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要跳水捞月亮?


我是喝白开水也会醉的李白

我是用白话也能写诗的李白

我是总想亲月亮一口又总亲不着的李白

                               李白与月亮■ 洪烛

1

来到采石矶,寻找李白站立过的位置

应该与月亮构成最佳角度?

我发现悬崖边缘,有一处散布着

细碎的瓷片,在月光下闪烁其词

是哪位游客失手打碎的?

不禁猜测:李白跳水捞月之前

一定摔了手中的杯子:“它还有什么用?

留下诗就可以……”

他把酒杯先给摔碎,然后

才有勇气摔碎自己

2

杜甫死于湖南的一条小船上

李白直接死于水中,为了捞月亮

不,他死于沉在水底的月亮上

那长满水草的月亮

构成诗人的墓地

3

李白不断在告别

告别蜀道,告别长安,告别黄鹤楼……

告别皇帝,告别杨贵妃

也告别杜甫或汪伦

 

当他的手实在挥不动了

脚实在走不动了,知道该要告别自己

他在体内完成一次艰难的转身

 

这一切,仅仅因为一枚水中的月亮

或远或近诱惑着他:“只要再有

更大的一点力气,就能够得着!”

 

4

李白的月亮和博尔赫斯的月亮

是不一样的,水中的月亮

和纸上的月亮是不一样的

古典主义的月亮和现代派的月亮

是不一样的……

仿佛拥有过不止一个月亮

为了制造更多的奔月者,更多的自己

5

李白跟嫦娥一样,偷吃了灵药

无法自控地向着月亮私奔

嫦娥至少还穿着连衣裙

李白彻底是裸奔,披头散发……

他和她,分别成为两性的奔月者

捷足先登,后人难以仿效

6

看见月亮我就想起李白

月亮是李白的遗孀

7

白发三千丈是最酷的发型

我愿意做你的理发师

用一只梳子,一把电动的推子

修剪飞流直下的月光

(谁能把一根月光给用力折断?)

 

天堂在哪里?在你

隔壁的发廊,发廊隔壁的酒馆

酒馆隔壁,就是我家啊

8

诗人总能夺得文学史里

花样跳水的冠军

继屈原之后,李白又打破了纪录

 

金牌浮在水面:一枚月亮

 

既然无法打捞上岸,索性

抱着它一起沉到底

9

李白老嚷着要归隐(唐诗里最流行的口号)

其实做不了隐士,比谁都怕寂寞

借酒浇愁,除了跟影子自恋

还把月亮当成三陪小姐

卡拉OK一番,就要Kiss

月亮急了,扇了他一耳光……

倒刺激他写出一首好诗

作为给月亮的小费

10

李白从来不写朦胧诗

把这项任务交给李商隐了

——“年轻人才喜欢故弄玄虚……”

读得懂的诗其实比读不懂的诗

更难写,更难写得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该评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一首诗?

李白的创作从儿歌起步

却征服了所有成年人

11

月亮有多厚,或有多薄?

李白想摘下来

摸一摸,而从悬崖坠落

淹死的

 

月亮也掉下来了,掉进水里

却淹不死。它不会为自己的牺牲品

而殉葬

 

月亮有多胖,或有多瘦?

诗人啊,当你仰望满月或弦月

总觉得自己会飞,总觉得自己

离它很近……心有点痒!

其实,月亮离你

比杨贵妃要远得多

 

所以我宁愿看女人也不看月亮

女人不会使我想到死,只想

能够再活一次……

李白,你要像我这样就好了

就一直活到今天,爱过

一茬又一茬女人。“老月亮

一点也不性感,滚一边去吧。”

12

他找到一个替罪羊:月亮

他的所有错误都与月亮有关

因而是美丽的错误:今夜多喝两杯

想泡妞了;明天顶撞上司

丢掉饭碗;后天居然在山中裸奔……

能怪谁呢?要怪就怪月亮吧

要怪就怪:他眼里只有月亮

要怪就怪:月光使他心乱如麻

13

解药已预备好了,在酒葫芦里

百试不爽。我替忧愁找到它的敌人

 

笔墨已预备好了,在八仙桌上

我替自己开一张处方:流萤三钱

秋霜二两,青梅几粒,浮云若干

长安一片月,加上万户捣衣声

以桃花潭水冲服

剂量若不够,改用白发三千丈这味猛药

吃得消吗?

不用怕,影子是我的医生

举杯邀明月:“愿意给我做一回小护士吗?”

 

饮中八仙,以我为大:名人效应嘛!

 

饮中八仙,都病得不轻,数我最重

14

他把水当成天空

又把天空当成水

他把倒影当成月亮

又把月亮当成倒影

这应该算单相思吧?追求一个

不可能追求到的东西

他丝毫没觉得危险:把自己当成

另一个人,又把另一个人当成自己

悲剧的起因:把坠落当成飞翔

他确实在飞翔,只不过向低处飞翔

就让他在上升的错觉中沉到底吧

心情原本沉甸甸的,可在这一瞬间

他觉得轻飘飘的。明明是一面镜子

被他的头颅撞破,水花四溅

他却认为自己帮助镜子获得完整

“我是住进镜子里的第一个人……”

15

一千多年后,终于有人

在月亮上留下脚印

圆了李白的梦。可惜不是我!

几个穿宇航服的美国人,用星条旗

证明月球成为被占领土

 

要是中国人就好了

可以把登月飞船命名为李白号

而不是阿波罗号

把飘扬的唐诗插在月球上

唐诗是我梦中的国旗

16

李白不会哭。李白只会仰天大笑

笑着出门去,笑着自称酒中仙

笑着离开长安,笑着捞水底的月亮

估计他死时都笑着的

李白不会哭。李白长歌当哭

李白花钱买酒买歌笑

笑比哭好。只是李白那夸张的笑

有时比哭都难看:“你发现了吗?

他的笑里都藏着深深的忧愁……

想写诗?忧愁才是内心的煤矿!”

17

小小舴艋舟的时代

李白就是万吨轮了。能载动更多忧愁

吃水线为什么这样深?

那是额头的皱纹!

压舱之物:除了忧愁,还是忧愁……

再多的忧愁也抵不过他自身的浮力

摇摇晃晃航行,迈着醉汉的步子

毕竟没有下沉。“只要再灌一杯酒

我就该垮掉了……”先垮掉的

总是那些想灌醉他的人

最后,要不是月亮来添乱

李白不会趴下的。“水中的月亮

像鱼雷一样击沉了诗人……”

 

                                     李白对自由的热爱■ 洪烛 
  
  李白几乎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神话。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有流传下来的诸多诗篇作证),但是他的形象,在街谈巷议中分明被神话了。说他是酒仙:“斗酒诗百篇”,说他一身傲骨:“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些溢美之辞甚至出自唐朝诗坛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杜甫之口,似乎不可不信。还有件使其大出风头的轶事:当时的“第一夫人”杨贵妃笑脸相迎,请李白题诗,李白提出的条件是让宠臣高力士脱靴子……此事如果属实,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李白真是太潇洒了。古今中外又有几个文人能获得这样的待遇?即使歌德,路遇魏马大公国的君主,也会下意识地侧身脱帽致敬。
  李白的人生哲学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难怪他有个外号叫谪仙呢。这个称谓本身,就带有神话色彩。他在天堂里肯定因为独立特行,不屑于溜须拍马,加上没有组织性纪律性,才被发配到人间的。在人间他依然故我,恃才傲物,却奇迹般成为自由的化身。
  李白最大的魅力不是他的酒量,不是他的文采,而是他典型的性格:充满了对自由的热爱。在他之后,循规蹈矩的宫廷诗人越来越多了。这愈发衬托出李白的不可一世,不可多得。比人身自由更难得的,是心灵的自由,李白拥有一颗博大的心灵。这是成为大诗人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大诗人与小诗人最明显的区别。古往今来,读者是有眼光的,有良知的,或者说,潜意识里也有对自由的渴望与羡慕,所以选择了李白。李白不仅成为诗歌的偶像,而且成为人格的偶像。一般人很难达到李白的境界,正因为如此,才会对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顶礼膜拜。但实际上,这种境界早已存在于他们的理想中,李白不过是恰巧吻合的一个符号,一个替身罢了。
  唐诗之所以构成中国文学史的一座巅峰,恐怕也源自于它倡扬的这种自由的精神。唐朝的诗歌皆是有灵魂的,而不是徒具肉体的丰腴与语言的华丽。再往后,灵魂逐渐昏迷,诗歌也人老珠黄……说到底,李白已是一位很难超越的诗神,一位出神入化的领袖。《全唐诗》洋洋洒洒,浩如烟海,若从中抽去李白的那一部分,肯定会因群龙无首而稍显黯淡。他的名字已构成唐诗的一枚标签。
  中国老百姓,喜欢崇拜英雄,崇拜“半神”式的人物,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地加以渲染与美化。李白的形象,最能迎合这种大众心理。可以说,他是中国人精心臆造的一尊血肉丰满的诗神。而他的诗篇,确实可以充当供各阶层人民反复吟诵的浪漫主义的“圣经”,并且起了类似的效果。譬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譬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几乎妇孺皆知。更难得的是,他的一些个人化的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抑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之类,还可体现为对众多失意者的安慰,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里获得呼应。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抒情咏物,其实还潜移默化地传输着他的自由精神,,他的人生哲学。
  也只有李白,才配称做谪仙。此曲只应天上有。这就是酒仙与酒鬼的区别、诗仙与平庸的诗人的区别。谁能模仿到李白身上的那缕仙气呢?而他本身并非靠模仿获得的。
  李白的一举成名,除了人好、诗好外,也沾了点酒的光。酒是他诗的催化剂。而他一生,也似乎都在为酒写广告词。最有代表性的是《将进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是彻底把酒视为终生的朋友,甚至花间独酌,也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幸好酒也不曾辜负他的一腔厚爱,丰富了他人生的传奇性。从古到今,读诗的人多还是喝酒的人多?自然有答案。李白不仅是我们的民族的一个诗神,同时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个酒神。一个会写诗的洒神,或者说,是诗神与酒神的结合体。他创造了自己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