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应邀去北京参加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
出发前一天,看新浪天气说北京气温只有-4到8度,而且刚下过雪,以为会非常冷,穿得厚厚的从沪上京,的确比上海冷不少。
和外面的寒冷不同的是,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中国互联网大会现场热闹非常,热火朝天。胸前挂个VIP贵宾卡,在各个会场自由游走地听,可惜时间有限和分身乏术,有选择地听了几个场。
总体感觉是:每个会场都人满为患,少有空位,据说两天参会人数突破6000人次。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个会场:一是移动互联网大会。800人的场到后来连个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主办方只好给走道上的站立者提供白纸,让他们能在台阶上席地而坐听,而入口处也是人挤得满满的,乍一看按常规思维以为会场里有何大事发生。二是网络草根创业与就业论坛,会场内也是无处可坐,一众后来者只能站着听,听者一直拥挤到会场门口的场面,主办者甚至不得不拒绝更多的人进入——可见草根的力量,创业话题的吸引力在这个略带寒意的冬天里依旧魅力无穷。
本次互联网大会聚者云集之程度超乎意料。这主要归功于大会的前期组织和宣传工作做得不错。比如会前就早已能在网络上不断看到预热内容,尤其是那些分批公示的出席嘉宾名单,洋洋洒洒列出几乎涵盖所有互联网业界大佬到会的重量级名单,这个有点小聪明的做法的确有效(石安数年前在上海组织论坛活动时的一种惯用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