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特纳不能让我们放心


盖特纳来了。来干吗?推销美国国债。一个总想要卖点什么给别人的人经常是笑容满面的,所以那个在美国国会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盖特纳不见了;一个刚上飞机就讲“美国经济在复苏,请中国放心”,到了北大就说“购买美国国债安全”的盖特纳现身了。

  盖特纳此行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打消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疑虑,所以他一边强调美国经济的内在优势和恢复前景,一边表示将削减中期财政赤字,适时采取强势美元政策。“定心丸”没少给,安慰话也没少说,可是单凭这几句话就想让我们放心地购买美国国债,未免太忽视我们所担忧问题的深刻和严峻了。

  盖特纳的话翻译给中国老百姓听,意思无非是:我们现在不会乱花钱,未来也不会随便印钱。我们知道你们省吃俭用有的是钱。因此,请把我们以前购买你们产品和劳务付给你们的钱再借给我们用吧,我们有稳定可靠的利息,尽管这个利息暂时比不上通货膨胀,但未来我们经济好转,搞搞“强势美元”,回收回收货币,你们坐吃利息,多好的事情。

  事实真是这样吗?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41%,美国国会预算办预计,不出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2%。其中美国的医疗福利开支已占美国GDP的17%,为了取悦本国人民,奥巴马政府2010财政年度预算案仍建议增加能源、医疗保健、教育等领域政府开支。也就是说,目前正是美国为维持其世界地位和取悦本国人民而大笔花钱的时候,盖特纳所说的不乱花钱又如何实现呢?至于美国将来采取强势美元、不乱印钱的承诺,看看过去几年的走势,又有谁相信呢?从2001年至今,美元差不多贬值了40%。把沉重债务一“贬”了之的诱惑始终是存在的,特别是当这种政策可以用作对潜在对手进行经济战略层面的打击时,美元的弱势就变得不可抗拒。美国可以用强势美元政策使得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经济上依赖自己,也可以用弱势美元打击日本、中国这样有可能挑战其经济地位的国家。翻云覆雨间,岂是盖特纳几句善意的表态就能掩盖或扭转的?

  中国人辛苦赚来的不是黄金白银,也不是能源和资源等实体财富,只是美国印刷出来的一张张纸币。这就是我们的脆弱之处。当这些赚来的钱我们花不出去(我们想购买国外高科技产品或公司股权时,总能遇到一大堆障碍),只能借出去时,就更加凸显了我们的尴尬。对此,盖特纳恰恰没给我们任何承诺。不管危机的起因是什么,转嫁危机都是美国的首选政策。盖特纳来到中国,也只是因为美国认识到,与直接印刷美元相比,借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更加没有负面影响。

  都说外汇储备是一国央行的负债,不是一种能投入国内的财富,但这只是账面上的理解。假如我们卖给外国产品拿到的是黄金,那就是全体中国人辛勤劳动的财富所得,又怎么会是一种负债?实在地说,都是因为我们拿到的只是一种纸币,而且这种纸币作为一种霸权货币可以被操纵。这提醒我们,只要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在别人的掌控之中,你参与的规模越大,被深度套牢的可能性越大。

  盖特纳走了,他不可能让我们更放心,中国的经济安全也不能寄托在他略带羞涩的笑脸上。他的推销应当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今后中国和美国会更仔细地打量对方手中的牌,相互博弈着艰难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