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问答录
问题:请问为什么经济适用房既未兼顾效率,又没有公平?
茅于轼:因为经济适用房没有把一个物做到物尽其用,物尽其用就必须要通过拍卖这种方式卖给出价最高的人,如果你现在把一个80万的房子卖了50万就是没有做到物尽其用,所以他没有做到效率,它也没有公平,因为它不是照顾了最困难的人。已经有了几十万,等着买房的人我认为他不是社会上最困难的人,最困难的人是根本买不起房,那就是农民工,进城打工的这些人,从公平的角度讲,首先就是要照顾这些人,不是照顾普通人,照顾普通人不是公平,普通人是靠改革开放提高他们的生活,最穷的人除了改革开放还要靠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所以他既没有公平又没有效率。没有把房子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没有效率,没有把房子给最穷的人,没有公平。
傅干斌:茅老,您好!我是曾经支持创办北京新民中心一员,基于双赢观点,请教您两个问题:
问题一:您在各地讲学时,与会人员有共同语言者,是否有可能联系起来,偶尔AA制聚一聚,就共同关心的经济信息、利益或权利交流交流?这是否应该是您讲学应收获的一个高附加值产品?
茅于轼:这个想法是很好,但是做起来很困难,要用很多的时间做这个,偶然做一次是可以的。
问题二:我国目前的个体户这个阶层状况怎么样?成长性如何?类似于农民的个体承包要走向合作社一样,个体户将来发展前景是否要多种形式的联合?
茅于轼:我觉得个体户从长远来讲会长期存在下去,他们的资本会慢慢的壮大,但是还保持个体的性质。个体户不一定要联合。个体户一直个体下去都是有可能的,就是最发达的社会也还是有个体户的。(编辑:陆思同)
茅于轼问答录(二)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