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下面一句“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就需要多说几句了。我们以前说,只要说到刚柔,就要想到是阴阳二气。一卦当中,刚指的是阳爻,是代表阳气的符号;柔是指的阴爻,一阴一阳这么相互作用,刚柔相推就产生了诸多的变化。《易经》一个卦有六爻,六爻怎么形成的呢?就是刚柔相推而形成的。打个比方,就像我们人一样,尤其是夫妻之间,有些人拉拉扯扯一辈子,见面就烦,分开又想,就这么剪不断、理还乱,这么拉拉扯扯、推推搡搡就玩了一辈子,生下一大堆子女了事。这就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状态。
我们第一章讲了“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里的刚柔相推与刚柔相摩实际是一个意思。只不过,刚柔相摩有点相互吸引的意思,刚柔相推又有点互相推动、排斥的意思。总之,整个卦的六爻变化,就是这阴阳二气在里面搅来搅去、胡搅蛮缠的结果。因为刚柔相推,就会产生许多变化,六十四卦就是由于刚柔相推而变化产生的。同时,每一个卦中,由于刚柔相推相摩,还会产生出新的变化来。
《易经》里讲卦爻的变化,用的是错、综、复杂来表示。我们现在把“错综复杂”当作一个词来使用,但是在《易经》里面,每个字都代表一种变化的规律。
我们先来谈错卦。什么是错卦?就是阴阳相错,阳爻一错,就变成阴爻。举例来说,乾卦六爻两两相错以后,就成了坤卦,所以乾坤二卦是互为错卦。《易经》整个六十四重卦,实际是由三十二对两两相错的卦形成的。为什么会有错卦的概念呢?我们在判断一个卦的时候,不仅要看本卦,同时还要看到对立面。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考虑得更全面,看问题才能更清楚。
我们看乾卦,知道它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面我们也讲过,“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我们要知道,乾坤二卦必须要成对出现的,讲到乾就必须讲到坤,说到坤也必须要涉及到乾。前面讲“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也是这样。“易则易知”说的是乾卦,“简则易从”说的就是坤卦,总之都是成对出现的。这样两方面都照顾,就可以把一个卦包含的全部内容都看清楚。我们在社会人事当中也是如此。我们做一件事情,有时候做错了,为什么会错?就是因为把阴阳搞反了嘛。既然这是错,那总有对的一面啊,这个错的对立面就是对。错卦就是阴阳相错,我们要做这个“错”的对立面的事情,那就对了。
下一个概念是综卦。综卦,就是上下相综。刚才我们讲的“三十六宫都是春”,这三十六个对宫卦,就是指综卦。怎么个上下相综法呢?比如我现在在黑板上画一个艮卦,然后把黑板的上下掉过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震卦,它就是这个艮卦的综卦。那么,乾卦掉转来还是乾卦,坤卦掉转来还是坤卦,它自己是自己的综卦,这就叫单宫卦。除乾坤二卦之外,单宫卦还有离、坎、大过、小过、颐、中孚六个卦是这一类型的,是自我对宫的。八个单宫卦加上其它的二十八组对宫卦,总共加起来就是三十六宫、六十四卦。
综卦是要反映什么问题呢?《易经》每一卦,都是由上下卦或者说是内外卦组成的,或者叫做前后卦。总之,它是由两个单卦所组成的。我们为啥要倒过来看一个卦呢?中间就涉及到因果流变的问题。我们刚才说,卦气是由初、二、三、四、五、上,由下往上生长的,所以在画卦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画最下面那一爻,再依次向上画。一个卦是这么形成的,这就有一个先下后上,先内后外的因果关系,也可以说是一个时序、一个顺序。我们判断一个事情的时候,比如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骂我们:“从小不学好,三岁看到老”,这从时序上来说,就是顺着时间的因果关系来看整个事情。综卦呢,就是反过来,从现在推回过去,从结果推到原因。一个老年人坐在那里,我们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就可以推测出他年轻时候、甚至是少年时候的状况。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洞察力,能够翻来覆去,把人生的顺、逆情境都看清楚透彻,那么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就会更本质,在生活中就具有更大的智慧。
错卦就是横向地、让我们看到事情的对立面;综卦就是纵向地、让我们倒因为果、倒果为因地观察一件事情的变化。明白了错、综的道理,我们在打出一卦的时候,就不仅要看本卦是如何的,还要看它的错卦,即反面是如何的;进一步还要通过结果来看原因,从而明白中间发生变化的关窍在哪里。
综卦在《易经》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序卦传》上就可以看出,《周易》六十四卦的顺序主要就是以综卦为主的一个系统。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易经》首出乾坤就不说了,这两卦是自我为综。首出乾坤、开天辟地以后的第一个卦,就是接下来的屯卦。屯卦上坎下震,水雷屯。屯就是屯集的意思。自开天辟地之后,万物尚未产生,天地之间有一个力量聚集、屯集的过程,这就是屯卦的精神。屯卦倒过来看,它的综卦就是山水蒙卦。蒙对于人类来说是启蒙的意思,对自然界来说,蒙和萌相通,是万物处于萌动的状态。所以屯卦和蒙卦是互为综卦的。
按照《周易》的卦序,后面接着的就是需卦和讼卦,这一对同样是互为综卦。启蒙了、萌芽了,就会有需要了,就要待时而需。万物启蒙之后,种子发芽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如果是在园林里面,还需要人工施肥、除草等各种外力。需卦有待时而需的感觉,要等待,不能主动去要求,这就是需卦的根本含义。水天需的综卦是天水讼。它们相互为综,有需要就会有争讼。讼卦,上乾下坎,坎为险,内卦为险当然就要外发而申诉,即所谓“怀险而申”,这是讼卦的根本含义。它和需卦也正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再按卦序下去的师、比二卦,依然是互为综卦的。《周易》的其它各卦也大抵如此。
当然,像既济卦和未济卦,这一对既是综卦又是错卦,这里面也是有它的道理的。水火既济,是《周易》卦序中倒数第二个卦,倒数第一个是未济卦。《易经》六十四卦,是不会给你一个确定的、完满的结果的,不会给你一个终极答案。它总要留个尾巴,告诉你一切都要继续轮回。只不过,这一段的轮回只给你讲到未济卦,预示着下一个轮回又将开始。既济卦和未济卦,它们就既是综卦又是错卦,每一爻都阴阳相错,倒过来一看,又两两相综;同时在精神内涵上,既济卦与未济卦也很有可比性。大家下来不妨结合这两卦的卦辞、彖辞和象辞来体会一番。我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上面是讲了错卦与综卦的概念和道理。下面我们就要讲“复杂”了,来说说错卦和综卦之外的复杂是什么卦。复杂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卦的内部变化,也就是通常说的互卦,也叫交互卦。
我们看乾卦,它是六爻皆阳,那么它内部各爻无论怎么组合,所形成的新卦仍然是乾卦。坤卦六爻皆阴,同样也不会产生内部的爻变。所以乾坤二卦是没有交互卦的。那么其它各卦呢?当然就有不同的变化了。易卦的每一卦都有六位,即初、二、三、四、五、上。互卦就是指去掉最下面一爻和最上面一爻,就像评委会打分一样,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只把中间的部分留出来评价。交互卦也同样,它将二、三、四爻重组为一个新卦的下卦,三、四、五又重组成上卦,那么这个六爻的新卦,就代表本卦的一种内部变化。这就是互卦的含义。
比如我们来看离卦,上离下离,为重明之卦。大象辞云:“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意思是说离卦为双明之象,代表文明之意,大人君子以文明之光继往开来,照耀世界。如果没有人类文明,这个世界将陷入一片黑暗,所以离卦有文明发达之象。那么,离卦的交互卦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来画一下。看,组成的新卦上兑下巽,为泽风大过卦。这就说明离卦当中,有大过卦的含义。大过卦的彖辞是:“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什么叫做栋桡呢?就是说,这个栋梁之木已经有点弯弯曲曲的了;本末弱也,就是说木质已经有点问题了,有危险了。离卦的内部为什么会有大过的含义呢?其实很简单,人类文明从古至今不断地发展,如果稍微不注意,内部就容易产生问题。比如我们看今天的现代文明、现代科技,说老实话,我看早已是高度发达到了“栋桡”的地步了。核工业已经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克隆技术已经打破了人类伦理的接受程度,而人类对大自然的任意攫取和破坏,已经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的速度愈来愈快、各种危机已经四处显现。当代西方思想界早已开始了对人类文明的反思,现在环保主义、自然主义、动物保护主义流行,他们都提倡过节俭的生活,提倡对自然环境和物种的保护,提醒人们对现代文明中的种种弊病进行反思,从而对自身无休止的欲望加以节制。
在这个问题上面,我们要特别注意。按照我们中华传统来说,社会人文这套东西可以让它健康、适度地发展,但必须以不妨碍大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为前提,不能以牺牲环境以及其它物种、其它生命成为我们文明发展的代价。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特别强调“知止” 的观念。离卦中的双重文明之象,也要知止,也要适度才行,不然就会变为大过之卦,人类文明的大厦就可能因“栋桡,本末弱”而倾覆。如果有一天,这个地球上面只有人类,其它动植物都没有了,其它生命都消失了,人可能也就差不多要消灭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中求得和谐与平衡,这样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我们刚才讲了易卦中错综复杂的变化,有些同学可能听得有些懵了。实际上,如果把这个拉几节课慢慢来讲,可能味道会长一点。刚才课间休息的时候,阿舅说我讲的全是干货,不好消化吸收,我也确实是加不来水分。有些人讲课水分很足,天花乱坠的,让听众听得也很带劲,但是真正下来问你听了些什么,好像也说不清楚。我们刚才讲到了邵雍的那首诗,恐怕以前是没人愿意这么老老实实、打破沙锅来讲的。我这里给大家和盘托出,也是觉得道乃公道、器乃公器,处处留一手也没什么意思。
错综复杂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