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个火热的季节。
七月,一个朝霞铺地的季节。
七月的风是热的,七月的雨是热的,七月的大地被太阳晒得滚烫。
走进七月,人们汗流浃背。
走进七月,人们的心被太阳惹得浮燥,人们的心被太阳搅得焦灼。
火红的七月,却被一大族人、被成千上万个家庭称作为“黑色七月”。
是的,还有什么能叫人比七月更加胆战心惊?七月里,有多少人泪流满面,有多少人仰天长叹,有多少人捶胸顿足,有多少人悔恨交加,有多少人欲说不能,欲罢不忍……
是的,七月里有人慨叹机遇,有人信心十足;也有人在渴望、等待让生命出现一次耀眼的辉煌。
七月的七、八、九三天,中国人犹如头上顶着重于泰山的责任。
七月的七、八、九三天,是中国每年一度的高考,上千万青年的一生的命运被紧紧地绑系在这三天里,上千万的学生家长也把望子成龙的急迫心情都倾泻在这三天里,上千万个家族也把耀祖光宗的赌注押在了这三天里。
作为一个高考生的家长,我有幸目睹了七月,我有幸经历了七月,我的心也随着七月的波涛激烈跳动。
七月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收获季节,而它的播种是从婴儿一呱呱坠地就开始的。在七月里,你想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使即将成为事实的考试结果出现逆转或石破惊天,那真比登天还难。
七月,是对刚刚踏入成年门坎的学生的一次生命质量的检验,成长的生命中没有汗水和泪水,没有痛苦和裂变,你很难通过合格的检验。
在七月七、八、九这三天高考的日子里,让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激动不已,抛弃了一切外在的因素,成功全在每个人的自己的努力和拚搏。中国还剩下这么一块让人略有欣慰的净地,中国还有这么一条拥挤不堪却能让平民百姓靠自己的智慧去争夺未来的辉煌的荆棘小路。
七月,给了我们普通人天大的机会,给了我们普通人在不公平社会里公平竞争的途径。七月里,即使我们输了,我们也输得心悦诚服,洒下的泪绝不会是苦的,哭出的声绝不会是嘶哑的,痛苦的心情绝不会是绝望的。“黑色七月”里,我们更倾情它的公正、公平。考出好成绩,不在于你是被什么豪华型轿车捧进考场里,不在于平日里你是什么耀武扬威、盛气凌人的干部。老师说你好,你不一定真好;同学说你好,你不一定真好;围着你当官的家长转的人说你好,你不一定真好;家长说你好,你不一定真好;你说你自己好,你不一定真好。只有那流水作业判出的高考卷子,才能承认你是否好!
多少年来,普通人要想走出一隅小天地,除了高考,还有什么路?回首往事,我们有过多少辛酸泪?文革中那种保送上大学的机制,至今想来叫人心寒——那是一种对文明的扼杀,那是一种对文化的摧残,那是一种对教育的反叛,那是一种对理想的鞭挞。特权、“后门”、关系网、裙带关系浸透着高等教育,腐蚀着那圣洁的教育殿堂。多少平民的孩子空有报国志,却无缘进高等学堂受教育。一个强盛的民族,差点毁于十年文革这一旦。今天,我们的耳边时不时就响起一些杂音,一会儿是高考存在许多弊端,一会儿是高考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有时我常常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高考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思前想后,总觉得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还没有任何一种办法能比高考选拔人才更好!基于这种想法,我十分热衷于关心高考。
当我儿子今年参加高考时,我天天站在考场外,切身体验高考气氛,感受一下竞争的激烈。考场外涌来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父母,也不仅仅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更有那叔叔、大爷、大姑、大姨,甚至还有朋友、同事和一些愿意凑热闹的闲人,老师、校领导一旁观战那更是责无旁贷的事了。面对众多各色人物,面对戒备森严的考场,哪一个考生心里不承受着巨大压力?面对孩子的一生命运,就差不多系在三天之中,哪一个家长不在心里真诚祈祷好运从天降——考卷上的题全都会作。
其实,父母和孩子承受的巨大压力,早在高考前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夫妻时常被人问起孩子学习的事,遇到熟人还要唠几句:“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没问题吧?”“考文科还是考理科呀?”“班级排第几,能考上大学吧?”有意无意之间,压力悄悄拱上心头,不由得你不心事重重。为了使我们心态也更是为了使孩子心态放松,我们舍得拿出高考前的宝贵时间,一家三口人漫步江畔,看江水、看江船,看喷泉、看人景。高考前一天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在江边散步,碰到了许多熟人,他们都对孩子说了祝福的吉祥话。孩子回到家,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今天得到了那么多的祝福,真高兴!”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孩子稚嫩的心灵洋溢着欢快,带着一声声珍贵的祝福,踏上了拼搏的征程,他一定会走好这段路,无愧于父母对他的厚爱,无愧于学校对他的教育,无愧于他自己立下的远大志向,无愧于亲朋好友对他的祝福。
二00一年:经历七月(原创连载一)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