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实践徐光春书记的河南形象诤言


  2008年和2009年徐书记在两次会议上,就树立河南形象的诤言。今天重温仍然是情真意切、寓意深远。我认为,全体河南党员干部应该把徐书记的这两段讲话,摆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显眼处,以起到自己在日常处理事务提醒。为方便各位公仆,本博编辑如下,望诸位河南公仆笑纳:

  “我们应全面看待河南形象,辩证看待河南形象,怀着平常之心,坦然处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沾沾自喜;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对每个人如此,对每个单位、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是如此。

  加快发展是树立形象的根本。发展是改善提升区域形象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实力支撑的区域形象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正是我们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停顿,才形成了今天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好态势、好趋势,也才有了焕然一新的好形象。

  实践证明,这道理、那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变化、那变化,发展才能有新变化;这形象、那形象,发展才能出形象。面对区域竞争对形象提出的新要求,面对近亿人民对美好形象的新期盼,面对我们发展水平亟待提高的新需要,我们必须始终秉持“用发展赢得尊重”的理念,更加自觉地做到发展为大,发展为先,发展为重,为我们的形象筑牢更为坚实的根基。

   “近年来,我们靠经济建设的大跨越增强底气、靠中原文化的大弘扬铸造灵魂、靠宣传推介的大声势展示风貌、靠发展环境的大优化擦亮窗口、靠和谐稳定的大促进激发活力,一个充满生机、正在崛起的新河南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连续7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中,河南人从未缺席,无论是‘新时代愚公’张荣锁、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排爆专家王百姓、用生命保护百姓的李剑英、累死在抗震前线的武文斌、抗震英雄李隆,还是在滔天巨浪中英勇救人的平民英雄魏青刚、携妹求学自强自立的洪战辉、大孝至爱的谢延信,他们都展示着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和崭新风貌。形象就是软实力,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吸引力,就是影响力,形象就是名片,就是品牌,就是机遇,就是财富。由于我们的形象好了,河南的美誉度高了,人气旺了,投资客商多了,干部群众自尊心、自信心强了,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了中原崛起的进程。”听着这番鲜活生动的话语,在场的人无不感到鼓舞和震撼。

   “形象改善来之不易,维护形象更为困难。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做一百件好事未必能树立形象,但一件坏事就可能毁了形象。我们每一位干部、职工和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为树立河南形象尽自己的责任和力量。既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更要在大是大非上,不丧失立场,不侵犯民利,不危害社会,切实形成人人维护形象、处处想着形象、个个展示形象的好风尚。希望各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人人担维护形象责任、人人做河南形象使者、人人为河南形象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