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发展:营销过度,或致套机套利


  又到了年底冲指标的时候。三大运营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发展促进新增用户的增长。

  尤其是校园市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开学迎新,开学后迎新,三大运营商打得不亦乐乎。手段一般也都是重返送。有送手机的,有送自行车,有送充值卡的。

  可是在送完之后,转眼之间,这些被送的手机、自行车后者其他东东转手被卖给了排在校外的二手贩子,即使送了话费,也可能被那里拨打某个特定号,被拿去套现。近日就有媒体专题分析了中国电信在校园促销中的套机现象引发的诱发高额欠费问题。

  可以说,只要有补贴存在,而在在补贴的物品价格与实际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存在价差,或者可以套现的后门,这种现象就不能避免。

  可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来办理业务的用户转眼间把本是运营商认为有需要的东西给贱卖了呢?

  第一种可能是赠送的东西,运营商认为用户需要,实际上用户根本不需要。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个累赘或者是一个负担。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昨个用户调查就能够减少这种现象。最近收到北京移动的调研短信,询问对充值返话费还是送积分的偏好。说明运营商也在进步。

  第二种可能是手机号用户不需要。手里已经有了一张或者两张手机卡,这些用户已经是自己的或者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对新促销的手机号看中的可能也就是促销期间便宜的资费,或者送的赠品,手续不复杂,也不需要什么担保,算算帐,如果还划得着,弄个赠品也无所谓的心理必然导致套利。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赠品成了运营商的主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这个问题不好解决,而且这个问题在饱和通信市场,例如大中城市尤其严重,因为抢 别人的客户只靠送没有后续措施或者服务跟不上,必然导致激活不足。因为客户根本没啥需要。

  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过度营销,促销的手段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可是在突然放量增长后,很快话务量急速下滑,也就是正常的现象了。

  分析起来,营销过度的背后,是对用户发展或者说增长的过度无序渴望,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态。而且大家好像很喜欢在年关集中冲刺,集中花钱,浪费也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