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的帝国”行将破产?
陈绪国
据报道,英国首相布朗12日宣布,将出售价值160亿英镑(约合2536亿美元)的政府资产,以应对经济危机,弥补财政开支。
英国政府前所未有的反常举动,是否意味着一场新的金融危机冲击波已经到来?抑或是“日不落帝国”行将破产?但愿这只是猜测而已。
根据计划,英国将出售连接英国和法国的英吉利海峡海底“欧洲隧道”、英国政府在欧洲浓缩铀集团33%的股份,博彩公司TOTE、达特伍德大桥、泰晤士河隧道和学生贷款公司。这些资产,是英国政府的重要和核心资产,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变卖呢?这是一个怎样的不祥之兆呢?
按理说,应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才行呀。查英国的老底子,英国去年的GDP成绩是2.787万亿美元,继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之后,排名第6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本月5日的最新消息,2009年度人类发展指数,英国排名第21位,中国排名第92位,美国、日本、法国分别排名第13位、第10位、第8位,去年嚷嚷冰岛要破产的这个国家排行第3位。
另外的一面,英国因受经济危机影响,成为最大的输家。曾经造就英国繁荣的金融行业折戟,50年来首次出现通货紧缩。申请失业救助人数由1999年的130万迅速升至240万,直逼300万大关。但据英国《每日邮报》
周一有消息称,为充实国库,英国政府计划出售多种国有资产。消息一出,欧元兑美元3月来首次突破0.93英镑,当日涨幅达到0.75%;与此同时,英镑兑美元也下跌了0.75%,触及1.5728美元的低点。英镑虽然处于超卖状态,但仍然面临兑美元和欧元下跌风险。投机者正猛烈地抛售英镑,其力度超过了1972年有史以来的任何时候。
尽管美国政府有10万亿美元的债务,但美国仍然没有出售政府资产,并且从国库中挤出约8000亿美元救市,扶助金融业。冰岛和美国加州的“破产“,也只是传闻。
从表面看,由于经济衰退,导致税收减少、失业者增加、社会救济金发放不断增加,财政赤字,英镑贬值,足以酿成英国经济动荡,政府以变卖国有资产弥补亏空。实质上,是英国从1971年来的市场化、私有化“改革”,将大量国有企业贱卖给私营资本家,埋下了定时炸弹。70年代,英国的国有企业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3%,目前不足17%。事实证明,当国有企业保持一定的控制地位时,国家税收和收益相对稳定,福利社会主义事业得以维系。而今的英国是咎由自取,离国家破产已经不远了。
说起英国这个“日不落的帝国”,曾经沧海,曾经是世界上最荣耀、最嚣张的国家。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珍妮的织布机、瓦特的高速蒸汽机,100多年的圈地运动,领先世界至少3个世纪。
随着工业革命的结束,英国成为瓜分世界的急先锋,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占领了全球近1/10的土地,在全球密布的殖民地是其本土的92倍,殖民人口多达1.4亿。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队凭借船坚炮利,打败了大清帝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与商埠,控制海关税收,在中国的地盘上为非作歹100余年之久。
一战、二战使得英国地位发生动摇。德国在王朝战争后实力迅速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在一战中得到休养生息和巨大利益,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日不落”的大英帝国逐渐瓦解。殖民地逐渐瓦解形成独立的英联邦自治组织。与此同时,大量的英国资本叛逃到其他国家。
当世界人民热火朝天地叽叽喳喳是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的时候,冷不防,冒出一个“第三者“,它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其他的什么主义,它就是金融帝国主义。金融帝国主义者,管你是什么主义,管你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或者封建主义、奴隶主义、原始主义,通通在它们鲸吞之列。只要它们放出一个金融核弹出来,全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发生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令一个个经济组织倒下去,甚至令一个个国家瘫痪起来。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等等,背后总有金融帝国主义的影子。
英国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日不落帝国”将会陷入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英国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金融资产缺乏防火墙,金融战争一触即发!
字数:188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