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读新闻:国土部将推广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入市调控房价。据《华夏时报》报道,国土部积极酝酿新一轮土地调控政策。对高地价以及高房价的调控,在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国土资源部也开始从饱受争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手了。
国土部近日已确定在浙江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改革试点。最快从2010年元旦起,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入市,并逐步实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健康流转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将来自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用作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原有农村土地流转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报道还称,据悉,这种模式和实验获得国土部、国务院研究中心等部门的高度关注,并有望获得其他省份的借鉴。
如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显然必将大大缓解目前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而地价抬高房价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报道称国土部的意图为:“农地入市”解困高地价。且不说这种想法滑天下之大稽,中国是一个严重的人多地少的国家,除非把耕地全部变成房地产开发用地,否则这点所谓的“农用宅基地”焉能解高地价之毒?即使通过这一农地入市之手段解决了高地价之困,但随之而来的农民失地问题和粮食危机,这两个问题难道不远比高地价的问题荼毒深远?
农村土地流转势在必然,从战略上来看,这也是弥平城乡鸿沟的伟大变革,这是无庸置疑的,但问题是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农用地流转还没有完全解决好,没有摸索出成功的经验,就突然跳跃式前进,推行起“农地入市”,这绝对是一种极端急功近利的、好大喜功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一种被势力集团所裹胁的、并将发展演变为掠夺农民财产权和生存权的行为!
农用地实行农用用途不变情况下的土地流转,这是必要的,这种渐进的土地改革将提高农村的生产力。但过早地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房地产开发用地而实行“同地、同价、同权”,出发点也许是好的,面子上也是冠冕堂皇的,但必将导致的结果是:在短期利益或威迫利诱之下,农民的土地会以各种变相的方式丧失!因为我们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没有科学的土地执政体系、没有受到严格监督的县乡村一级的土地管理机制、没有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接近基础、没有完备的失地农民生存发展与保障体系,等等,基于这些还无法完全厘清的理由,农民的土地在各种财团的势力面前,将脆弱得如同秋树上的一片黄叶!
也许更值得忧虑的是,这种“农地入市”一旦试点,就会立马象甲流病毒一样在我们的国土上蔓延或变种,那个时候,农村将会怎样?农民将会怎样?
国土部一直以来都有政策,但好象都无疾而终。出台的土地调控政策比如治理囤积土地,一直以来都有政策、都有信誓旦旦、言之凿凿,但是以往多次清理未开发两年以上闲置土地,都不了了之。或许,我们能侥幸这个“农地入市”的新政也无疾而终,那对我们大多数的农民兄弟就是一种万幸!
但治理囤地面对的是势力财团,“农地入市”面对的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天壤之别的对象啊,我们还能侥幸吗?这种脆弱的呼声怎样才能上达天听呢?
呜呼!哀哉!!(请参照阅读《许子枋:警惕新土改或将制造新无产阶级》。文章来源:卖楼吧 www.mailouba.com—许子枋房地产咨询专栏)。
(本文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