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关注】全运会的大碗像痰盂


【一周关注】全运会的大碗像痰盂

   鲁汉

    全运会乃全国运动会的简称。

    我最早知道全运会是30年前的第四届全运会。那时电视机还很少,而且是黑白的,转播的比赛也很少。因为山东足球队闯进了决赛,所以,我到处找电视,看了电视台转播的足球决赛的比赛实况。记得决赛好像是山东对河北,山东队赢了,获得了全运会冠军。当时,真让我们这些山东人激动不已。那个时候,全国以北京为中心,全运会都是在北京举办的。但那时我总是幻想着:全运会什么时候能在济南举行啊。30年过去了,全运会终于转到济南举行了,可我却对全运会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与30年前的全运会相比,现在的全运会无论从规模上,人数上还是花钱的胆子上都是无法比拟的。全运会的比赛项目越来越多——比奥运会都多;体育场馆越来越豪华——光着火就着了好几次;开幕式越来越铺张——连最有钱的国际足联世界杯都望尘莫及。。。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用银子来铺垫的。可怜的济南老乡们,你们受苦了!

    然而,全运会美丽的场面,却掩盖不了利欲熏心的丑闻。就本届全运会来说吧,开幕式还没有召开,就已经有众多媒体媒体报道了跳水等项目分金牌的消息。(本周,济南全运会跳水裁判马鸣对媒体爆料:跳水比赛金牌全部是内定。而操纵金牌归属的就是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国家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因不满跳水比赛的被操纵,马鸣已经提前离开裁判驻地。)虽然,对于这个传闻,体育总局的领导连续用国骂来教训媒体,但百姓们已经心知肚明了。在“爱国主义”大旗掩盖下的竞技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业内人士争名夺利的斗兽场。既然体育比赛已经成了你们升官发财的道具,我们观众又有什么必要为你们来捧场呢?

    体育总局领导们的“澄清”,为什么成为越描越黑的黑嘴呢?首先,“他妈的”虽然被誉为国骂,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是色厉内荏、急不择言的表现。不要说是堂堂的国家部长级的领导,就是市井流氓,在“讲理”时也不会多用国骂。第二,领导的理由缺乏必要的逻辑,总局领导说:“我们一直在三令五申抓赛风赛纪,刘鹏局长在内部会议上也都多次表示过,一旦有违反,对当事人都要先免职后调查,如此重视,怎么还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 言外之意是,总局领导强调了赛风纪律,就不会有人违规。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就像贪官们知道贪污可能会被杀头的,但他们依然会去冒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为财死”。更何况,对于各省的跳水队来说,“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国家跳水队领队”的头衔本身就代表了总局领导。。。

    在我来看,全运会已经与它“检阅全国体育运动水平”的初衷相去甚远了。在大多数省市里,全运会的奖牌已经成为考核当地体育局官员“政绩”和运动队“业绩”的量化指标。奖牌的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领导们的乌纱和运动队的经费。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省对于奖牌的争夺已经变成了你死我话的斗争。就像体育总局把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的奖牌公开地、“名正言顺”地按运动员的籍贯分别计入到各省的全运会奖牌榜中来平衡中央和地方的利益一样,作为一个运动项目的全国主管,出面平衡一下几个省的利益,把奖牌分一分,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所以,分金牌其实就是在平衡各方利益。我相信,随着全运会奖牌白热化的争夺,花样翻新的“丑闻”会越来越多。

    分金牌、兴奋剂、贿赂裁判、给其他运动员下绊子。。。总之,为了奖牌、为了锦标,什么手段都可能被使用。这样的全运会我们这些局外人跟着凑什么热闹?人们都说,济南全运会开幕式上的大碗,很美,很漂亮。我眼拙,我怎么看都觉得它更像一只痰盂。

    如此全运会,还有必要开吗?如此分赃,有必要糟蹋这么多纳税人的钱财吗?

    全运会,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