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消息,笔者感觉到媒体又在忽悠人了。
一线城市楼市量跌价升,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
在08年全国媒体人和部分学院派专家唱衰楼市的时候,预言中国楼价会大幅度下跌,而且会走上持续回调的趋势中。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就见到了耳光打在了这些人的脸上,而且很响亮。包括万科的王石。在被人为扭曲的楼市中,从2008年初开始持续的购房观望导致楼市库存大幅度增加,到今年的去库存运动,我们没有看到多少购房者在库存的高峰值买到房子的,因为他们在等待房价的持续大跌。反而是在今年的上半年开始的小阳春后的4月和7月出现去化量和价格的高峰值。一些地方价格创了新高。
羊群效应始终困扰着楼市的各类买家。而中国楼市的三类需求叠加,放大了市场的消化。从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到二次置业的改善需求,到多次置业的投资需求。政府释放的大量流动性,推升房价的上升。但是,在一线城市中,比如深圳等地,需求结构明显不合理。其投资性需求占比过大,结构泡沫明显,房价回落是常态。但是,就如这些投资需求过大,结构泡沫明显的城市反而在今年的价格反弹中成为急先锋,这需要降降温。
实际上,对于中国幅员广大的城市群而言,要分区对待。不要一棍子打死。在中国更大的二三线城市,刚性需求的占比很大,投资比重较小,价格上行支撑力度较强。所以,这些地区,主要在中西部,楼市上行的后劲十足。重点研究这些区域的楼市,才是解决中国楼市之道。
从今年重庆的地区的供需状况来看,非常显然地支撑着楼市的上升趋势。许多购房者又开始处于徘徊中。尤其是在价格猛涨之后。所以,媒体人对楼市的忽悠并不能解决楼市运行的主方向。中国要解决对楼市的泡沫催生速度,只能够依靠对投资性需求的抑制上。尤其以物业税的出台为最佳。这样可锁定泡沫催生的速度,从而让房价走上与人们可支配收入均衡发展的协调轨道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