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批判》 第一章
作者:含合子
第一章:价值是什么
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一个著作,不给你回答这个问题,含含糊糊,或者他给你推导了一万字,你三天都没有想清楚,那么他的书你就不要读了^_^
必需要清清楚楚的给你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需要明明白白。本来商品那是多简单的事情,遍地都是,一到价值怎么就莫名其妙了呢?那是一定有问题的。
^_^
那么价值,就是一个商品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
这个概念一定要坚持住,一刻也不动摇,无论什么人用什么美妙的言辞给证明多么伟大的真理,这个概念不能含糊。
有的人用本质这样的词汇吓唬人说,价值本质上是什么什么^_^,,我们不要本质,就是要实实在在的东西,什么概念一到本质了,就可能给偷换了^_^,,然后我们还不一定知道,上当受骗^_^
我手里的商品,一个实实在在的能力,就是能交换你的商品。这就是我的商品的能力。
这个能力,大家都管它叫商品的价值。那么我们研究的,就是这个价值。
这个能力,可能会有一定的其他的来源,或者他本质上会怎样,但是,无论如何,必需要是这个能力。
-------------
因此,我们看到,商品的价值,是占有其他商品的权利和量的比例。
首先就是一个占有权。
原本,对商品的占有是对它的本体的占有,因为那是要进行交换的商品,所以也就相当于对别人商品的占有。
于是这里,对自己商品的占有权是一个工具和手段,其实占有的是别人的商品。
而这个占有别人商品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要探索的价值。
-----------
下面,我把我从前的一个文章拿过来,给大家破题,这个文章写的就算很明白了,但是距离我的要求还远,打算随后详细的阐述。我想我能够更加通俗明白的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
先欣赏一个^_^
^_^
《劳动王国的欺骗》
作者:蓝色钢笔水
商品的价值是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价值本质上就是占有权。记住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将会揭露一个巨大的骗局。那个曾经蒙蔽了经济学家一百多年的一个骗局,就是劳动价值理论。
1.
如果一个厂主,雇佣一个工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并且这个产品要拿到商场去出售。厂主认为这个出售的价钱与工人的劳动无关。但是工人不是这样认为。
工人会说,那些产品是我生产的,所以,我生产的东西本来应当是属于我的,虽然说现在这个产品已经属于了厂主,但是产品也还是劳动的产品。如果我不是出卖了劳动,如果劳动现在还是属于我的,那么这些产品出卖的金钱当然也还是属于我的。
马克思就是依据这个判断,理论上断言,是的,那个产品既然是工人的,那个产品的所有的属性当然也是属于工人的,例如,那个产品已经是商品,具有两个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属于工人的,从而,那个商品交换到的其他的商品也应当是属于工人的^_^
就是上面这个陈述了。我们来继续的分析^_^
^_^
当然,现在那个产品已经属于厂主了^_^,这不是这里讨论的问题。马克思也没有讨论这个问题。那不过就是厂主剥削走了而已,理应还是工人的吗^_^
不是这个问题。
^_^
2.
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商品的价值,是工人的产品,正是工人的抽象劳动,生产了那个价值。工人的特殊的劳动生产了那个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是生产了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进一步断言,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工人的抽象的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工人抽象的劳动量,而商品的价格,就是这个价值的货币的表现^_^
这样,无论如何,商品的价值,本身就是工人劳动的化身了,那么商品的价值由工人劳动来决定也是理所当然的了^_^
上面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其实,我们上面提醒过,商品的价值不是劳动力的凝结,而是占有权的化身。价值的本质是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问题也是出现在这里了。^_^
3.
举一个例子吧
如果我用5美元一天雇佣马克思先生。马克思一定也会向上面那样说。
可是我如果雇佣马克思先生生产的不是一般的产品。而是印刷钞票。虽然马克思一天的工资只有5美元,但是一天印刷的钞票将会是5千万美元^_^
如果我问马克思先生,这些钞票的面值,是不是属于您呢?
^_^
所以,虽然钞票是工人的产品,但是钞票的面值不是。
也就是说,商品的那个使用价值是工人的产品,但是那个价值不是。
^_^
那么,马克思的具体的劳动印刷了钞票的这个物体。是不是他的抽象的劳动就凝结在钞票中形成了面值了呢?
当然不是。所以,这里的意思是说,工人的劳动并不生产价值^_^
如果依据马克思的意思,价值是劳动的抽象凝结,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也就决定于劳动的量,可是,是不是马克思的劳动量决定了他印刷的钞票的面值呢?
也不是。
^_^
所以,那个钞票的面值,并不是工人劳动的化身,也不是由于劳动生产的。
4.
一个人对于商品的占有,不是为了对自己商品的占有,而是为了对别人商品的占有。因此,对商品的所有权,就表现为对别人商品的占有能力。这就是价值。
因此,价值,就是那个所有权的化身。所有权之所以要化身为价值,就是因为,这个所有权是对其他商品的所有权,不是对自己商品的所有权。
而,对自己商品的所有权其实什么也不是。例如,一个人拥有过剩的羊奶,他就只有把羊奶倒到大海里去,羊奶对他来说,不过就是一个工具。商品对其拥有者不过就是一个载体。占有别人商品的工具而已。
这样,商品拥有者宁愿自己的商品是一张废纸,只要能够占有其他商品,也就是说,只要具有面值。厂主,那么因此,宁愿生产的是一张废纸,它只要具有交换的效力,厂主需要拥有的,不是商品的本体,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要拥有那个面值。
所以,比如黄金,对普通人来说其实没有一点用途,唯一的用途就是占有别人的东西。拥有黄金,就等于拥有了别人的商品。而对别人商品的拥有能力,正好就是黄金的价值。
-----------
我们看到的是,所有权,在商品之中,化身为价值,表现为对其他商品的占有权,作为商品的面值,而商品本体,是工具,是载体,就好像是一张银行卡。里面的数字,就是占有别人物品的权利数字。
------------
5.
所以,价值,就是厂主对产品的所有权,现在,由于产品成为了商品,这个所有权就化身为价值。从而,价值也还是厂主关于这个产品的所有权而已。
如果说工人生产了那个产品,从而生产了商品的价值,也就等于说,工人通过劳动生产,生产了这个产品的所有权力。用马克思的说法就是,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了产品,抽象劳动则是生产了所有权力,就是这样的意思。^_^那么既然劳动生产了产品的所有权。所以,劳动就生产了商品的价值,都是一样的说法。
6.
所有权的量。
不但所有权不是工人生产的,就是那个量也不是。
我们说商品的价值是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这个能力以其他商品的数量来计量。前面我们也已经很详细的说明了那个价值产生的过程,完全是一个竞价的过程。
商品以商品体作为载体,在市场上进行竞价,获得它的面值的量,就是那个价值量。
这样,价值,无论就所有权来说,还是作为价值量来说,都不是劳动的产品,都不是属于劳动所有。
从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过就是一个神话,一个信仰,不过就是一个劳动的立场而已。
-------------
关于占有,占有权,私有制,以及等价交换的详细阐述,可能以后还会涉及,不过前面已经都有了,可以参考。
^_^
7.
工人通过主张劳动的所有权,从而要主张产品的所有权,然后他不但要主张商品本体的所有权,还要主张那个面值的所有权。
而我们上面的讨论是说,面值不是在生产中产生的,而是在交换中竞价产生。事实上面值与商品本体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价值与劳动没有关系^_^
上面就是我要表达的意思^_^
8
妖魔附身
商品的所有权,一旦转化为对其他商品的所有权,就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事情,就会有面值附加到商品中来,就好像妖魔附身一样。
从前,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到其他的商品,可能还与自己的有用性有些关系,但是后来就不是这样了,一斤米,那是生存必须的粮食,只能卖到2元钱一斤,可是一朵鲜花不能吃不能穿,却有可能会卖到2万元钱一朵,商品在它的流通过程中,会有数不清的面值附加上来,商品世界有多么复杂,这个附加的方式就会有多么五花八门。
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是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就哪管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个能力就还是价值。因为价值不是别的,就是商品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而已。
例如这个能力有可能是一个权利的规定,这个能力有可能是一个恶意的炒作,还有可能不过就是一个谎言的欺骗,总之,这个商品是获得了一种超额的能力,这个能力与前面的能力一样,可以占有别人的商品,甚至这个魔鬼般的能力所占有的商品数量,要远远大于那个商品原来的预期,大到可以忽略商品本身的程度。那么,没有人会理睬这个能力的来源,它就是上帝的创造也没有关系,只要这个能力是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就可以了,那么它就是商品的价值。例如,钞票的面值虽然不是钞票纸张的能力,但是还是钞票的能力,还是占有权力,还是价值。
总之,商品那个占有别人商品的能力,与先前的占有自己商品的权利,已经分离开来了,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如果说,原来的那个商品体的所有权,在工人和厂主之间的分配还有些疑惑的话,那么后来附加的这个面值,这个单纯的能力,就已经完全不是工人的产品了,这个面值不是工厂的产品,是市场的产品。正是交换和流通,创造了价值^_^
^_^
那么房子的价值,奢侈品的价值,品牌的价值,石油的价值,公园门票,,,,,,都是魔鬼附身的产物。
-------------
商品在市场上,与其他商品处于关系之中,这个关系是一个交换的比例。这个比例完全是商品之间的事情,至于说这个商品是采集自深山老林或者是出产于现代化工厂,没有人会关心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影响商品之间的那个比例。这个比例完全是一个供求关系的对比而已。
举一个例子说,房子的价值,是一个工人的20年的工资,那么,房子的建筑成本或者劳动力成本,与这个比例没有关系。全国各地的建筑成本可能相差不多,但是房子的价值却是当地工人工资的20倍。各地是如此,各个国家也是如此,现在是如此,过去也是如此,甚至将来还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比例是商品之间的关系,是工资与房子之间的比例。
那么这个比例,不是工厂生产的,不是工人劳动能力的凝结,而是魔鬼附身。
^_^
9.
羽化的传说
当羊奶还以其精美包装储存在仓库中的时候,工人们总是会有一种传说那样的幻想,认为在他们的羊奶当中会固化着某种神奇的东西,这种东西,无论是放在仓库中还是拿到市场上,都是他的产品中固有的。并且,这个东西一经拿到市场,就会立刻羽化出来,成为价值。^_^
工人们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担保,他们发誓说,那是他的产品中生而具有的,无论将来会有多少魔鬼附身,工人的那份固有的劳动会依然存在,并且还会是某种“硬价值”。^_^
所以马克思就说,那个固有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而后来附加的东西,不过就是商品的价格。那不过就是一种波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那样,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而已。
--------
只有当羊奶被成车成船倒入大海的时候,才发现其实羊奶中并没有什么固有的东西。
羊奶除了羊奶之外,还是羊奶,它并不是天生就固有那种占有别人商品的能力,它之中,也没有什么“固有”的东西,能够让它自己的那个能力“固有”,说,我以劳动发誓,我还是固有着那种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
羊奶现在就好像是空虚的肥皂泡,或者是一张面值=零的银行卡,一旦它占有别人商品的能力消失,它就丧失了一切。它本身一切固有的东西,都成为虚幻无用,这个时候它才明白,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工具,一个价值的载体而已,而羊奶自身的实体和有用性,就暴露出工具和载体的本质。
-----------
先前,工人们还听见一种神秘的传说,说工人的劳动已经被转移到产品中去了^_^形成了产品中某种固有的凝结的东西了^_^并且他还会认为,这种抽象的凝结也一定会带给他的产品某种神秘的力量,这个力量绝对不会等于零。
不但工人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发誓,就是工厂主,也是信誓旦旦说,我的那些固定资产,奶羊,饲料,厂房,不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吗?它们的价值不是实实在在的转移到了我们的产品之中去了吗?^_^
可是问题是,对羊饲料的所有权,可以转移到羊奶当中去,
可是饲料的价值是什么呢?那是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并不简单的就是饲料的所有权。那个能力是出售饲料时的能力,不是消费饲料时的能力^_^
饲料的价值,是出售饲料从而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这个能力,要以饲料存在为前提。这个能力如何转移呢?被羊吃掉了还有什么占有其他商品的权利呢?而且还要在产品中重生这个能力?^_^这不过就是一个神话传说罢?
^_^
无论工人,还是厂主,所期望的那个实实在在的转移,价值的转移,其实根本就没有发生过^_^虽然厂主甚至比工人更加迷信产品中的那个固有的东西的存在。
^_^
正是这个迷信,给工人和厂主带来了如此纠缠不清的困扰。
--------------
所以,商品的那种占有权,占有其他商品的能力,就仅仅是来源于强力而已,就是一种毫无理由的霸占,那个垄断占有的强力。商品体,不过就是一个道具,垄断力量通过对道具的垄断,霸占别人的商品,这就是一个强权而已。
这个强权与其他强权一样,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占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种占有,羊吃草,打猎,耕作,劳动占有,以及垄断,强力占有,战争,偷盗,抢劫,欺诈,,,,,包括交换,都是依据一种强力的霸占。
价值,就是这样一种霸占而已。
这个强力,来源于对商品本体的垄断占有力。商品本体的使用价值作为垄断的道具,而对它的垄断的力量作为占有其他商品的力量,在市场上对其他商品进行欺诈霸占强行占有,这个力,就是价值的源泉。
而劳动,虽说生产了商品本体,它什么时候生产了对商品的垄断权利了呢?难道它一抽象,就化身为这个垄断占有力了吗^_^
但是那个神奇的羽化劳动的传说,却一直流传了这么久^_^
^_^
现在看来,我的这个文章还是读起来困难些。不过没有关系。可以先了解一下,然后自己进行一下思考和整理。后面我将会详细的讲。
^_^
感谢您的支持^_^