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谁不感冒


 

我对谁谁不感冒

 

    这次感冒挺厉害,一直赖在和尚怀里不走,大有强烈要求转正的意思。但孔和尚什么场面没见过?该救人救人,该杀狗杀狗,啥也没耽误。
    11月6日上午读报。《齐鲁晚报》载,安徽小岗村书记沈浩,因陪酒而醉死。村民介绍,此前一天沈浩连续接待了三批到小岗村洽谈投资的客商,为应酬曾大量饮酒,后被另一位村官扶回家休息,目击者称看到沈浩「很累的样子,要睡觉」。另据光明网2009年11月5日洪奇博客披露,《小岗村民单干生死书》是彻头彻尾的伪造,“欺骗了13亿中国人,包括各级领导人,整整欺骗了三十年!”它的流毒极大,影响深远。
    下午跟北大战略研究所的黄芳和张垚两位女士去内蒙。张垚的“垚”,手机打不出来,张垚说可以打成“张三土”,黄芳说她打成了“张圭土”,我说干脆打成“张土圭”吧。傍晚到呼和浩特,在锦江饭店吃了晚饭。夜里赶到准格尔的薛家湾,因为身体不舒服,就吃了点水果,早早睡了。 
    11月7日上午给南北精英做了场报告,下午参观了壮观的露天煤场,询问了生产和安全情况,想不到那里的工人师傅居然认识我。还参观了大路新区,知道了准格尔未来的雄伟蓝图。这是我第二次到准格尔,上次是到沙疙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准格尔跟新疆的那个准噶尔有什么区别吧。告诉你,这里是中国富翁最集中的地区,身家亿万者超过千人,在北京买房一买一大片的是这里的人,当然,给灾区捐款最多的也是这里的人。晚上看了二人台和“漫瀚调”。然后回房间洗澡上网。
    《百年潮》09年第7期发表了孙兴盛《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人民——采访王光美及其子女的回忆》,引起较大社会反晌。刘少奇遗孀王光美同志明确表示:文革并不是为了打倒刘少奇。文革是跟四清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个人恩怨问题。其实两位领导人都是想一边搞现代化,一边惩治腐败。但毛泽东主张依靠群众惩治腐败,刘少奇主张依靠工作组,这是思想路线的不同,不是什么权力之争。毛泽东对刘少奇个人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在王光美家里,至今挂着毛主席和王光美及孩子们亲切谈话的巨幅照片。”直到1966年10月,毛泽东还亲自保护刘少奇,说他年纪大了,不要下去锻炼了,也不要去接受学生的批斗。1967年1月,毛泽东还约见刘少奇,问候王光美和孩子们,还建议刘少奇读书,要他“好好学习,保重身体”。说到刘少奇的遭遇,刘家人“说他们一点不怨恨也不是,先是有怨有恨,后来有怨无恨,早已跳出个人及家庭悲剧的拘囿,更为客观、公正、理智、豁达。”
    人民网文章《原中顾委委员周惠谈李锐与庐山会议》披露,李锐同志在庐山会议期间,夜闯毛泽东卧室,跪在床前,揭发彭德怀、张闻天搞秘密串联,有一个“军事俱乐部”。不料告密无功,自己最后也受到了批判,所以心理极度怨恨,说毛泽东此举是“杀降”。于是在毛死后,把污蔑咒骂毛泽东当作自己晚年的唯一事业。庐山会议另一位被批判的重要人物周小舟,曾大骂“李锐是婊子养的”。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李锐怨恨毛泽东也是情有可原的,“李锐当年刚42岁,很有才华,又受主席赏识,上庐山时简直意气风发,他也自认有总理之才,自我期许要在五十岁之前当上总理,没想到却栽了这样一个大跟头,整个人一生都发生了变化,心理落差还能不大?”
    11月8日去包头,参观了一个别墅区和一个公寓区。午饭时蒙古歌手唱得非常好听,我唱了一首《草原上的红卫兵》和一段《三家店》。晚上回京。
    天津大学的内蒙朋友发来一份《内蒙人的生活》,调侃内地某些同学对内蒙的无知:
    “你是内蒙人啊?”
    “是啊。”
    “那太好了,下次我去拉萨旅游,就住你家了啊。”
    “……没问题,不过我家离拉萨稍有点远。”
    “那你们怎么来上学?”
    “骑驴到北京后坐飞机。”
    “那一定很久才到吧? ”
    “习惯了,提前半年出发就行!”
    “怎么不骑马呢?”
    “在内蒙,骑马的都是穷人,像我们考出来的,都是骑骆驼和驴的。再说内蒙没有高考,考试都是比赛射箭,一公里以外摆几个牌子,写上北大南开清华池等等,一个人有三次机会。我本来要射北大,来阵大风,把牌子吹倒了,为了保险,就射了咱们学校……”
    11月9日,早上9点多接到领导紧急电话,要我下午去南京外国语学校做场报告。立刻订了中午的机票,没吃饭就冒雨赶到机场。飞机延迟到13点才起飞,可是到了南京上空,却说因为雷雨封锁了机场,不能降落,现在要改降上海浦东机场。乘客哗然,我跑去跟机组吵了一通,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耽误了南京的孩子们,你们谁负责?几个空姐空哥一脸无辜的样子。我冷静想想,也不怨他们,只好骂了一句:这王八蛋的老天爷,单欺负俺这个老实人!不料老天爷是个欺软怕硬的,飞机忽地一下就着地了,喇叭里说,经过机组努力奋斗,我们的飞机又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啦。于是大家释然。来接我的车子似乎不熟悉道路,路上堵了很久,而且接我的人也不知道接我去干啥,最后还是迟到了。不过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真的很优秀,对我的报告理解得很到位,所提的问题也是北大水平的。返程票是晚8点的,匆匆赶到机场。吃碗牛肉面居然要68元,真想把面扣到谁脸上。夜里回到北京,《课堂内外》的朋友小曹来接我。天又开始下雪,头已经完全不疼,但咳嗽似乎加重了。
    11月10号继续带病工作。见了缔造文化的吴总,谈了传记文学的事情。傍晚的课上讲老舍的《二马》,重点讲了中英两国人的对比。
    夜里贴了博客《前途无量的周立波》,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许多上海朋友都表示支持,几家纸媒也来联系刊载事宜。

    11月11日是光棍节,与几位“脱光”人士忙碌了一天,晚上愉快地回到家中。朋友发来一份《林彪日记》,读后觉得不大可信。里面很多语言是现在流行的,例如对谁谁感冒之类,不可能是当年林彪的话。还有对一些事情的评价虽然是林彪的口吻,但用的是现在的视角,例如“大闹怀仁堂”,其实所谓怀仁堂上老帅们跟四人帮进行斗争,根本就是捏造的。真实情况是老帅们自己之间发生争吵,四人帮分别助阵或者劝阻,假如林彪当年真有日记,是不可能记成老帅们与江青进行斗争的。更虚假的就是称江青为“婆娘”,称毛泽东为B52,这都是故作聪明,欲盖弥彰。汉奸史学做到这个地步,也真够寒碜的了。
    11月12日去海峡卫视,与人大附中的王金战副校长谈“有偿家教”问题,王校长认为教师要守住道德底线,不能为了金钱而做家教。孔和尚认为这主要是教育产业化造成的,家中学生有大量需求,而广大教师的基本工资不足以维持中等水平的生存,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摧毁了教育产业化的罪恶市场,才能回归到“三尺讲台,两袖清风”的美好时代。
    天津中学的革命群众向我反映,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公开散发攻击北大的文章,叫什么《清华第一北大第二》,说北大没有自由,真正的自由在清华云云。我不大相信堂堂清华会做出如此下流举措,觉得可能是其外聘人员做的吧。清华大学近年来宣称,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不但工科中国第一,而且理科也超过北大,文科跟北大并列,明年再合并了中国农大和北京市妇产医院,那就农科医科都天下第一了。所以清华的招生形势一直不错,因为采取大规模扩招的英明国策,10只羊也是赶,100只羊也是放,以人海战术,每年在各省招收的当地前100名学生人数都超过北大,排名30到100的差不多都被清华收进帐中。虽然也有巨金收买和强行绑架高考状元榜眼探花的行径,但毕竟最后往往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位状元越墙逃出清华,经清华西门善良的保安慷慨指路,奔赴到自己梦中的天堂。
    对比之下,北大各地招生人员懒散怯懦外加口吃,学校也不给一分钱奖金,所以工作甚不得力,凡不是赤胆忠心报考北大者,几乎一个也忽悠不来。故此清华怎会出此下策,自损天下第一的声誉呢?试想大侠萧峰会到处散发文章《萧峰第一慕容复第二》么?清华大学虽然号称第二党校,基本没有思想“自由”,但自由多了也未必就是优点呀。
    关于北大精神最为经典的叙述,见于蔡元培1919年3月21日发表于《北京大学日刊》的公开信《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函》:“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你听听蔡元培先生这话多么没有道理啊,怎么能纵容彼此相反的道理“自由发展”呢?
    作为蔡元培的嫡传弟子,蒋梦麟在1923年12月17日的北大纪念会上,以总务长兼代理校长的身份发表标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第一,本校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个人如此,机关亦如此。凡一个机关只能容一派的人,或一种的思想的,到底必因环境变迁而死。即使苟延残喘,窄而陋的学术机关,于社会决无甚贡献。虽不死,犹和死了的一般。”蒋梦麟先生这话就更没有道理啦,一个世界一流大学,怎么能一味大度包容呢,连小广告都不屑于散发,恐怕才会“因环境变迁而死”啊。
    我看北大学生想干啥就干啥,想骂谁就骂谁,恐怕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而清华的纪律严明,一心修理下水道,莫管门前是与非,人人自觉为老师和领导打工,毕业后出国就是优秀的洋奴才,不出国就是优秀的土奴才,也未必就是缺点呀。清华放着自己的优点不讲,偏偏要在“自由”二字上处心积虑,扬短避长,恐怕是迎西风而射清尿之举也。其实清华自有很多优点,特别是工科成就,从新中国60年的总账看,仅次于哈尔滨工大,稳居全国第二,近20年则超过哈工大,业已位居第一。理科成就虽不如北大、复旦等聊聊数校,但位居第二梯队也没有问题。文科虽排在第四梯队,但这不是清华的过错,因为老清华的文科精华,已经并入北大。例如孔和尚所从事的现代文学研究,就是兼收了清华北大两脉洪流。虽然说1977年之后清华没有培养出什么一流人才,仅靠校长带头念错别字以表示言论自由,但凭借着毛泽东时代培养出的朱镕基、胡锦涛、蒯大富等英杰,还可以旱涝保收30年。再说近年来又是法轮功第一大本营,两位数的博导都给李洪志老师当着护法,专门跟科学发展观对着干,前途何其远大,将来李老师引着美军打回来,清华必是剿共司令部所在地啊!怎么会开始跟天津五大道重庆解放碑的妓女一样,到处派送小广告呢?真让人忍俊不禁,想起萧峰一把提起慕容复,大喝一声,直抛出去,口中叹道:“萧某大好男儿,竟与这等贱人齐名!”不过萧峰感冒了,也就由得慕容公子满世界吹吧。
    11月13日,上午去北大开了个重要会议,中午给朋友打了个重要电话,下午又去做了个重要的电视节目,谈了谈如何区分真才实学的海龟和坑蒙拐骗的海龟的问题。
    如今海归派吃香,很多在海外吃喝嫖赌的精英混不下去回国后,竟然能够骗得个校长院长干干。晚清时候的海归派可没有这般便宜,那时候回国谋事当然欢迎,但先要经过考试。据《盛京时报》记载,大学者严复给归国留学生出的考题如下。
    政治宪法类:一、政治学有最大之观念名词曰法典曰权利曰义务,试各为至精当之界说义务有法律上与道德上之分别其异同安在。二、国家见于历史者共有几式,试为举,似发凡并论其形式性情之异。三、立宪何以为优胜,其所以孜孜求达之目的为何,假中国而欲求宪法之精善治安之永久,其此时所先事宜治者为何?
    哲学类:一、哲学殊于理化道德者其界说云何,哲学派别至繁,有两仪派,有太极派,有惟意,有惟物,有普神,有断智,能言其别异欤,如中国之庄周,张横渠朱子、陆子、王阳明学说各有不同,证以泰西诸派,各以何者为近,试微论之。
二、欧洲哲学其上古独兴于希腊者何欤,额来吉来图学说大者云何,其学之将废,中兴者何故?
    和尚感冒在怀,今天满纸胡言。这几道题,就算是今天的思考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