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电视厨师选秀节目,其中一个环节是比刀功。要求厨师们在豆腐上切肉丝,在指定的时间里,看谁切的肉丝既多且干净(不沾豆腐)。
这就是属于“技巧”活:既要用力又不可过分用力。将吃奶的劲都使出来是绝对于事无补的。事实上,我觉着厨师就是个技巧活,在烧菜这门艺术中,充满着对分寸的拿捏和平衡。
我忽然意识到,其实很多事都是技巧在推动的,而不是用力。比如合作这个事,既不能和别人说得太好,又不能说得太坏。太好一来万一没做得那么好会让别人深感失落,二来那么好的事叫“too good to be believed”。说得太坏,自然就不用合作了。
还有一些技巧,属于故意绕大弯。直达目标固然好,但其实未必行得通:很多既得利益者会蒙受重大损失而拼命对抗。和朋友聊起电子商务这事,我就认为,其实很多做传统行业的人对这事充满着顾虑:数十年苦心经营的渠道体系会不会在online low price的冲击下一朝崩溃而电子商务还没完全起来,这不是给竞争者制造机会么?
在一个社会没有强有力且信心十足的控制者的前提下,任何发自内部的变革大抵最后到只能是失败,或者付出巨大代价后涅槃重生。故而,改良分子的主张从来在历史上会被当作和稀泥不够彻底,但在后人眼里看来,其实远远比革命高明得多。
理想主义者的危险就在于此(如果他们把控权柄的话),因为在他们眼里,为了理想,是可以付出所有的。他们当然有权把自己燃烧掉,但我以为,他们并没有得到上帝的授权把我也燃烧掉。理想主义者可能会忽略技巧两个字,最后只能落得个“蛮干”两个字。
其实,男欢女爱,一方如果拼尽全力,另外一方大概就要抱怨ta有sm倾向了。这也是需要技巧的,哈哈。
Copyleft © 2009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follow我的twitter 分享我的分享 买玩具 上Toy61 分享到如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