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该不该再为安全买单?


  在如今,互联网的安全话题不断的被人民日益关注起来,木马病毒也越来越猖獗,并且有集团化,产业化的趋势。木马盗号,网络钓鱼等黑客行为不断的充斥在我们的周围,网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些人被银行账号被木马盗用,账上十几万的现金不翼而飞。有些人被钓鱼网站设下陷阱,个人私密信息以及重要的资料被大肆滥用。安全问题成为了网民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有人在群里发一个值得分享的内容的时候,如果发的网址不是知名的网站,大家会先问,“是不是中病毒了?”即使好友发过来的信息也没有了安全感,我们要向好友详细询问之后才敢进入浏览。现在唯一让心里觉得稳妥的办法就是安装安全软件,每年附上百元的费用,给电脑装个“保安设施”。

  杀毒软件的前身其实是硬件防御设备,随着个人PC的不断普及,硬件防御因为昂贵的成本逐渐被软件所代替。逐渐诞生了江民,金山等国内知名的杀毒软件厂商。由于个人PC爆炸式的增长,个人作坊式网站的泛滥,互联网的各式各样的网站不断的兴起,网民被眼花缭乱的内容所吸引,但同时大家的电脑中也装了各式各样的插件,木马。不过由于还处于普通的初步互联网应用时代,网民对安全方面不太重视,所以即使中了病毒也没有关系,最多也就是电脑慢了重装一下系统。后来插件和木马越来越多,人们的正常浏览行为不断的被骚扰,人们对安全才不断的被重视起来。而此时,聊天账号,游戏账号,邮箱账号,网银账号等的重要性人们才慢慢的意识到,从此网络安全在个人PC业务方面才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

  不过由于每年上百元的费用,有些用户还是望而却步。大部门网民都是在网上搜寻破解码,破解器等产品,来“享受”免费的杀毒软件。一些著名的破解站也开始兴起,比如霏凡等。但网民在使用破解的同时,部分pc也因为破解软件种下了木马。后来一些杀毒软件宣布免费1各月的营销手段,人们又开始用免费的杀毒软件,但是当杀毒软件到期后,用户的电脑又开始裸奔起来。自然而然的,杀软这个传统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和交轨,直到360安全卫士免费的提供查杀恶意软件的功能,并且提供免费半年的卡巴斯基,这个时候,网民才开始初次体验正版“免费”的感觉。360安全卫士当时仅提供查杀恶意软件和木马,并不具备查杀病毒的功能,但这个不足被免费半年的卡巴斯基所弥补了。网民的电脑才开始逐渐的清爽起来。慢慢的,人们开始对免费的产品也越来越关注起来。

  2009年,杀软行业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行业拐点,国外杀软如小红伞、avast一直有着个人免费版,国内却依然是蜻蜓点水式的试用几个月的促销,直到10月份,微软甩出了他的免费杀软,360抛出了永久免费的360杀毒,而国外很多厂商为了表示为“配合”win7系统出现,“免费”一年的策略不得不可以看做是向免费低头的前奏,网民可以抛弃破解版,也不必不断的循环装那些短期试用版,就可以安装使用终身免费的正版杀毒软件了。人们再也不必安装收费的杀毒软件,再也不必每年花费近百元来购买收费的,直接可以使用免费的杀毒软件。360总裁齐向东表示,“以杀毒软件每年每套100元的均价计算,360免费杀毒软件如果能被1亿台电脑安装使用,就相当于为网民节约了100亿,这是非常巨大的社会贡献。 ”如今的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人们不应该再为互联网的安全买单,360杀毒的免费间接的为大家买单。

  杀软本就不是独立于互联网之外的一个存在,互联网的兴旺发达,主要还是因为用户鼠标的参与构成的。而在互联网中盛行的则是免费使用,与用户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纵观百度、谷歌、新浪、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发展之路,可以发现首先要认可用户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给用户提供免费的午餐享用,而用户则会构建起庞大的用户基础帝国,与互联网用户之间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分享原则,实现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有效吸引网民的眼球效应和他们的鼠标的轻轻一点,而网络安全却还站立在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边缘地带,左右为难,互联网经济在逐渐的摧毁网络安全唯一死守的阵地,而安全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服务之一,如同聊天,浏览网站一般,也终将免费。网民作为互联网这个虚拟社会自身的参与者与构建者在虚拟社会中畅游选择的安全软件。 如同现实世界中过马路的红绿灯,难道我过马路为了不被车撞还要往红绿灯投一枚硬币么?网民本就不该为互联网安全买单。

  目前,中国绝大部门网民都喜欢用免费的东西,而现实的杀毒软件还都是收费的,这个就给木马病毒造就了一个大肆发展的温床,而这个木马温床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网民不用收费的杀毒软件,而网民电脑“裸奔”的原因就是人们不喜欢用收费的杀毒软件。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提供网络安全的厂商更应该顺延民意,而不应该向网民收取苛捐杂税,应该为老百姓免税,这样人们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才能用鼠标和眼球支持互联网的繁荣,搭建行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没有了网民就没有了一切,逆民意不可能长久。既然是这样,人们还应该为互联网安全买单吗?不应该!那谁应该为互联网安全买单?是公司本身!那谁为公司买单?是广告商!那谁为广告商买单?是用户日常生活消费!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文/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