们刚才讲的邵雍的两个例子,就是易卦的占卜之术。说到《易经》的占卜,大家一定要注意几个原则是不能违背的。
第一个原则,无事不占。没有事情就不要占卜,没事占什么啊,占了也没有意思嘛。当然,我们初学者为了熟悉易卦,熟悉卦辞爻辞,平时玩玩也可以,但一定不要当真。你一当真,就会麻烦多多,真的就是无事找事,吃饱了撑的。
第二个原则是不疑不占。虽然有了事情,但你明白了这个事情的因果关系,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可以决定,就不需要打卦。平时常有朋友说:波师兄,听说你最近在讲《易经》啊,给我打一卦嘛!可是你本身就没有什么疑难,打个什么卦呢?有些人说,我就是要看你打得准不准,我就疑这个。那我就告诉你,一点也不准。为什么?这涉及到另外的原则了。
第三个原则就是不诚不占。一定要心诚,才能打卦。《易经》在远古时代,本来就是占卜之书。古人在用《易经》占卜的时候,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要举行整套仪式。尤其是国家遇到战争、瘟疫等大的灾害的时候,或者是遇到继位、权力更叠的时候,都必须要占卜。占卜的规格是很高的,要宰杀牲口进行祭祀,主占和问占的还要斋戒,占卜出来的结果,还不能随便公布,要召开了最高领导会议,即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会议通过以后,才能宣布结果。古人对于占卜之书,也不是像我们现在一样不管卧室、厕所,随处乱放。周公当时用《易经》占卜时,是要把书放在最上等的木头做成的匣子里面,用纯金的绳索捆绑着,放在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我们看古人对于占卜,那是非常虔诚的。
诚这个东西,无论在《易经》里也好,还是在其它传统文化的学修上也好,都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周敦颐《通书》,前三章都是在讲诚,“诚上”、“诚下”、“诚几德”,通通在讲诚。为什么要强调诚?诚者天之道啊!如果你做事心不诚的话,那任何事情都成不了,因为你违背天道了嘛。用在《易经》上,无诚就不验。这不是迷信的说法,而是心和物的交流原理。传统文化讲求心物一元,不诚的话,你心与物就归不到一,就不能有感应。
过去说“祭神如神在”,祭祀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虔诚的感觉才行。比如我们每天早上一进书院大门,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孔夫子上香。上香的时候,确实就要感觉到孔夫子就在我们跟前,在接受我们的供养。虽然看起来就是拿着打火机随便点燃一盘香放在香炉里,但实际上,心里面一定要想着孔夫子就在我们跟前,在看着我们才行。不管学易还是做其它事情,就要有这种虔诚。所以,那些想考验一下波师兄打卦准不准的朋友,我在这里说实话,我是不打卦的,即使打也一定不准。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不义不占。比如某个人跑来求你给他打一卦,看看明天他抢银行会不会成功?这个就没什么道理好讲了。如果连这种不义的事情你都给他打卦,给他出主意,那你就彻底完蛋了。因为你已经是帮凶,跟他是一个犯罪团伙的成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