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授意收紧房贷 各大行酝酿中止7折政策(每周财经2009.11.9-2009.11.15)


一、        宏观经济要闻

开发商囤地处罚措施近期出台 将曝光一批案件

13日上午召开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土地规划司司长董祚继表示,国土部将在近期出台惩处开发商囤地行为措施,并在明年加大住宅土地供应量来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国土部在今年9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的文件至各省国土厅,调查目标直指囤地危机甚至触及背后的土地储备运行制度,涉及到了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及来源于储备土地的情况、政府储备土地来源、开发及供应土地价款以及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情况、储备机构借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情况。董祚继介绍,目前调研还在进行当中,适当时候会给社会一个答复。

  他指出,囤地问题比较复杂,不仅在开发商的原因还有地方政府的原因。相关政策没有配套、经济形势影响,比如宏观经济的变化也会对其资金来源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和限制,应该很快会出台相关囤地处罚的措施,包括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

  他认为,目前土地供应是充分的,但是有效供应不足。去年前年还有一些土地没有使用,其中一部分可能囤在开发商手里,没有及时用于开发建设。“必须想办法将这部分土地“挤”出来。”

  而对于抑制房价长期过快增长的解决方式,董祚继不同意降低土地供应价格的做法。如果改变现行制度不采取招投标方法而直接把土地价格降下来,其结果必定是将降下来的利益落到开发商手中。因为,住房的价格最终还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土地价格降的越多,开放商可能会赚得更多,不能单纯地采取这一个办法,必须多管齐下。他表示治本之策为财税政策改革。要把房价增长的部分回馈给老百姓,或者通过税收回馈给政府,再用于住房改善,再或者直接回馈给购房人,降低其购买成本。

  

二、        产业要闻

产能过剩:2010年出口危局倒逼5万吨多晶硅

  1111,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数据显示,粗钢5175万吨,增长42.4%;水泥1.6亿吨,增长23.9%

  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季度报告”的执笔人之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原磊表示,目前很多地方的投资热潮依然不减,钢铁、建材、水泥、造船等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预警的行业依旧是投资的热点行业。而这些产能的过剩在2010年将会进一步显现,带来新的风险。

  此前被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点名的6大产能过剩行业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

  工信部相关领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对于被点名的所有行业,工信部都将制定比较细致的指导意见和准入条件,“有一些要限制产能,有一些要兼并重组,有一些则两项兼有”,这些指导意见将逐步公布。

  “点名”后继续满负荷运转

  据一位光伏企业的高管介绍,在被“点名”之后,很多地方政府力推的“新能源产业规划”已经基本上进入了暂停的状态。而很多地方没有土建的多晶硅项目已都被叫停,已经进入土建阶段的项目有不少也开始重新评估。

  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生产企业更是遇到了信贷的瓶颈。“现在很多银行几乎是谈‘晶’色变,谈‘风’色变,贷款越来越难拿到了。”该高管表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说,其实目前多晶硅生产尚未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2008年,全国共生产多晶硅5000吨,占全国总需求量的20%2009年,预计全国多晶硅生产量将达到1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总需求量的一半,“还是有大量的多晶硅需要通过进口获得。”

  但是,由于此前新能源行业的火热,投资多晶硅成为热潮。孟宪淦认为,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多晶硅行业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线仓促上马。

  按照2009年上马的多晶硅生产项目测算,多晶硅的产能在2010年将达到五六万吨,几年后则将达到十七八万吨。

  “五六万吨的规模相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并不能算是过剩,但是盲目投资,上马技术含量很低的多晶硅生产线的趋势的确应该注意。”孟宪淦表示。

  虽然投资热潮被抑制,但是多晶硅的生产企业的所有生产线现在仍在满负荷运转。一位多晶硅生产企业的老总对本报记者介绍说,目前正值年底,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在加班加点赶工期,“年底是欧洲市场需求非常旺盛的时候,而且依照今年的形势,明年欧洲市场对于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可能会有所调整,所以生产厂家都在赶工期,争取在年底政策改变之前,生产尽量多的产品。而由于政策尚不明确,国内企业的需求,被暂时押后了。”

  现在,光伏企业生产商们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2010年,经过政策的调整后,欧洲市场对于多晶硅的需求量降低,而国内市场又暂时未能完全打开,那时,产能过剩的危险才将真正显现。

  “新兴战略性产业”新投资潮

  929,国务院曾下发《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年。

  对此,孟宪淦认为,准入制度的出发点是从产业规模、能耗和环境保护标准三个方面确立了进入多晶硅生产行业的“门槛”。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盲目的非理性的投资。

  但是业界对于3000/年的规模限制却有很多争论,按照产能衡量,达到3000/年的生产标准,要求的项目投资额在20亿左右。很多专家认为,设置这个门槛的目的在于让企业更加注重能耗的指标,注重自主技术研发,因为多个指标是综合衡量的。而一些企业则认为3000/年的指标将把很多民营企业拦在门槛之外。

被点名的其他行业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新能源产业出现产能过剩是由其发展阶段决定的。“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发展速度很快,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产能过剩是正常的,也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应当遏制的是恶性的,非理性的投资。”

  但是,原磊也指出,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由于新能源产业是新兴的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产业,一项技术的突破,就可能带来产业翻倍或者成十倍的发展。近几年不断成倍上翻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也印证了这种说法。因此,在制定引导政策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这些因素。

  但是,随着“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提出,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又在酝酿当中,据前述光伏企业高管介绍,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制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振兴规划”,“各地都在新兴战略性产业中挑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做出规划,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向外释放。”

  而经过原磊的调查,虽然目前信贷有所收紧,“如果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成熟,银行信贷部门还是非常配合的。

美国批准对中国铜管展开反倾销调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周五批准对中国无缝精制铜管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美国今年第十二次对中国产品展开非公平贸易操作投诉调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天在其官网发布的公告称,该委员会以六比零的投票结果批准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和墨西哥公司是否在美国市场倾销无缝精铜管展开调查。

  根据相关法律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这项肯定性裁决后,美国商务部将据此继续对该案进行调查,并将于二00年三月对该案作出反倾销初裁。

今年九月底,美国几家铜管生产商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和墨西哥的进口无缝精炼铜管材进行反倾销调查,申请人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管增收百分之六十点五的“反倾销税”。据知,美国二00八年从中国进口价值约四点四六亿美元的铜管,从墨西哥的进口额约为二点八二亿美元。

 

发改委官员称钢铁振兴三大政策细则将出台

11日的第七届中国钢铁年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负责人表示,国家调整和振兴钢铁产业的12项措施已有5项出台执行,对钢铁联合重组指导意见、行业准入条件淘汰落后产能的细则,建筑用钢的强制标准三个重大政策实施细则也将在近期出台。

  该负责人表示,在振兴的12项措施中,钢铁产品关税调整已基本到位,有利支持了国内钢铁产品的出口,但与去年出口约6000万吨相比,今年出口如果达到2000万吨就相当不错了。其次,钢铁业的技术改造专项正在推进,国家统筹安排的8亿元资金已经到位,后续还将增加,目前对地方投资拉动超过200亿元。

 

今年汽车出口大幅下降成定局

昨天,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同时提出加快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意见。

意见首次明确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发展目标: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从2009年到2011年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10月企业出口环比有所回落,同比降幅呈现收窄的趋势,10月份,我国出口汽车2.89万辆,比9月下降5.26%,比2008年同期下降26.86%1-10月累计出口汽车24.86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54.5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人士表示,根据目前的形势判断,近期汽车出口形势不会有很大的改观,因此可以断定今年汽车出口市场大幅下降已成定局。

 

三、    银行业要闻

银监会授意收紧房贷 各大行酝酿中止7折政策

  房地产行业的巨大泡沫让与这个行业息息相关的银行业已经整体起了戒备,而撑起房地产业逆经济形势火爆繁荣的房贷政策也在悄然酝酿大的变化。12日,一大型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银监会已要求各大银行适当收紧房地产行业信贷政策,其中包括现行的房贷利率优惠政策。

  银监会要求收紧房贷优惠

  虽然央行和银监会尚未正式下文要求各家银行取消现行的房贷利率7折政策,但据了解,银监会已向各大银行传达了即将收紧信贷政策的信息。

  去年10月,央行推出了优惠政策,将商业性个人房贷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0.7(7)。根据该政策,首套房贷首付最低要求两成,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可享受房贷利率7折优惠。而这一政策一直以来也是整个房地产行业在2009年逆经济危机大潮而一枝独秀、火爆繁荣的主要支撑力。

  “目前房价实在太高了,泡沫的膨胀本来已让各大银行人人自危,已在各自酝酿收紧房贷政策,收到银监会的暗示,各家银行业纷纷酝酿逐步取消目前执行的首套房贷利率7折的政策。”上述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银行酝酿调整优惠利率

  近日,有关各大银行正在逐步取消房贷7折利率政策的传闻甚嚣尘上,而据记者了解,各大银行确实已在酝酿取消目前的7折优惠利率政策。

  在北京市场,建行已先行一步。1111,建行对外表示,该行对首套房贷政策进行了细化和差别化调整,不是所有客户都能获得7折利率优惠。建行总行已要求全国各分行统一执行。据悉,建行的新标准是只有首付四成以上,才能享受到7折利率,如果首付两成,利率只能打8.5折。

  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

  如果首套房贷利率7折的优惠政策全面取消,整个房地产市场必然大受影响。今年以来,各大银行均巨量放贷,其中工行、建行等更是疯狂抢夺市场,如今临近年底,各银行差不多已超额完成了信贷任务,剩余的贷款额度转向紧张。“而在这个时候,建行、中行等国有银行因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很大,严控风险更是首当其冲。”京展担保相关负责人认为。

  进入7月,北京各大银行相继收紧二套房贷,而现在轮到了首套房贷。华夏银行一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继续严控首套房贷优惠政策,有利于控制房地产行业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